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传 1
一、社会广角镜 1
青年与恋爱 1
“士气”与学生的政治运动 7
青年苦闷的分析 13
当我们有了小孩时 18
升学与就业 21
狂欢的解剖 24
从“戏”说起 29
学习与创造 31
软性读物与硬性读物 33
谈“中国人真有办法”之类 35
论今日国内的复古倾向 41
谈平等与自由 45
从“民之所好”说起 48
谈独立思考 50
给未识面的女青年 52
经济生活与妇女解放 55
妇女问题与新性道德 59
现代女子的苦闷问题 64
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 68
女人与装饰 73
二、艺海纵横 75
告有志研究文学者 75
文学和人的关系 81
文学与人生 83
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 88
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 91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97
论无产阶级艺术 108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119
现实主义的道路 130
文艺大众化问题 133
质的提高与通俗 139
通俗化、大众化与中国化 141
论如何学习文学的民族形式 146
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 158
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 168
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 178
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 186
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 191
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 195
“媒婆”与“处女” 201
直译·顺译·歪译 204
“爱读的书” 208
三、治学、创作杂谈 213
是否人人可作文学家 213
社会背景与创作 218
力的表现 221
花与叶 223
“蚂蚁爬石像” 225
文学家成功秘诀 229
思想与经验 231
论“入迷” 234
论所谓“感伤” 237
关于“对话” 241
关于“出题目” 245
谨严第一 248
幻想与现实 250
从“眼高手低”说起 252
雷雨前 257
四、叙景喻情 257
黄昏 260
沙滩上的脚迹 262
天窗 265
谈月亮 267
风景谈 273
雾中偶记 279
白杨礼赞 282
读《呐喊》 285
五、作家与作品 285
读《倪焕之》 290
《地泉》读后感 295
女作家丁玲 300
评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小说 304
读《北京人》 316
《呼兰河传》序 320
关于《蚀》三部曲 326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