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我之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1
上篇 现代文学的宏观描述 3
第一章 百年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运动 3
第一节 百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论起源 4
第二节 百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形态 10
第三节 百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价值追求 15
第四节 百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经验教训 21
第二章 百年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运动 26
第一节 百年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 27
第二节 百年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复杂形态 32
第三节 百年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差异性 39
第三章 百年中国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 44
第一节 百年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文化背景 45
第二节 百年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理论基础 56
第三节 百年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展现形式 68
第四章 百年中国文学批评的思想理论体系 82
第一节 百年文学批评理论的精神资源 83
第二节 百年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命题 87
第三节 百年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阶段 95
中篇 现代文学的断代分析 109
第五章 新文学作家思想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109
第一节 嬗变前夜的躁动:后“五四”时期作家思想的抽样分析 110
第二节 文学思维的错位:新文学作家功利文学观的意义解构 115
第三节 碰撞中的交流对话:“革命文学”口号之争的重新诠释 121
第四节 规范整合的完结:中国现代文学价值观的最终确立 127
第六章 左翼文学运动的政治精英意识 134
第一节 左翼文学运动的主观战斗性 135
第二节 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延续性 140
第三节 左翼文学运动的审美激越性 146
第七章 《讲话》与解放区文学的思想规范运动 151
第一节 《讲话》的时代背景与精神实质 151
第二节 《讲话》对解放区作家的思想规范 156
第三节 《讲话》与现代文学观念的认识统一 161
第八章 “十七年”文学的艺术追求与经验教训 166
第一节 中国现代农民革命史诗的激情写作 167
第二节 政治理性取代个体人性的艺术表现模式 171
第三节 极度夸张中的革命理想主义英雄神话 176
第四节 单调审美的终结与学术理性的反思 180
第九章 “文革文学”的客观意义与审美价值 184
第一节 “文革文学”的历史局限与时代成因 186
第二节 “文革文学”的文学品性与审美特征 189
第三节 “文革文学”的科学定义与学者心态 192
第十章 新时期作家“复乐园”后的变异心态 197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进退两难心理 198
第二节 理性与人性矛盾对峙中的思想彷徨 202
第三节 冲破政治禁锢后的“迷失”与“苦闷” 206
下篇 个体作家的抽样透视 215
第十一章 胡适:中国现代文学的开路先锋 215
第一节 反思历史与超越历史的现代智者 215
第二节 借鉴西方与实用传统的文学思维 221
第三节 全面探索与具体实践的艺术历程 227
第十二章 曹禺:现代人文精神的艺术演绎 237
第一节 基督教文化与曹禺本人的精神人格 237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与曹禺戏剧的创作模式 246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与曹禺戏剧的人物类型 256
第十三章 萧红:女性作家的现代悲剧意识 267
第一节 无奈与认命——女性婚姻的情绪记忆 268
第二节 痛苦与绝望——女性生育的心理恐惧 272
第三节 漂泊与忏悔——女性人格的心理阴影 276
第十四章 赵树理:现代文学的农民话语写作 283
第一节 现代文学理念的形成与“赵树理现象”的历史必然性 284
第二节 农民话语写作的实践与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的形成 291
第三节 时代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幻与“赵树理神话”的历史沉浮 298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