.导论 1
1 政策与政策过程 2 1
1.1 政策的内涵 2 1
1.2 政策过程的一般描述 6 1
1.3 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政策执行的基础条件 7 1
1.4 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26 1
2 政策执行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30 1
2.1 政策执行的基本特点 30 1
2.2 政策执行的原则 31 1
3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36 1
3.1 环境因素 36 1
3.2 政策执行决策本身的因素 37 1
3.3 组织与个体因素 38 1
目录 1
3.3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的简要评价 67 2
4 第三代研究: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 68 2
3.2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命题与模型 58 2
3.1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的理论背景 56 2
4.1 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理论背景 68 2
4.2 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理论 70 2
4.3 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简评 78 2
.政策执行研究探源及其发展 2
3 第二代研究:政策执行理论分析架构及模式的建立 56 2
2.3 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的简要评价 53 2
2.2 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51 2
2.1 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的理论背景 47 2
2 第一代研究:政策执行实务及个案研究 46 2
1 拉斯韦尔:政策执行研究的最初提出 42 2
4 政策执行环境分析 99 3
4.1 政治环境 100 3
3.2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面临的挑战 95 3
3.1 公共政策执行权力的配置 95 3
4.2 经济环境 102 3
4.3 政治文化 103 3
4.5 国际环境 105 3
4.4 社会心理环境 104 3
2.2 政策执行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92 3
2.1 政策执行客体的特点 91 3
2 政策执行客体分析 90 3
1.2 政策执行组织 87 3
1.1 政策执行者 81 3
1 政策执行主体分析 80 3
.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 3
3 公共政策执行体制 94 3
5.1 政策执行过程的沟通与协调 131 4
3.3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25 4
4 政策执行中的追踪决策 127 4
4.1 追踪决策的特点 127 4
5 政策执行过程的协调与监督 131 4
3.2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 124 4
5.2 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136 4
6 政策执行的绩效评估 138 4
6.1 政策执行评估的意义 139 4
6.2 政策执行评估的类型和方法 141 4
6.3 政策执行评估的程度和要求 145 4
4.2 追踪决策科学化的途径 128 4
3.1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依据 123 4
3 政策执行再决策 122 4
2.2 政策实施的手段 121 4
2.1 政策实施的原则 120 4
2 政策实施 119 4
1.5 政策实验 117 4
1.4 组织准备 115 4
1.3 物质条件准备 114 4
1.2 制定计划 112 4
1.1 政策宣传 110 4
1 政策执行准备 110 4
.政策执行的过程分析 4
2.1 地方决议存在的问题 160 5
2.2 具体执行中存在的梗阻 162 5
2 政策落实的梗阻 159 5
2.3 执行过程控制中的梗阻 164 5
2.4 政策执行信息的梗阻 165 5
1.1 对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缺乏高度的认同 154 5
1.3 对中央政策的运作规律缺乏准确把握 157 5
1.2 公共政策内容缺乏系统理解 155 5
1 政策认知的梗阻 154 5
.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主要环节 5
3.4 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不完善 192 6
3.5 公共政策执行信息的非完备性 193 6
3.6 责任追究制度缺损 193 6
3.7 政策主体的认知缺陷 195 6
4 政策执行梗阻的权力配置机制因素分析 195 6
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 196 6
4.2 党政机构的职能配置 200 6
5 政策执行梗阻中的政策执行监督因素分析 202 6
3.3 执行主体政治社会化机制乏力 190 6
5.1 人大监督分析 203 6
5.2 群众监督分析 204 6
5.3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 206 6
6 政策执行梗阻的其他原因 208 6
6.1 政策执行机构中的官僚主义 208 6
6.2 目标团体的影响力 211 6
6.3 危机事件或事态的发生 212 6
6.4 政策执行梗阻中的非制度化因素分析 213 6
1.6 政策缺乏科学性 177 6
1.7 政策目标缺乏弹性 178 6
.政策执行梗阻的原因探究 6
1 政策执行梗阻的政策质量因素分析 170 6
1.1 政策缺乏合法化 171 6
1.2 政策缺乏合理性 171 6
1.3 政策缺乏明晰性 173 6
1.4 政策缺乏协调性 174 6
1.5 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 175 6
3.2 政策执行者政治倾向出现偏差 188 6
2 政策执行梗阻的政策问题因素分析 182 6
2.1 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182 6
2.2 涉及范围越广的政策问题,执行难度越大 183 6
2.3 目标群体行为所需调适量越大的政策问题,执行难度也就越大 183 6
3 政策执行梗阻的执行主体因素分析 184 6
3.1 利益需求产生行为偏差 185 6
1.8 公共政策缺乏良性循环 180 6
2.3 强化政治社会化功能,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同感和政策执行水平 232 7
3.3 监督控制环节 245 7
3.2 指挥协调环节 242 7
3.1 组织实施环节 239 7
3 完善政策执行各个环节 239 7
2.4 完善政策传播机制 235 7
1.2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建设 222 7
2.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230 7
2.1 促进执行主体准确认知政策 227 7
2 提高政策认同水平 227 7
1.1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构成 218 7
1 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 218 7
.改进政策执行体制 7
3.5 加强沟通,搞好协调 282 8
3.4 利益诱因,正确激励 279 8
3.6 内外结合,调适角色 283 8
3.3 切合实际,因地制宜 278 8
3.2 耐心说服,正确引导 277 8
4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287 8
4.1 制造舆论,深入人心 288 8
4.2 说服教育,感召人心 289 8
4.3 协商对话,凝聚人心 292 8
4.4 奖惩相济,激励人心 293 8
2.3 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 270 8
3 改进执行方式 275 8
2.2 政府形象定位与形象构成 268 8
2.1 政府形象的一般特征和意义 264 8
2 重塑政府形象 264 8
1.3 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 258 8
1.2 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存在的问题 256 8
1.1 政府能力的主要内涵 252 8
1 提升政府能力 252 8
.优化政策执行主体行为 8
3.1 周密计划,做好准备 276 8
5 政策评估制度 336 9
4 决策听证制度 327 9
4.1 听证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328 9
4.2 我国目前决策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330 9
4.3 建立决策听证制度的设想 333 9
3.4 尽快制定《行政公开法》 325 9
5.1 政策评估的含义以及对政策执行的意义 336 9
5.2 我国目前政策评估的现状 337 9
5.3 完善政策评估制度的途径 341 9
6 干部管理制度 346 9
6.1 健全行政责任制 346 9
6.2 落实民主任用制 351 9
2.3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310 9
3.3 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构想 321 9
3.2 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缺陷 319 9
3.1 行政公开及其涵义 315 9
3 行政公开制度 314 9
2.4 落实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 312 9
2.2 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 307 9
2.1 增强政策执行活动的透明度 306 9
2 监督制度 305 9
1.2 进一步完善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职权配置制度 303 9
1.1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间的职权分配制度 299 9
1 行政职权配置制度 298 9
.健全政策执行制度环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