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意)贾恩卡洛·甘道尔夫(Giancarlo Gandolfo)著;王根蓓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982486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介绍了传统的和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及其政策效应,并对当前讨论的一些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话题进行了阐述,是适用于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较好的教学用书。

目录 1

前言 1

1.导论 1

1.1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国际经济学 1

1.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概览 3

参考书目 4

Ⅰ 传统理论 7

2 古典(李嘉图—托伦斯)比较成本理论 7

2.1 比较成本(优势)与国际贸易 7

2.2 另一种图解 10

2.3 由最优化建立的现代解 14

2.3.1 每个国家中真实收入的最大化 14

2.3.2 真实世界收入的最大化 15

2.4 一般化 17

2.4.1 两种产品与n个国家 17

2.4.2 m种产品与n个国家 18

2.5 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 22

参考书目 24

A.1 世界收入的最大化与对偶性问题 25

A 第2章附录 25

A.2 国民收入的最大化与真实成本的最小化 26

A.3 存在产品连续统的李嘉图模型 28

A.3.1 供给 28

A.3.2 需求 29

A.3.3 相对工资率的决定与专业化 30

A.3.4 贸易政策 31

A.4 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 33

参考书目 37

3.1 转换曲线与盒形图 38

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8

3.1.1 盒形图 39

3.1.2 转换曲线及其性质 40

3.2 简单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 43

3.2.1 供给曲线 43

3.2.2 需求曲线 45

3.2.3 一般均衡与瓦尔拉法则 45

3.3 开放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与国际贸易 46

3.4.1 提供曲线的推导 49

3.4 提供曲线、国际均衡与稳定性 49

3.4.2 国际均衡与稳定性 51

3.5 规模报酬递增 55

3.6 贸易收益 57

3.7 一般化 61

3.8 对偶性分析方法 61

3.9 经验研究 62

参考书目 62

B.1.1 转换曲线及其性质的正式推导 64

B.1 转换曲线与盒形图 64

B 第3章附录 64

B.1.2 转换曲线的凸性或凹性 65

B.1.3 齐次生产函数与转换曲线 66

B.2 简单的封闭经济 68

B.2.1 基本模型 68

B.2.2 模型的供给方面 69

B.2.3 模型的需求方面 70

B.3 国际贸易与提供曲线 71

B.3.1 均衡条件、提供曲线及其斜率 71

B.3.2 各种弹性之间的关系 72

B.4 稳定性 73

B.4.1 贸易条件的调整 73

B.4.2 数量调整 74

B.5 对偶性分析方法 76

B.5.1 琼斯模型 76

B.5.2 收益乘数与支出函数 79

参考书目 80

4.1 基本假设及其含义 81

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81

4.1.1 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要素的相对价格 85

4.2 基本定理的证明 87

4.3 要素价格均等化 90

4.3.1 一种图示分析 91

4.4 扩展与条件需求 94

4.4.1 不相同的需求结构 94

4.4.2 要素密度逆转 96

4.5 里昂惕夫之谜与其他的经验性研究 98

4.5.1 悖论 98

4.5.2 悖论如何被解决 99

4.5.3 H-O假设可检验吗? 100

4.5.4 总结性评论 101

参考书目 103

C 第4章附录 106

C.1 要素密度逆转 106

C.2 基本定理的证明 108

C.3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09

C.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简要概述 110

参考书目 112

5 四个核心定理 114

5.1 导言性评论 114

5.2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14

5.3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115

5.4 雷布任斯基定理 116

5.4.1 另外一种图形 117

参考书目 118

D.1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19

D.2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119

D 第5章附录 119

D.3 雷布任斯基定理 120

参考书目 120

6 传统理论的某些深化 121

6.1 导论 121

6.2 专用要素模型 121

6.3 运输成本与国际贸易 125

6.4 中间产品 129

6.5 有弹性的要素供给 131

6.6 非贸易品 132

6.7 自然资源、“荷兰病”与反工业化倾向 135

6.8 要素的国际流动性与要素贸易 139

6.8.1 要素流动性与国际贸易的定理 140

6.8.2 要素贸易 143

6.9 不确定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143

6.10 非法贸易与走私的经济理论 145

参考书目 149

E 第6章附录 152

E.1 专用要素模型 152

E.2 运输成本 156

E.3 中间品 157

E.3.1 作为最终产品的投入 157

E.3.2 纯中间品 158

E.4 要素的弹性供给 161

E.5 非贸易品 162

E.5.1 提供曲线的行为 163

E.6 专用要素与反工业化倾向 165

E.6.1 对价格、产量与要素报酬的影响 167

E.7 国际要素的流动性 168

E.7.1 要素流动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定理 169

E.8 不确定与国际贸易 173

E.9 走私 175

参考书目 178

7 新李嘉图主义与新古典主义者 180

7.1 新古典理论中的中间品与资本品 180

7.2 新古典理论与新李嘉图理论之间的方法性争论 181

参考书目 182

8.1 导言 187

8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187

Ⅱ 贸易政策 187

8.2 GATT与WTO 188

8.3 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 189

8.4 关税的社会成本 190

8.5 关税的一般均衡效应 193

8.5.1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关税 193

8.5.2 关税与相互需求曲线 195

8.6 配额与其他非关税壁垒 199

8.6.1 配额 199

8.6.2 出口关税 201

8.6.3 国际卡特尔 202

8.6.4 自由贸易的其他障碍 207

8.7 中间品与有效保护率 208

参考书目 211

F 第8章附录 214

F.1 关税、贸易条件与国内相对价格 214

F.2 卡特尔 216

F.3 有效保护率 217

参考书目 218

9.1 最优关税 219

9 自由贸易与保护,以及特惠贸易合作 219

9.2 年幼产业 222

9.3 国内产品市场的扭曲 224

9.4 国内要素市场的扭曲 226

9.5 保护的非经济动机 228

9.6 次优理论 228

9.7 特惠贸易合作 230

9.7.1 各种程度的合作 230

9.7.2 关税同盟效应 231

9.7.3 经验性问题 235

参考书目 236

G 第9章附录 238

G.1 最优关税 238

G.2 次优理论 239

参考书目 241

10 “新”保护主义 242

10.1 评介 242

10.2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保护主义 242

10.3 自愿出口限制与进口扩张 243

10.4 补贴 245

10.5 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247

10.5.1 保护的需求与供给 248

10.6 行政性与随机性保护及公平贸易 250

10.6.1 倾销与反倾销 250

10.6.2 反补贴税 253

10.6.3 安全保障行动 255

参考书目 256

H.1 游说、政治团体与保护的内生性决定 258

H 第10章附录 258

H.2 倾销 259

参考书目 260

Ⅲ 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后果 263

11 新贸易理论概览 263

11.1 导言 263

11.2 理论 265

11.3 政策 266

11.4 增长 266

参考书目 267

11.5 区位理论与贸易 267

12 理论先驱 269

12.1 可获得性 269

12.2 技术缺口 270

12.3 产品生命周期 271

12.4 收入效应 272

12.4.1 林德尔理论 272

12.4.2 贝克尔的品种假说 273

12.5 部门内贸易或传统理论的强烈冲击 274

12.5.2 差异化产品 276

12.5.1 完全同质的产品 276

参考书目 278

13 新贸易理论与策略性贸易政策 279

13.1 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279

13.1.1 贸易政策 281

13.2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282

13.2.1 导言 282

13.2.2 简单的综合模型 283

13.2.3 贸易政策 285

13.3.2 同质性商品 286

13.3 寡头与国际贸易 286

13.3.1 导言 286

13.3.3 垂直差异化产品 289

13.3.4 水平差异化产品 290

13.4 经验性研究 292

参考书目 292

I 第13章附录 295

I.1 新古典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295

I.1.1 关税 297

I.2.1 对品种的钟爱与需求 298

I.2 垄断竞争模型 298

I.2.2 生产方面 301

I.2.3 国际贸易 302

I.2.4 关税 303

I.3 同质产品、寡头与贸易 304

I.3.1 古诺类型的模型 304

I.3.2 均衡解 305

I.3.3 稳定性 307

I.3.4 策略性贸易政策 307

I.4.1 消费者们 311

I.4 垂直差异化产品、寡头与贸易 311

I.4.2 企业与市场均衡 312

I.4.3 国际贸易 315

I.5 水平差异化、寡头与贸易 316

I.5.1 对特征的需求 316

I.5.2 生产方面 316

I.5.3 国际贸易与策略性贸易政策 317

参考书目 318

14 国际贸易与增长:比较静态学 323

14.1 导言 323

Ⅳ 增长与贸易 323

14.2 增长对贸易量的影响 324

14.2.1 消费效应 324

14.2.2 生产效应 325

14.2.3 弹性定义的增长总效应 325

14.3 增长与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 328

14.3.1 大国与贸易条件 328

14.3.2 贫困化增长 330

14.4 要素禀赋增加与国际贸易:雷布任斯基定理 331

14.5.1 技术进步类型 333

14.5 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333

14.5.2 中性技术进步对生产水平与贸易条件的影响 335

14.5.3 有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 337

14.5.4 结论 340

参考书目 341

J 第14章附录 343

J.1 增长效应的分类 343

J.2 一般情形中增长效应的比较静态学 345

J.2.1 贫困化增长 346

J.3 要素禀赋变化、雷布任斯基定理与贸易条件 347

J.3.1 两种要素的同时增加 350

J.4 技术进步 352

J.4.1 技术进步对要素密度与报酬的影响 352

J.4.2 技术进步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355

J.4.3 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356

参考书目 357

15 国际贸易与增长:动态学 358

15.1 动态模型 358

15.2 简单的封闭经济两部门增长模型 359

15.3 向开放经济的扩展 361

参考书目 363

K 第15章附录 364

K.1 增长与贸易的动态模型 364

K.2 瞬时均衡 365

K.3 长期均衡 367

参考书目 369

16 内生增长与贸易:新理论与旧理论 371

16.1 导言 371

16.2 存在内生技术进步的小型开放经济 372

16.3 内生增长、北方—南方贸易与产品周期的新解释 373

参考书目 375

L 第16章附录 376

L.1 内生增长与传统的贸易理论 376

L.2 内生增长与贸易:创新、模仿与产品周期 378

L.2.1 需求 378

L.2.2 供给:产品质量、创新与模仿 380

L.2.3 无套利条件 383

L.2.5 稳定状态的均衡 384

L.2.4 劳动市场 384

L.2.6 比较动态学 388

参考书目 397

Ⅴ 全球化 401

17 全球化与经济地理学 401

17.1 评论 401

17.2 运输成本、区位理论与比较优势 402

17.3 经济地理学、全球化与贸易 404

参考书目 405

M.1.1 需求方面 407

M 第17章附录 407

M.1 经济地理模型、国际贸易与全球化 407

M.1.2 供给方面 408

M.1.3 均衡 408

M.2 模型的动态学与中心—边缘模式出现 409

M.2.1 制造业部门 410

M.2.2 动态学:分叉性分析 415

参考书目 416

参考文献 417

中英文对照表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