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新华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595740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现代理论的思想成果来研究中国传统文论。选取公开发表过的二十余篇论文,组成全书的三大部分:一,中国传统文论的美学、心理学研究;二,中国古典接受学研究;三,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比较。

目录第一辑 中国传统文论的美学、心理学研究“品味”的审美心理过程及特征 3

一、“品味”的心理过程 4

二、“品味”的思维特征 11

三、“品味”的审美功能 18

“品味”的艺术接受方式与传统文化 24

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品味”论的影响 24

二、中国士大夫文人的文化心理对“品味”论的影响 30

三、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对“品味”论的影响 34

一、“虚静”由哲学向美学、文艺心理学的嬗变 43

“虚静”的文艺心理探索 43

二、“虚静”的两个心理层面 47

三、“虚静”的文艺心理功能 53

“诗味”说与“兴会”论的文艺心理学考察 56

一、“诗味”说的形成与发展 56

二、“兴会”论的形成与发展 65

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论 77

一、阳明心学的反理学倾向 77

二、阳明心学对明清文论的积极影响 82

金圣叹关于艺术虚构的小说美学思想 89

一、“因文生事”(即艺术虚构)是小说区别于历史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90

二、“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的艺术虚构原则 95

三、艺术虚构的几点具体要求 98

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初探 105

一、金圣叹戏剧美学理论的反道学思想倾向 105

二、金圣叹的戏剧人物性格塑造论和情节结构论 109

三、金圣叹的戏剧鉴赏接受论 115

第二辑 中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建构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接受诗学 123

一、重建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可能性 123

二、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28

三、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基本特点 131

四、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现代意义 137

先秦接受者意识的觉醒与接受理论的早熟 144

一、关于“献诗”、“采诗”、“引诗”和“论诗” 145

二、“诗言志”和“赋比兴”的接受理论 152

三、“观诗”、“用诗”和“说诗”的文学接受方式 158

汉儒说《诗》的接受策略 175

一、汉儒说《诗》的政教接受取向 177

二、汉儒说《诗》的“美”、“刺”理解模式 181

三、汉儒说《诗》的“比”、“兴”释义方法 186

一、“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关于文学接受的能力 190

葛洪的文学接受理论试探 190

二、“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关于文学接受的差异性 195

三、“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于蓑衣”——关于文学接受的价值取向 198

《知音》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论” 203

一、学术界对《知音》篇理论性质产生分歧的原因 204

二、《知音》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论” 208

三、“知音”论与西方接受理论的差异 223

朱熹以“涵泳”为中心的文学解读理论 229

一、“晓得意思好处”——文学解读的深度模式 230

二、“涵泳”——文学解读的方法与途径 234

三、“读了有兴起处”与“就《诗》上理会意思”——文学解读的自由与限制 241

王夫之“读者以情自得”的诗歌接受理论 247

一、“读者以情自得”的接受意蕴 247

二、“读者以情自得”的阈限 251

三、“读者以情自得”的实现条件 257

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的说词方式 263

一、“义有幽隐,并为指发”——张惠言的说词方式 264

二、“有寄托”与“无寄托”——周济的说词方式 270

三、“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的说词方式 274

一、中国传统文论在理论体系上的特点 281

第三辑 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比较从中西比较的视域看中国传统文论的特点 281

二、中国传统文论在理论形态上的特点 284

三、中国传统文论在理论发展上的特点 291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样态特征论析 294

一、从学术界对《文心雕龙·知音》篇理论性质的争议说起 295

二、鉴赏与批评的同一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样态特征 299

三、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样态特征的成因分析 306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方文学释义理论 311

一、“以意逆志”——偏于客观的文学释义方式 312

二、“诗无达诂”——偏于主观的文学释义方式 323

三、中西方文学释义理论的根本差异 337

中西接受理论比较 349

一、关于作者的地位 350

二、关于作品的状态 353

三、关于读者的作用 357

四、中西接受理论异质的文化根源 360

中西印象批评比较 364

一、中西印象批评的“异中之同” 364

二、中西印象批评的“同中之异” 371

三、印象批评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困境 378

附录 作者发表与本书相关论文目录辑览 381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