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杨正根 1
贺信 郑群 4
在“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陈秀芳 5
在“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卓汉容 8
在“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朱晓明 11
中华民族凝聚力系统初探 孔庆榕 17
利益格局下的群体凝聚力问题 袁树平 31
在发展中熔铸中华民族凝聚力 贾玉娥 40
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卜鼎焕 49
论团结新阶层与增强凝聚力 叶华青 58
人心向背是一个根本性因素 王行道 66
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任杰 74
凝聚世界华人力量,促进中国统一大业——以美国华人社团为例 黄昆章 83
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陈秀芳 92
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大影响 苏海涛 105
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杨正根 赖钢龙 罗建君 114
协调·稳定·发展——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刍议 黄振位 120
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张胜德 128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阶层矛盾 李鉴修 135
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 宫捷 144
社会结构变化与我国政党制度发展 王江燕 153
试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社会主体结构变化的特征 冯颖红 161
弱势群体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散论 阮纪正 169
关注弱势群体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傅剑平 180
关心弱势群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伍晓军 185
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张宏艳 193
论转型时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区保障机制 盖翊中 202
贫富分化与社会稳定 黄小荣 211
文化扶弱,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温开照 218
论弱势群体与政府的关系 莫卫红 227
当代社会利益群体心理危机表现、来由及化解对策——兼论社会利益群体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关系 陈剑安 234
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是我国现阶段阶层关系的主流 青连斌 243
巩固工农联盟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陈载舸 249
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 刘书越 258
农村教育之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浅析 杨超 267
社会新阶层与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利益群体 赵秀忠 274
论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及其社会意义 肖承罡 282
协调宗教群体关系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何方耀 291
加大利益协调力度,增强政治凝聚力 廖继红 301
政治制度设计中的利益群体关系调整 陈立明 307
利益·凝聚力·全面小康 成晓星 315
谈发达地区群体利益的保护与利益群体协调的关系 罗嘉慧 323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壮大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肖莉 331
积极吸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车同侠 340
我国私营企业主群体有序政治参与的 348
一条重要渠道 祝晓光 348
尊重并兼顾多种利益群体,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纪念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 傅金铎 解成 357
文艺商品化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思考——兼论文艺从艺者民族精神品位的提高 梁文宁 366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阎社喜 372
阶级阶层分析方法论初探 张峻峰 379
“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孔庆榕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