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建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0473309
  • 页数:5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汉代画像石研究简史;汉代画像石的分区和特征;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与考释;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成就等。

序言 王菊梅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的定义 1

一、造型艺术的分类 1

二、汉代画像石的定义 3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研究的对象 4

一、汉代画像石椁墓 5

二、汉代画像石墓 5

三、汉代画像石碑 6

四、汉代画像石祠 7

五、汉代画像石阙 7

六、汉代画像崖墓 8

八、汉代画像石垣 9

七、汉代画像石棺 9

九、汉代画像石器 10

十、孔望山摩崖造像 10

第三节 汉代画像石研究的任务 11

一、探讨汉代画像石兴衰的规律 12

二、阐释汉代画像石画像的涵义 12

三、弘扬汉代画像石的艺术成就 13

四、构筑汉画像石考古学研究体系 14

第二章 汉代画像石研究简史 16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汉画像石著录 16

第二节 唐宋时期汉画像石著录 21

第三节 清代汉画像石著录 25

第四节 民国时期汉画像石著录 27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汉画像石保护与研究 32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的地理分区 38

第三章 汉代画像石的分区和特征 38

一、河南南阳、鄂西北区 40

二、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区 41

三、陕北、晋西北区 43

四、四川、重庆区 44

五、河南郑州、洛阳区 45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分区的特征 45

一、刘邦故乡及其周边 46

二、刘秀故乡及其周边 48

三、崇尚画像石墓习俗地区 49

四、蕴藏石灰岩砂岩体地区 50

第四章 汉代画像石的考古分期 52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考古分期的原则 52

二、西汉中期(前140——公元前49年) 53

一、西汉早期(前206——前141年) 53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墓的考古分期 53

三、西汉晚期(公元前48——公元8年) 54

四、新朝时期(公元9——公元24年) 54

五、东汉早期(公元25——公元88年) 55

六、东汉中期(公元89——146年) 55

七、东汉晚期(公元147年——220年) 56

第五章 西汉早期画像石椁墓的滥觞(前206——前141年) 58

第一节 画像石椁墓萌生的历史背景 58

一、“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 58

二、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9

三、西汉早期的绘画艺术 60

四、西汉初期的丧葬制度 62

第二节 画像石椁墓同期的墓葬 63

一、西汉早期帝陵与帝后陵 64

二、西汉早期的木椁墓 65

三、西汉早期的空心砖墓 66

四、西汉早期的砖室墓 67

五、西汉早期的土洞墓 67

第三节 崖墓对画像石椁墓的影响 68

一、以“山石为椁”的崖墓的兴起 68

二、西汉早期的崖墓 70

第四节 西汉早期的画像石椁墓 72

一、西汉早期的石椁墓 73

二、西汉早期的画像石椁墓 74

第六章 西汉中期画像石墓的萌生(前140——前49年) 78

第一节 西汉中期的社会 78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8

二、大业和铁冶的发展 80

三、绘画与雕刻艺术的进步 81

四、厚葬之风的炽起 82

第二节 画像石椁(石)墓同期的墓葬 83

一、竖穴式土坑木椁墓的衰退 83

二、横穴式洞穴砖石墓的堀起 84

三、西汉中期横穴墓例举 86

第三节 西汉中期的画像石椁墓 92

一、山东画像石椁墓 92

二、河南画像石椁墓 94

第四节 西汉中期的画像石墓 95

一、南阳西汉中期的画像石墓 96

二、南阳画像石墓兴起的社会背景 99

三、南阳画像石墓形制结构与画像溯源 100

一、“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102

第七章 西汉晚期画像石墓的发展(公元前48——公元8年) 102

第一节 西汉晚期的社会 102

二、西汉晚期的社会危机 103

三、西汉晚期厚葬之风的发展 104

第二节 西汉晚期的画像石碑 106

第三节 西汉晚期的画像石椁墓 107

一、山东画像石椁墓 107

二、江苏画像石椁墓 110

第四节 西汉晚期的画像石墓 113

一、河南南阳画像石墓 114

二、山东画像石墓 120

第八章 新朝时期画像石墓的蔓延(公元9年——公元24年) 125

第一节 新朝的社会 125

一、新朝的改制与失败 125

二、新朝的谶纬迷信思想 127

第二节 新朝时期的画像石祠 128

第三节 新朝时期的画像石椁墓 129

一、江苏画像石椁墓 130

二、山东画像石椁墓 134

第四节 新朝时期的画像石墓 135

一、河南画像石墓 136

二、山东画像石墓 141

第九章 东汉早期画像石墓的崇尚(公元25——公元88年) 143

第一节 东汉早期的社会 143

一、东汉早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44

二、东汉早期的谶纬迷信思想 146

三、东汉早期的绘画与雕塑艺术 147

四、东汉早期的丧葬制度 148

第二节 东汉早期的画像石阙 151

第三节 东汉早期的画像石祠 155

一、山东画像石祠 156

二、江苏画像石祠 159

第四节 东汉早期的画像石椁墓 162

第五节 东汉早期的画像石墓 165

一、江苏画像石墓 165

二、山东画像石墓 166

三、南阳画像石墓 168

四、豫东画像石墓 180

第六节 东汉早期的崖墓 182

第十章 东汉中期画像石墓的流行(公元89——146年) 184

第一节 东汉中期的社会 184

一、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 185

二、东汉中期的绘画与雕塑艺术 186

三、东汉中期的葬俗与厚葬 188

第二节 东汉中期的画像石阙 191

一、北京幽州书佐秦君石阙 192

二、河南登封汉三阙 193

三、四川画像石阙 196

第三节 东汉中期的画像石祠 197

第四节 东汉中期的画像石碑 200

第五节 东汉中期的画像石墓 202

一、河南画像石墓 203

二、江苏画像石墓 208

三、山东画像石墓 213

四、陕北画像石墓 216

第六节 东汉中期的画像崖墓 230

第一节 东汉晚期的社会 233

第十一章 东汉晚期画像石墓的盛行(147——220年) 233

一、东汉晚期经济的凋敝 234

二、东汉晚期的绘画与雕塑艺术 236

三、东汉晚期的厚葬习俗 237

第二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石阙 241

一、山东画像石阙 242

二、四川画像石阙 245

第三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石祠 247

一、山东画像石祠 248

二、江苏画像石祠 254

三、安徽画像石祠 257

第四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石碑 258

第五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 262

一、南阳鄂西北画像石墓 264

二、山东画像石墓 273

三、江苏画像石墓 293

四、安徽画像石墓 302

五、豫东画像石墓 307

六、山西画像石墓 313

七、四川重庆画像石墓 321

八、河南中部画像石墓 326

九、其他地区画像石墓 340

第六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崖墓 343

第七节 东汉晚期的画像石棺 348

一、崖墓画像石椁 348

二、砖室墓画像石棺 351

第八节 东汉晚期再建再葬画像石墓 355

一、再建画像石墓 356

二、再葬画像石墓 358

第九节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362

第十二章 三国西晋时期画像石的衰亡(220——316年) 365

第一节 三国西晋时期的社会 365

第二节 三国西晋时期的画像石墓 366

一、三国西晋时期的新建画像石墓 368

二、三国西晋时期的再建再葬画像石墓 370

第十三章 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与考释 384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4

一、南阳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4

二、山东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5

三、江苏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5

四、陕北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5

六、中国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6

五、四川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 386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画像考释 387

一、生产活动类 387

二、社会生活类 397

三、历史故事类 419

四、远古神话类 430

五、天文星象类 436

六、符瑞辟邪类 443

七、装饰图案类 450

第三节 汉代画像石题记墓记 451

一、纪年题记墓记 451

二、无纪年题记墓记 453

第四节 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画像考释 455

一、汉代画像石墓的墓主身份 458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墓的构筑 458

第十四章 汉代画像石墓的营造规制 458

二、汉代画像石墓的构筑规则 462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的选材 464

一、汉代画像石的材料 464

二、汉代画像石的加工 466

第三节 汉代画像石的雕刻 467

一、汉代画像石的起稿 467

二、汉代画像石的雕刻 468

第四节 汉代画像石的彩绘 472

一、彩绘画像石的分布 472

二、彩绘画像石的特点 476

第五节 汉代画像石的配置 477

第六节 画像石的雕工画匠 481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格 484

第十五章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484

一、汉代画像石的构图方式 485

二、汉代画像石的造型特点 489

三、汉代画像石的雕刻艺术 491

四、汉代画像石的彩绘技巧 493

第二节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成就 494

一、拓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内容 495

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 497

三、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技巧 499

四、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实基础 502

参考文献 504

名词索引 508

英文提要 516

后记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