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药物动力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4613908
  • 页数:584 页
图书介绍: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动态变化规律及这种动态行为对药效的影响,并提出解释这些数据所需要的数学关系式的科学。

目录 1

第1章 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1

二、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1

三、临床药物动力学 2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2

一、速率过程 2

二、隔室模型与非隔室模型 5

三、基本药物动力学参数 10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研究步骤 14

一、体内药物浓度测定 15

四、药物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推测与结果评价 18

三、药物动力学基本参数的计算 18

二、隔室模型的嵌合 18

第四节 药物动力学新进展 19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 19

二、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结合模型 19

三、手性药物的药物动力学 21

四、蛋白多肽类药物动力学 21

五、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动力学吸收研究的应用 23

六、中药药物动力学 25

第2章 单室模型 28

第一节 静脉注射给药 28

一、血药浓度 28

二、尿药排泄数据 32

三、清除率 34

一、血药浓度 36

第二节 静脉滴注给药 36

二、尿药排泄数据 39

三、静脉注射与恒速静脉滴注同时给药 40

第三节 血管外途径给药 40

一、血药浓度 41

二、尿药排泄数据 45

第四节 多剂量给药 46

一、多剂量函数 46

二、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 47

三、稳态血药浓度 47

四、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48

五、积累程度与积累系数 49

七、负荷剂量 50

六、达稳态浓度分数所需时间 50

第3章 多隔室模型 52

第一节 静脉注射 52

一、血药浓度 52

二、尿药排泄数据 57

三、清除率 59

第二节 静脉恒速输入 61

一、血药浓度 61

二、静注与恒速输入同时给药 63

第三节 血管外给药 65

第四节 重复给药 68

一、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 68

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73

三、重复给药时体内药物量的蓄积 76

五、间歇性静脉注射给药 78

四、首剂量与维持剂量 78

六、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程度 81

第五节 隔室模型的判别 82

一、作图判断 82

二、用残差平方和判断 83

三、用拟合度(r2)判断 83

四、AIC法 83

五、F检验 83

第4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定义 85

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 85

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识别 86

一、非线性吸收 87

第二节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的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87

二、非线性分布 88

三、非线性代谢 91

四、非线性排泄 95

第三节 Michaelis-Menten型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98

一、Michaelis-Menten型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98

二、Km与Vm值的体内测定 99

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103

第四节 阿司匹林的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07

一、阿司匹林及其代谢产物的肾脏排泄 107

二、阿司匹林体内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108

第5章 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上的应用 110

第一节 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110

一、K阶原点矩 110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中矩量的计算 111

四、二阶中心矩 111

二、一阶原点矩 111

三、K阶中心矩 111

一、零阶矩 112

二、一阶矩 112

三、二阶矩 113

第三节 用矩量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114

一、生物半衰期和消除速率常数 114

二、吸收速率常数 114

三、清除率 115

四、表观分布容积 115

五、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达稳态时间的预测 116

六、生物利用度 117

七、应用实例 117

一、尿药排泄速率定义统计矩 118

第四节 尿药排泄速率时间曲线的矩量 118

二、应用实例 119

第五节 统计矩在制剂体内释放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20

第六节 统计矩在缓释、控释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123

第七节 统计矩在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126

第八节 统计矩在胃肠道转运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27

第九节 统计矩在药效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30

一、实验方法 130

二、结果 131

三、讨论 133

第6章 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135

第一节 生理药物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135

一、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概述 135

三、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136

二、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史 136

四、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优缺点 137

第二节 整体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37

一、收集资料 137

二、资料整理与模型建立 138

三、物质平衡方程 139

四、组织中药物浓度预测 139

五、模型的验证与修订 139

六、应用实例 140

第三节 药物在组织中的过程 141

一、药物消除模型及清除率 141

二、分布 143

三、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来源 144

二、异速增大方程 145

一、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145

第四节 比例放大 145

第7章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148

第一节 临床药效学简介 148

一、什么是临床药效学 148

二、给药方案及药物效应 148

三、蛋白结合和药物效应 148

第二节 药效指标的选择 149

一、对药效指标的要求 149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效指标 150

三、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效指标 150

第三节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研究 151

一、药效学与浓度的关系 151

一、药效学的几个基本模型 152

第四节 药效学模型 152

三、临床药效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2

二、药效学研究的重要性 152

二、药效模型在体内药效研究中的应用 154

第五节 药动—药效结合模型 155

一、参数法 156

二、非参数药效模型方法 157

三、非参数药动-药效模型方法(扩展的非参数法) 158

第六节 应用实例 158

一、治疗妊娠高血压时硫酸镁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 158

二、美托洛尔对实验动物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动—药效结合模型研究 160

三、人体内药动学—药效学结合研究中的模型选择问题 160

第8章 群体药物动力学理论基础与应用 163

第一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 163

一、引言 163

二、基本概念 164

三、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 165

四、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165

第二节 NONMEM法基本原理 165

一、数学模型 165

二、实验设计 167

三、数据收集 169

第三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估算 169

一、基本方法 169

二、目标函数 170

三、数据分析 171

四、实例说明 172

第四节 群体分析法的应用 174

一、在常规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174

六、群体药效学 175

五、生理模型群体分析 175

二、特殊生理病理病人群体分析 175

四、合并用药的定量化研究 175

三、生物利用度研究 175

七、新药开发和临床评价 176

八、优化个体给药 176

第五节 NONMEM程序简介 177

一、组成 177

二、运行环境 177

三、NONMEM的安装 178

四、使用 178

五、NONMEM软件的新进展 182

第六节 群体药动学的临床应用 182

一、群体药动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182

二、茶碱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184

三、其他药物群体药动学研究 192

四、群体药动学临床应用的步骤 197

第9章 时辰药物动力学 200

第一节 时辰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200

一、节律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200

二、时辰药动学的机理和意义 201

第二节 药物转运的时间节律 202

一、吸收 202

二、分布 204

三、排泄 206

第三节 药物生物转化的时间节律 208

一、肝血流量 208

二、肝药酶 209

三、代谢物 211

一、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212

第四节 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212

二、指导药物新剂型开发 214

第10章 手性药物动力学 221

第一节 手性药物的基本概念 221

一、立体化学术语 221

二、手性药物表示方法 222

第二节 手性药物的药效学特点 222

一、手性药物的三点作用模式 222

二、手性药物的优映体与劣映体 223

三、药物对映体的药理作用类型 223

第三节 手性药物动力学特征 225

一、立体选择性吸收 225

二、立体选择性分布 226

三、立体选择性代谢 227

四、立体选择性排泄 228

第四节 手性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意义 228

一、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服用剂量 229

二、临床合并用药及其相互作用 229

三、病理、生理状态及遗传多态性 229

四、手性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230

第五节 手性药物分离分析技术 231

一、手性气相色谱法 231

二、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231

三、高效毛细管电泳 233

第11章 特殊人群的药物动力学 236

第一节 肾脏病人的药物动力学 236

一、肾脏功能的评价 236

二、肾功能受损时药物的消除 237

三、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剂量的调整 238

第二节 肝脏病人的药物动力学 243

一、肝脏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44

二、肝脏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244

三、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244

四、肝脏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245

五、肝脏疾病对药物肝清除率(CLH)的影响 246

六、肝病患者的用药调整 247

七、实例 247

第三节 孕妇及胎儿的药物动力学 248

一、药物在胎盘的转运与代谢 248

二、妊娠时母体药物动力学 249

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249

四、孕期用药对致畸的影响 250

五、胎儿的药动学特点 251

第四节 儿童的药物动力学 252

一、吸收 252

二、分布 252

三、代谢 252

四、消除 253

五、实例 255

第五节 老年人的药物动力学 257

一、吸收 257

二、分布 257

三、代谢 258

四、排泄 258

五、实例 259

二、药物代谢与药理作用 264

一、体内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 264

第一节 药物代谢的基本概念 264

第12章 药物代谢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 264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及代谢途径 265

一、药物代谢酶系统 265

二、药物代谢途径 266

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273

一、内在因素 273

二、外界因素 274

三、药物代谢酶的诱导 275

四、药物代谢酶的抑制 276

第四节 典型药物代谢举例 277

一、米帕明 277

二、地西泮 278

三、吗啡 279

四、布洛芬 280

五、普罗帕酮 281

六、硝酸甘油 283

七、罗红霉素 284

八、左旋多巴 285

第五节 研究药物代谢的常用方法 287

一、在体药物代谢研究方法 287

二、体外药物代谢研究方法 288

三、LC/MS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289

第13章 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软件 292

第一节 常用药物动力学软件 292

一、WinNonlin软件 292

二、3P87(3P97)实用药物动力学程序 293

三、DAS统计软件 294

五、其他药物动力学软件 295

四、PKBP-Nl软件 295

第二节 3P87/3P97药物动力学程序的使用方法 297

一、3P87/3P97使用方法 297

二、3P87计算实例 300

第三节 WinNonlin的使用 301

第14章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305

第一节 生物利用度概述 305

一、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05

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305

三、需要研究生物利用度的药物 307

四、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程序 307

五、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308

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选择 309

一、概念 309

第二节 生物等效性 309

三、实验设计 310

四、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 310

五、生物等效性的评估 312

六、可以不作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剂型 312

七、应用实例 312

第三节 常规制剂生物利用度研究 313

一、生物利用度研究实验设计 313

二、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315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16

四、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316

五、研究结果报告内容及所需提供的数据 317

六、应用实例 317

一、单剂量给药试验 318

第四节 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研究 318

二、多剂量给药稳态试验 320

三、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评价参数 320

四、应用实例 321

第五节 体内-体外的相关性研究 322

一、体外溶出度试验 322

二、释放度试验方法 322

三、释放试验的介质与释放度标准 322

四、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 323

五、体内外相关性确证 323

六、应用实例 323

第六节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324

一、化学药品临床前药物动力学 324

二、化学药品临床药物动力学 327

三、新生物制品药物动力学 330

第15章 中药药物动力学 338

第一节 概述 338

一、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338

二、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特点 340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340

四、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展望 342

第二节 中药活性成分药物动力学 344

一、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的药物动力学 344

二、苷类活性成分的药物动力学 348

三、萜类活性成分的药物动力学 356

第三节 中药有效部位、中药单方及其方剂的药物动力学 358

一、中药有效部位的药物动力学 358

二、中药单方及方剂的药物动力学 359

二、效应成分血药浓度法 366

第四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366

一、直接血药浓度法 366

三、药理效应法 367

四、毒理效应法 373

五、微生物法及其他生物测定法 375

六、研究实例 375

第五节 中药生物利用度 380

一、中药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380

二、体外溶出度试验 382

三、中药生物利用度测定应注意的某些问题 383

四、影响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384

第16章 蛋白多肽类药物动力学 391

第一节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生理处置 391

一、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391

二、蛋白多肽的体内代谢 393

三、蛋白多肽类的化学结构和化学修饰对其体内代谢处置的影响 395

第二节 生物样品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测定方法 397

一、生物检定法 397

二、免疫测定法 398

三、同位素标记示踪法 399

第三节 蛋白多肽类药物动力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01

一、蛋白多肽类药物动力学特点 401

二、蛋白多肽类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402

第四节 蛋白多肽类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及研究实例 405

一、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405

二、研究实例 406

第五节 某些代表性蛋白多肽的药物动力学 413

一、胰岛素 413

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414

三、干扰素 416

四、水蛭素 417

第17章 光谱与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24

第一节 概述 424

一、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任务和特点 424

二、样品的种类、采取与储存 425

三、样品的制备—生物样品的预处理(分离、提取、精制) 426

四、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428

五、色谱技术 429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 429

一、原理 429

二、测定方法的建立 431

三、应用与实例 432

一、概述 434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 434

二、气相色谱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特点 435

三、色谱条件的选择及应用实例 435

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37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440

一、概述 440

二、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41

三、柱切换技术 446

四、手性色谱法 446

五、HPLC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46

第五节 其他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52

一、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452

二、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452

三、色谱联用技术 453

第一节 以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455

第18章 给药方案设计 455

第二节 静脉滴注给药 460

第三节 非线性动力学药物的给药方案 461

第四节 肾功能减退的给药方案 462

第五节 群体药动学给药方案 464

第六节 老年人用药方案 466

第七节 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468

第19章 药物动力学应用实例 472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及抗心力衰竭药 472

一、奎尼丁 472

二、普鲁卡因胺 474

三、普罗帕酮 477

四、丙吡胺 480

五、美西律 482

六、妥卡尼 484

七、胺碘酮 486

八、利多卡因 489

九、普萘洛尔 490

十、维拉帕米 493

十一、地高辛 496

十二、洋地黄毒苷 498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99

一、药物概述 499

二、分析方法 500

三、药动学参数 500

四、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502

第三节 抗肿瘤药 504

一、阿糖胞苷 504

二、5-氟尿嘧啶 506

三、足叶乙苷(简称VP-16) 507

四、长春碱类 507

五、氨甲喋呤 509

第四节 平喘药 513

一、沙丁胺醇 513

二、茶碱 514

三、氨茶碱 517

四、茶碱缓(控)释剂 519

五、二羟丙茶碱 519

第五节 抗癫痫药物 520

一、安定 520

二、苯巴比妥 522

三、苯妥英钠 524

四、卡马西平 526

五、丙戊酸钠 528

附录 533

附录1 药物动力学数据分析方法 533

附录2 估计式的统计学特征 539

附录3 极大似然法 540

附录4 高斯-牛顿迭代式的推导 541

附录5 有关的几个假设 542

附录6 拉普拉斯变换法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542

附录7 药物动力参数表 546

附录8 肝、肾功能低下时药物的t1/2和剂量的调整 575

附录9 某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 578

附录10 常规监测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采血时间 581

附录11 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及意义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