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章 导言 3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
上篇 总论 3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地位 6
第三节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7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的发病学要点 9
第一节 体质因素 9
第二节 病邪因素 11
第三节 情志因素 12
第四节 生活因素 13
第五节 时间因素 14
第六节 地域因素 15
第三章 中医内科疾病的基本病机 16
第一节 邪正斗争 16
第二节 阴阳气血失调 18
第三节 脏腑功能失调 22
第四节 病证的传变转化 31
第四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35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要领 35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43
第三节 脏腑病的辨证论治 49
第四节 病因的辨证论治 74
第五节 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 88
下篇 各论 105
第一章 外感病证 105
第一节 感冒 105
第二节 疰夏 117
第三节 中暑 123
第四节 疫斑热 133
第五节 疟疾 146
第六节 霍乱 158
第七节 痢疾 171
第八节 肠虫病 187
第二章 肺系病证 206
第一节 咳嗽 206
第二节 肺痈 220
第三节 哮病 232
第四节 喘证 246
第五节 肺胀 260
第六节 肺痨 272
第七节 肺痿 285
第八节 失音 293
第三章 心系病证 305
第一节 心悸 306
第二节 胸痹 319
第三节 真心痛 332
第四节 心痹 341
第五节 厥证 348
第六节 癫狂 361
第七节 痫病 369
第八节 不寐 379
第九节 多寐 388
第十节 健忘 394
第十一节 痴呆 400
第十二节 百合病 408
第一节 胃痛 416
第四章 脾胃(肠)系病证 416
第二节 胃痞 430
第三节 吐酸 442
附:嘈杂 449
第四节 呕吐 451
第五节 反胃 465
第六节 噎膈 475
第七节 呃逆 489
第八节 胃缓 499
第九节 腹痛 507
第十节 泄泻 518
第十一节 便秘 533
第五章 肝(胆)系病证 548
第一节 胁痛 548
第二节 胆胀 560
第三节 黄疸 568
第四节 积聚 582
第五节 鼓胀 595
第六节 头痛 609
第七节 眩晕 626
第八节 中风 639
附:口僻 660
第九节 瘿病 663
第六章 肾(膀胱)系病证 676
第一节 水肿 676
第二节 淋证 690
第三节 尿浊 704
附:精浊 712
第四节 癃闭 718
第五节 关格 728
第六节 遗尿 739
第七节 阳痿 748
附一:早泄 761
附二:阳强 767
第八节 遗精 772
附:血精 785
第九节 腰痛 790
第十节 虚劳 800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817
第一节 郁证 817
第二节 血证 829
第三节 痰饮 859
第四节 消渴 874
第五节 汗证 889
第六节 内伤发热 901
第七节 癌病 917
第八章 五官五体病证 935
第一节 麻木 935
第二节 脚气 943
第三节 痹证 952
第四节 颤振 968
第五节 痉证 981
第六节 痿证 994
第七节 耳鸣、耳聋 1006
第八节 鼻渊 1017
第九节 口味异常 1025
第十节 口疮 1034
第十一节 狐惑 1045
第十二节 瘾疹 1053
附录 1061
中医内科常用方剂 1061
主要参考书 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