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山西地震带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山西地震研究的意义 1
第二节 山西地震研究的简史 2
第三节 地震史料的分析 7
第四节 山西地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9
第二章 地质构造环境 11
第一节 山西地震带的构造部位及结构 11
第二节 断陷带的形成和特点 12
第三节 断陷带的新构造运动 16
第四节 断陷带的形成机制 18
第三章 地震活动特 21
第一节 历史地震概况 21
第二节 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26
第三节 强震活动的空间迁移趋势 31
第四节 强震的原地重复特点 35
第五节 山西地震带与其他地震带地震的对迁 38
第六节 强震发生的构造部位及发震构造类型 39
第七节 其他方面 43
第八节 小结 49
第四章 现代地震活动特征 52
第一节 地震活动概况 52
第二节 中强地震的空间展布及时序列特点 53
第三节 弱震活动 56
第四节 近年来的震群活动 61
第五节 本活跃幕以来地震活动格局的变化 66
第六节 本活跃期以来的应变释放 67
第五章 应力场分析 69
第一节 破裂线统计及岩石应力测定 69
第二节 历史地震等震线走向特点 70
第三节 近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71
第四节 小震震源应力降 79
下篇 山西地震带重要地震专论 83
第六章 512年代县71/2级地震 83
第一节 概况 83
第二节 有感区及破坏区 84
第三节 地震活动背景及序列类型 86
第四节 地质构造环境及发震断层分析 89
第七章 1038年定?71/4级地震 92
第一节 地震参数及灾情 92
第二节 破坏区分布及震源断层参数 93
第三节 地震活动背景 95
第四节 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断裂分析 97
第八章 1303年洪渭8级地震 100
第一节 概况 100
第二节 地面破坏现象 104
第三节 烈度等震线特点及震源参数 110
第四节 地震活动背景及序列特征 112
第五节 地质构造背景 118
第六节 发震断裂和作用方式 122
第一节 地震参数及灾情 124
第九章 1626年灵丘7级地震 124
第二节 烈度等震线 125
第三节 地震活动背景和序列分析 127
第四节 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断裂分析 129
第十章 1683年原平7级地震 133
第一节 地震参数及灾情 133
第二节 烈度等震线 134
第三节 地震活动背景及序列特征 137
第四节 地质构造背景和发震断裂分析 140
第一节 概况 142
第十一章 1695年临汾8级地震 142
第二节 地面破坏及烈度划分 145
第三节 烈度等震线特点及宏观地震参数 152
第四节 地震活动背景及序列分析 154
第五节 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断裂分析 158
第六节 临汾盆地内两次8级地震的闭锁结构及解锁过程模式 160
第十二章 1815年平陆63/4级地震 165
第一节 震情 165
第二节 烈度等震线 169
第三节 地震活动性 171
第四节 宏观异常情况 173
第五节 地质构造条件 174
第十三章 建国以来的破坏性地震 177
第一节 1952年崞阳51/2级地震 177
第二节 1956年平定两次5级地震 181
第三节 1957年太原两次5级地震 183
第四节 1965年垣曲三次5级地震 185
第五节 1967年蒲县两次5级地震 189
第六节 1979年介休5.1级地震 194
第七节 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 199
结语 208
参考文献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