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部 埃及与近东 3
第一章 苏美尔(Sumeria) 3
第一节 埃兰(Elam) 3
第二节 苏美尔人 5
第三节 走向埃及 24
第二章 埃及 27
第一节 尼罗河的恩赐 27
第二节 巧夺天工的建筑师 35
第三节 埃及的文明 49
第四节 异端法老 105
第五节 古国沦丧 114
第三章 巴比伦 119
第一节 从汉谟拉比到尼布甲尼撒 119
第二节 黎庶 127
第三节 法律 132
第四节 巴比伦诸神 135
第五节 巴比伦道德 148
第六节 文字与文学 153
第七节 艺术 161
第八节 科学 163
第九节 哲学 166
第十节 墓志铭 170
第四章 亚述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第二节 亚述政府 194
第三节 亚述人生活 198
第四节 亚述艺术 202
第五节 亚述的消失 207
第五章 民族杂居 209
第一节 印欧族系统 209
第二节 闪族系统 214
第六章 犹太 224
第一节 许愿之乡 224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所罗门 228
第三节 众神 234
第四节 先知 241
第五节 耶路撒冷之毁灭与重建 247
第六节 圣经与犹太民族 254
第七节 文学、哲学与圣经 266
第七章 波斯 277
第一节 米底(Media)之兴亡 277
第二节 波斯“大君” 279
第三节 波斯生活及工商业 286
第四节 政府的试验 287
第五节 祆教及其创始 293
第六节 祆教的伦理 298
第七节 波斯礼仪与道德 303
第八节 科学与艺术 308
第九节 波斯的式微 313
第二部 印度与南亚 341
第一章 印度的渊源 341
第一节 戏剧的史实 341
第二节 最古老的文明 344
第三节 印度——原始雅利安族 346
第四节 印度——雅雅安社会 349
第五节 吠陀的宗教 353
第六节 类似文学作品的吠陀经典 357
第七节 奥义书经典中的哲理 361
第二章 佛陀(Buddha) 368
第一节 异教 368
第二节 筏驮摩那(Mahavira)(耆那教先师)与耆那教 372
第三节 佛陀的传奇 375
第四节 释迦教义 382
第五节 释迦的末期 391
第三章 从亚历山大至奥朗则布 395
第一节 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Candra Gupta) 395
第二节 具有哲理的国王 402
第三节 印度的黄金时代 407
第四节 拉杰布达纳(Rajputana)的纪年史 412
第五节 南方的极盛 414
第六节 回教徒的征服 417
第七节 阿克巴(Akbar)大帝 422
第八节 莫卧儿(Moghal)王朝的式微 432
第一节 财富的成长 438
第四章 人民的生活 438
第二节 社会的组织 446
第三节 伦理与婚姻 453
第四节 礼貌、风俗习惯与性格 464
第五章 诸神的天堂 489
第一节 佛教的后期历史 489
第二期 新神 493
第三节 各种信仰 497
第四节 宗教奇观 503
第五节 圣者与怀疑论者 508
第一节 印度科学 513
第六章 心灵的生活 513
第二节 婆罗门哲学六系 521
第三节 印度哲学的结论 541
第七章 印度的文学 545
第一节 印度的语言 545
第二节 教育 547
第三节 史诗 551
第四节 戏剧 565
第五节 散文与诗 572
第八章 印度的艺术 580
第一节 从属性的艺术 580
第二节 音乐 582
第三节 绘画 585
第四节 雕刻 590
第五节 建筑 595
第九章 一篇基督徒的结语 614
第一节 兴高采烈的海盗们 614
第二节 末世的圣者 616
第三节 泰戈尔 620
第四节 东方是西方 624
第五节 国民大会党运动 628
第六节 圣雄甘地 629
第七节 告别印度 636
第三部 中国与远东 661
第一章 哲学家的时代 661
第一节 起源 661
第二节 孔子 680
第三节 社会学家和无政府主义者 696
第二章 诗人的时代 712
第一节 中国的俾斯麦 7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实验 716
第三节 光荣的唐朝 719
第四节 天上谪仙人 722
第五节 中国诗的性质 729
第六节 杜甫 731
第七节 散文 735
第八节 戏剧 738
第三章 艺术家的时代 742
第一节 宋朝的文艺复兴 742
第二节 青铜、漆和玉 753
第三节 宝塔和宫殿 759
第四节 绘画 763
第五节 瓷器 773
第一节 历史的插曲 779
第四章 人民和国家 779
第二节 人民与语言 788
第三节 实际的生活情况 792
第四节 没有教堂的宗教 801
第五节 道德的统治 807
第六节 伏尔泰所赞扬的政府 814
第五章 革命与更新 821
第一节 西方带来的灾祸 821
第二节 古老文明的死亡 825
第三节 新秩序的开始 830
第一节 众神的儿女 848
第六章 日本的缔造者 848
第二节 古日本 850
第三节 帝王时期 853
第四节 独裁者 855
第五节 大猴脸——丰臣秀吉 857
第六节 大将军 859
第七章 政治与道德的基础 863
第一节 武士 863
第二节 律令 867
第三节 庶民 868
第四节 人民 871
第五节 家庭 876
第六节 圣人 879
第七节 思想家 881
第八章 古代日本的思想与艺术 892
第一节 语言与教育 892
第二节 诗 893
第三节 散文 897
第四节 戏剧 905
第五节 精细的艺术 907
第六节 建筑 910
第七节 金属与铸像 912
第八节 陶器 914
第九节 绘画 917
第十节 版画 922
第十一节 日本的艺术与文明 926
第九章 日本的新面目 929
第一节 政治革命 929
第二节 工业革命 934
第三节 文化革命 936
第四节 新帝国 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