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与民族史学 1
一、民族的概念 1
二、民族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5
三、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11
四、民族史学必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16
第二章 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1
一、中国是多民族的地区 21
二、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5
三、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主体地位 30
第三章 民族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 42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前提——多源多流、源流交错 45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基础——共同开发、共同创造 48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途径——迁徙流动、汇聚交融 52
四、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56
五、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作用 59
第四章 一个民族史学理论的新观点、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63
一、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新观点的提出 63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特点 68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脉络 73
第五章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83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83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87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91
四、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98
第六章 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103
一、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实质 103
二、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基本类型 106
三、历史上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文化根源 112
四、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17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122
一、以坚韧的精神开拓、捍卫祖国的疆域 123
二、以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128
三、以聪颖的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 136
四、封建史籍中的民族偏见及其原因 139
第八章 民族内聚的重要形式——民族迁徙 142
一、民族迁徙的四个阶段 142
二、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 150
三、民族迁徙的历史作用 157
第九章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形态与少数民族政权 163
一、少数民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不同类型 163
二、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演变发展的若干特点 169
三、少数民族政权的类型 171
四、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77
一、和亲是民族间和平交往的历史产物 184
第十章 民族间和平交往的特殊形式——和亲 184
二、和亲是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188
三、和亲在客观上有利于祖国统一和社会进步 194
第十一章 民族英雄及民族历史人物评价 203
一、民族英雄及其类型 203
二、关于民族英雄问题讨论的几种意见 210
三、正确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 214
四、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217
第十二章 两种文化的形成、交流及融合 222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是形成两种文化的前提性因素 222
二、两种文化的对撞、交流及其特点 227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中华文化的一体化 235
附录一:中国现有民族历史发展演变表 241
附录二:中国各民族语言系属表 248
附录三: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250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