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辑一 阳光下的洞穴朗读与默读 3
离这个世界近些,更近些 6
想回家——寻求永恒之道? 9
光明、黑暗、十字架 16
我们怎样做学问? 23
工作狂与道德完美主义者 31
对时间的恐惧 33
复制的技术与复制的思想 36
共享空间还是共享时间 38
二人为天 41
难以形容的“手” 43
沉默的记忆 46
足球与身体 48
山雨欲来? 50
辑二 月光下的漫步不能模仿的人文生活 55
被剪短的头发 58
一个青年学者的自白 60
“仇父”岁月 64
写作,令人内心狂喜 68
一见刘小枫 70
那本书使整个屋子亮了起来 72
艺术之光照亮世俗生活 76
小木屋 78
与孩子言 80
体育之道 83
学者与大众传媒 85
不能取消思想家 87
老张与小波 89
深圳文化人的命运 91
人文主义建筑与深圳文化 94
关于深圳文化的短思 98
国家大剧院如何面对人民? 101
清华园的草地 104
平凡生活感人形式 109
辑三 歧义的默读一个“精神贵族”的善恶偏执 115
正眼看领袖 118
文化和游戏 121
单调生活中的心灵帝国 125
“明天毕竟是另外一天了” 127
挑逗智力 130
《读书》的文化取向及其他 133
想起了苏格拉底 136
在雨声中享用漂泊的感觉 139
“新世纪情结”仍然在震荡 141
数字化生存:泰然任之 144
神秘现象的日常背景 147
辑四 建筑与乌托邦洗澡:公共的还是个人的? 161
建筑的困惑 166
“后现代”(Post-modern)建筑在中国的传播 177
理性的冷静与冷静的理性 186
建筑家和剧作家 193
我们是否需要整齐划一的“乌托邦” 200
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唤 205
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的百年回眸 208
长官意志:建筑师的厄运和幸运 211
引领灵魂之塔 214
公共空间 216
零度建筑 220
建筑批评:谁说?怎么说? 224
城市的忧伤 229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