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言 1
第一节 什么是音韵学 1
第一部分 中古音系的分析 1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
第一节 中古音的概况 1
第二节 怎样学习音韵学 4
第二节 反切 5
第三节 音标 8
第三节 韵书 9
第四节 韵图 13
第五节 方言 21
第六节 外来词和域外译音 24
第二章 声类 29
第一节 从三十六字母到四十一声类 29
第二节 唇音 36
第三节 舌音和半舌音 39
第四节 齿音和半齿音 43
第五节 舌音和喉音 48
附录一 《广韵》和成都话声类对照表 53
附录二 成都话和《广韵》声类对照表 54
附录三 《广韵》切语上字表 55
第三章 韵类 58
第一节 二百零六韵和十六摄 58
第二节 四声 64
第三节 等 69
第四节 开合 76
第五节 一二等重韵 80
第六节 重纽 84
附《广韵》韵类表 89
第七节 阴声七摄的分析 92
第八节 阳声九摄的分析 104
附录一:《广韵》和成都话韵类比较表 121
附录二:成都话和《广韵》韵类比较表 124
附录三:《广韵》切语下字表 130
第四章 声韵的辨识 142
第一节 辨识声韵的可能性 142
第二节 入声 145
第三节 全浊声母 147
第四节 等的辨识 151
第五节 开合 156
第六节 规律和例外 169
第七节 辨识声韵举例 172
第一节 上古音概况 179
第二部分 上古音的考订 179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79
第二节 诗文用韵 182
第三节 谐声偏旁 185
第四节 韵书和韵图 190
第五节 其他材料 193
第二章 古韵的分部 201
第一节 吴棫和郑庠 201
第二节 陈第 207
第三节 顾炎武 211
第四节 江永 215
第五节 段玉裁 220
第六节 戴震 224
第七节 孔广森 228
第八节 王念孙和江有诰 231
第九节 章炳麟和黄侃 238
第十节 现代学者的贡献 243
附录一:各家分部异同表 246
附录二:古韵三十部谐声偏旁表 249
附录三:古韵三十部和《广韵》韵类对照表 253
第一节 钱大听和邹汉勋 269
第三章 古声类 269
第二节 章炳麟和黄侃 273
第三节 近代各家的考订 278
第四章 四声 282
第一节 四声一贯和四声通用 282
第二节 古无去声和古无入声 286
第三节 古有四声,但不同于今四声 290
第五章 音值的考订 29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93
第二节 韵尾辅音 297
第三节 介音 302
第四节 主要元音 304
第五节 辅音 305
第三部分 音韵学的作用 311
第一章 音韵学与语言研究 311
第一节 方言调查 31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正音规范的确立 314
第三节 汉语史的研究 317
第二章 音韵学与古籍整理 323
第一节 音韵学与训诂 323
第二节 押韵与句读 330
第三节 古籍的校理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