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上篇 23
第一章 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 23
一、弹劾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化——以古罗马为分析对象 23
(一)“私犯之诉”及其诉讼模式 24
(二)“公犯之诉”及其诉讼模式 28
(三)“刑事法庭”诉讼程序 32
(四)弹劾式的衰落——非常审判程序及其诉讼模式 35
二、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以古日耳曼为分析对象 37
(一)古日耳曼的“侵权”与“犯罪”观念 39
(二)古日耳曼的刑事诉讼程序及其诉讼模式 40
(三)弹劾式诉讼模式的演化 46
三、弹劾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以英国为分析对象(诺曼征服前) 48
(一)诺曼征服前的社会状况 49
(二)诺曼征服前刑事诉讼与诉讼模式 50
四、对弹劾式诉讼形成与演化的总结 56
(一)弹劾式诉讼形成的原因 56
(二)弹劾式诉讼的演化——以古罗马为分析对象 59
一、引言:弹劾式诉讼模式的淡出 63
第二章 纠问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与盛行 63
二、纠问式诉讼在教会法中的兴起 66
(一)教会取得诉讼管辖权的背景 66
(二)教会法的刑事诉讼程序 67
三、纠问式诉讼在欧洲大陆世俗政权中的兴起 77
(一)纠问因素在诉讼中的增长 78
(二)刑讯 81
(三)检察制度的产生 83
四、纠问式在世俗政权中的全面确立 85
(一)诉讼的启动方式 85
(二)审判方式——普通程序与特别程序 87
五、法国确立纠问式的典型法令——1498年、1539年敕令 90
(一)1498年敕令 90
(二)1539年敕令 91
六、法国纠问式诉讼鼎盛之代表——1670年刑事诉讼敕令 96
七、法定证据制度 104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104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以1670年敕令为分析例 107
(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111
(一)德国纠问式诉讼兴起的背景 113
八、德国纠问式诉讼的兴起与盛行 113
(二)《卡纳林娜刑事法典》 115
(三)受法国大革命影响之前的德国刑事诉讼法 117
九、对17世纪之前纠问式的评价 118
(一)纠问式产生的必然性 118
(二)在1670年以前人们对纠问式的基本态度 120
(三)对纠问式的批评——非主流的评价 122
第三章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形成——法国 124
一、纠问式诉讼衰亡的历史背景——17世纪英国与18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 125
二、纠问式诉讼衰亡的思潮背景——启蒙运动 127
三、启蒙运动对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影响 131
四、英国对抗式对法国的影响 134
五、反对改革纠问式诉讼的意见 137
六、法国刑事诉讼转型的选择——英国对抗式 139
七、法国诉讼模式转型失败后的再选择——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143
八、法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对德国的影响及德国诉讼模式的演化 152
结语 157
第四章 英国对抗式诉讼的形成与演进 160
一、引言 160
(一)纠问因素在诉讼中加强的背景 161
二、纠问因素在诉讼中加强 161
(二)纠问因素在诉讼中的增长 165
三、18~19世纪刑事诉讼及其诉讼模式分析 176
(一)18~19世纪刑事诉讼程序 176
(二)英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演变 182
四、纠问式在英国没有盛行的原因分析 185
(一)纠问式诉讼在英国没有盛行的原因——对王权的限制 186
(二)强大的王权与纠问式在英国没有盛行的“悖论”分析 193
(三)陪审团制度与纠问式在英国没有盛行的关系 195
结语:英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走向 198
第五章 美国对抗式诉讼的形成与演进 201
一、引言 201
二、英国法对美国诉讼程序的影响 202
三、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诉讼模式 208
(一)反英情绪与英国普通法的影响 208
(二)法国法的影响 212
(三)美国的多元主义文化、自然权利观与诉讼模式 214
四、刑事政策与美国诉讼制度的演变 222
五、对美国对抗式诉讼演进的小结 240
六、对对抗式的评价——对抗式与职权主义的比较 241
第六章 前苏联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 248
一、沙俄时代刑事诉讼模式 249
(一)15世纪末之前的刑事诉讼模式 249
(二)15世纪末至17世纪的刑事诉讼模式 251
(三)18世纪——1917年沙俄刑事诉讼模式 253
(四)对沙俄刑事诉讼模式演进的小结 259
二、1961年以前前苏联的诉讼模式分析 261
(一)十月革命到1924年刑事诉讼结构分析 261
(二)1924年到1961年刑事诉讼结构分析 265
(一)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和法学说与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272
三、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形成的原因 272
(二)政治局势与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形成 280
(三)政治优越性的理念与强职权主义 284
(四)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国有制与强职权主义 287
四、1961年以后前苏联和俄罗斯刑事诉讼模式的演变 291
(一)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1961—1993年) 293
(二)1993年以后俄罗斯刑事诉讼模式——职权主义为主、多元诉讼模式并存 297
第七章 日本混合式诉讼的形成与演进 305
一、明治维新前的诉讼模式——纠问式 306
二、明治维新以后的刑事诉讼模式——职权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308
三、战后刑事诉讼模式分析——混合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化 318
四、以职权主义为基调的混合式诉讼模式成因分析 328
(一)神道教与儒教、佛教与日本刑事诉讼的非对抗式 329
(二)家族国家观与权力型诉讼模式 334
(三)保守性与开放性的结合与刑事诉讼模式的演化 338
结语:日本现代司法制度改革及其对刑事诉讼模式的影响 340
下篇 347
第八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一)——纠问式诉讼 347
一、初具形态的纠问式诉讼模式——周朝以前刑事诉讼结构分析 347
(一)夏朝之前的刑事诉讼略考 347
(二)夏商刑事诉讼结构分析 350
二、纠问式诉讼的形成——周朝刑事诉讼结构分析 353
三、我国纠问式诉讼模式典型之分析——以唐律为对象 358
四、中国纠问式诉讼与欧洲之比较 364
五、中国纠问式诉讼盛行之原因分析 366
(一)政治体制与纠问式诉讼 367
(二)生产方式与纠问式诉讼 372
(三)儒教与纠问式诉讼 374
(四)法家与纠问式诉讼 382
结语 387
一、纠问式诉讼转型的背景——清末变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 390
第九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二)——形式上的职权主义 390
二、清末刑事诉讼法草案的制定与刑事诉讼模式的分析 393
三、清末刑事诉讼模式转型与选择原因之分析 401
(一)西方法文化的传播与纠问式诉讼的转型 401
(二)宪政体制的转变与纠问式诉讼的转型 402
(三)废除领事裁判权与纠问式诉讼的转型 403
(四)清末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选择 407
四、清末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刑事诉讼模式 408
第十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三)——强职权主义 413
一、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雏形的形成 413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刑事诉讼模式 414
二、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基本形成 414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79年的刑事诉讼模式 419
三、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典范——1979年刑事诉讼法 426
四、强职权主义诉讼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431
(一)政权性质、政治权力结构对刑事诉讼的影响 432
(二)计划经济与强职权主义的暗合 43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刑事诉讼制度对我国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435
(四)前苏联刑事诉讼模式与我国强职权主义诉讼 437
(五)法律文化、法律传统对刑事诉讼模式深层次的影响 439
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模式——以强职权主义为基调的混合式 442
第十一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四)——以强职权主义为基调的混合式诉讼 442
二、混合式诉讼结构形成的原因 447
(一)经济的转型与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447
(二)“依法治国”与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449
(三)思想禁锢的解除、学术研究与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450
第十二章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453
一、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前提和可行性 453
(一)诉讼目的、规范权力方式与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453
(二)我国刑事诉讼转型的必要性——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弊端 462
(三)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前提 468
(四)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可行性 475
二、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从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的角度分析 478
(一)法文化的共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479
(二)法文化的相异性与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484
(三)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与选择——以职权主义为基调,融合对抗式 488
三、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497
四、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505
结语 512
参考文献 515
后记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