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张岂之 1
论中国古代的清官现象 编者 1
一、清官的萌芽时期(夏、商、西周) 17
关龙逢强谏杀身 18
伊尹放太甲悔过 19
众烈臣忠谏殷纣 21
如公谏厉王弥谤 23
二、 清官的产生时期(春秋、战国) 26
晏婴奉国尚节俭 29
季孙行父论妾马 31
孙叔敖循理辅政 33
子产变法强郑国 34
乐喜廉洁不贪宝 37
战国变法始李悝 38
西门豹邺城除害 39
商鞅变法而捐躯 41
李冰筑堰功千秋 43
三、 封建国家确立巩固时期的清官(两汉) 46
萧何功高第一人 52
张释之执法公允 56
文翁治理重教化 59
张汤刚烈摧豪强 61
兒宽劝农缓刑罚 64
赵广汉蒙冤腰斩 66
五日京兆话张敞 68
言不及私尹翁归 70
朱邑从政持廉节 72
黄霸宽惠多政绩 74
龚遂勤勉治渤海 76
百姓之父召信臣 79
祭遵廉白著于世 81
董宣不低强项头 82
第五伦廉正无私 84
造福百姓有“杜母” 86
王景治河千年益 87
杨震却金论“四知” 89
李固斗“跋扈将军” 91
天下楷模李元礼 94
范滂刚烈招党祸 96
四、 乱世之中的清官(三国、两晋、南北朝) 100
诸葛亮鞠躬尽瘁 108
毛玠选宫唯德才 111
陆胤善政治交州 112
刘毅讽谏君王错 114
傅玄、傅咸正时风 116
百姓感恩呼“杜父” 119
卞壶勤政肃朝纲 122
吴隐之清廉不贪 123
王猛严法治前秦 125
祖逖爱民称慈父 127
高允刚廉社稷臣 129
北魏改革赖“二李” 131
苏绰天下为已任 135
张普惠克守谏职 139
孙谦廉洁仕三朝 140
苏琼悬瓜拒馈赠 142
五、 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清官(隋、唐) 145
厍狄士文严治贪 153
苏威讽谏献《尚书》 154
赵绰执法不畏上 156
张玄素廉正苦谏 157
一代诤臣数魏征 159
耿介谏臣于志宁 162
戴胄执法抗皇旨 164
狭仁杰秉公断狱 167
徐有功平反冤抑 169
姚崇清白遗子孙 171
金箸表直彰宋璟 173
李元纮判不可摇 176
杜暹埋金拒贿赂 177
裴宽心如晋水清 179
刘晏理财不爱财 180
颜真卿不降藩镇 183
“不近人情”陆敬舆 186
宋申锡锄阉遭陷 189
韩愈忠谏迎佛骨 191
王叔文永贞革新 194
柳宗元爱民如子 198
六、 封建社会衰败之际的清官(宋、元、明、清) 202
寇准“无宅起楼台” 210
忧国忧民范仲淹 213
铁面无私包龙图 218
欧阳修廉方公正 223
王安石熙宁变法 226
司马光清俭自守 231
赵抃铁面除强恶 233
苏轼悲歌为黎元 235
殿上老虎刘安世 238
宗泽恤民又爱兵 239
耶律楚材重文治 242
刘秉忠“一代成宪” 247
何荣祖刚正无私 250
周新“死当做直鬼” 251
方克勤“六府之最” 253
夏原吉清慎为本 255
况钟三任苏州府 258
王翱刚正“三不惑” 262
于谦清白留人间 265
杨廷和厉施新政 267
海瑞刚直骂皇帝 271
杨继盛弹劾严嵩 274
杨涟斗奸冤狱死 276
侃侃立朝赵南星 278
五起五落刘宗周 280
廉吏第一于成龙 283
“三汤道台”传佳话 285
矢公矢廉张伯行 289
林则徐爱国恤民 292
王鼎尸谏道光帝 295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