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现实中的财政问题 1
目录 1
第二节 财政学的发展 2
一、政府观 2
二、财政学的发展 3
第三节 财政活动与财政学 5
一、财政活动的种类 5
二、财政活动与财政学 8
第四节 财政学与相关学科 9
一、财政学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9
二、财政学与政治学 9
第五节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0
一、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10
三、财政学与公共管理学 10
四、财政学与法学 10
二、本书框架 11
小结 11
思考题 11
第二章 市场失灵与财政 12
第一节 市场效率与公平 12
一、市场效率 12
二、社会福利与效率 13
一、公共产品 14
第二节 市场失灵 14
二、外部性 15
三、自然垄断 16
四、风险和不确定性 17
五、社会分配不公 17
六、宏观经济不稳定 18
第三节 财政功能(政府的经济作用) 18
一、资源配置 18
四、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的关系 21
三、经济稳定 21
二、收入分配 21
五、财政功能的历史演变 22
小结 23
思考题 23
第三章 公共产品 24
第一节 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 24
一、庇古模型 24
二、鲍温模型 24
第二节 纯公共产品最优提供的一般均衡模型 27
第三节 公共产品供应的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 30
第四节 公共产品提供的困难与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 31
一、“囚徒困境”模型 32
二、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33
三、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 34
一、对公共产品提供实验的分类 36
二、对“搭便车”程度的研究 36
第五节 公共产品论的实验经济学视角研究 36
三、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37
四、对公共产品论研究的其他影响 38
小结 39
思考题 39
第四章 公共选择 40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40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40
二、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三要素 41
第二节 公共选择规则的选择与中间投票人定理 42
一、一致同意规则 42
二、多数同意规则 43
三、投票悖论 45
四、单峰定理和中间投票人定理 47
第三节 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 50
一、投票人 50
二、政治家 51
三、官僚 52
四、利益集团 53
五、其他人员 55
六、寻租 55
小结 58
思考题 58
第五章 财政支出理论 59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59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59
二、财政支出的形式 63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 64
一、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65
二、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支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65
三、马斯格雷夫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66
四、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 67
五、福利经济学派的公共支出增长微观模型 69
第三节 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 76
一、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76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84
思考题 85
小结 85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86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86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和内容 86
二、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87
三、行政管理支出与行政效率 91
第二节 国防支出 92
一、国防的性质与内容 92
二、国防支出规模的分析 92
三、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 95
第三节 教育支出 96
一、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96
二、财政教育支出的选择 97
三、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分配效应 98
四、财政教育支出的改革 99
五、中国教育支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00
一、政府医疗保健支出的必要性 102
第四节 公共卫生保健支出 102
二、政府提供医疗保健支出的效应分析 104
三、政府医疗保健支出的改革 105
第五节 基础产业投资支出 107
一、政府投资于基础产业的意义 107
二、政府基础产业投资的特点 107
三、基础产业投资经营方式的选择 108
第六节 农业投资支出 109
一、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109
二、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的重点 110
三、政府扶持农业的方式 111
小结 112
思考题 113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114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114
一、社会保障的性质和特征 114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 116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120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筹集方式 121
五、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 124
六、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的相互关系 128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 130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 130
二、财政补贴的分类 132
三、财政补贴效应 134
四、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及改革 135
一、税收支出概念与特点 137
第三节 税收支出 137
二、税收支出的原则 138
三、税收支出的范围、形式与分类 140
四、税收支出的效应分析 142
五、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144
六、税收支出分析及其重要作用 145
七、税收支出在我国的运用 146
思考题 147
小结 147
第八章 税收理论 148
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148
一、税收的特征 148
二、税制的基本要素 149
三、税制的其他要素 152
第二节 税收原则 153
一、现代税收原则体系 153
二、税收的效率原则 153
三、税收的公平原则 160
第三节 最优税收理论 165
一、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165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166
三、最优商品税 166
四、最优所得税 168
五、最优税收理论的启示 169
一、税收转嫁的含义与类型 170
第四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 170
二、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72
小结 182
思考题 183
第九章 税收制度 185
第一节 税收体系 185
一、税收体系的构成 185
二、税收分类 186
三、税制结构设计 188
第二节 流转课税 190
一、流转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190
二、增值税 192
三、消费税 196
四、营业税 198
第三节 所得课税 200
一、所得课税的特点 200
二、所得课税的类型 200
三、个人所得税 202
四、公司所得税 204
五、社会保险税 206
第四节 财产课税 207
一、财产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207
二、一般财产税 208
三、特别财产税 208
四、财产转让税 209
五、中国的财产课税 210
小结 211
思考题 211
第十章 公债 212
第一节 公债理论 212
一、公债的特点 212
二、公债的产生条件 213
三、公债负担及其衡量 213
四、公债理论的发展 214
五、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争论 215
六、公债的经济影响 217
第二节 公债制度 218
一、公债的种类 218
二、公债的发行 219
三、公债的偿还 221
第三节 公债市场 222
一、什么是公债市场? 222
二、公债市场的功能 223
思考题 224
小结 224
第十一章 国有企业 225
第一节 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 225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一般原因 225
二、国有企业存在的具体原因 226
第二节 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财政关系 228
一、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入 228
二、政府从国有企业取得的收入 229
一、政府管制的理由 230
三、国有企业赤字与政府财政 230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政府管制 230
二、政府管制的主要措施 231
三、政府管制的效果评估 233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绩效及其改革 233
一、国有企业绩效低下的原因 233
二、国有企业绩效问题的经验证据 235
三、国有企业改革 236
四、结论 238
小结 239
思考题 239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 240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240
一、什么是政府预算 240
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243
三、政府预算的作用 244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分类 245
一、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246
二、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246
三、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47
四、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248
五、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249
六、正式预算、临时预算、追加(修正)预算 249
第三节 政府预算周期 249
一、政府预算的编制 249
二、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 251
三、政府预算的执行 254
四、政府决算 257
第四节 我国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259
一、什么是部门预算 259
二、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62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及流程 263
四、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 266
小结 274
五、部门预算的审批 274
思考题 275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76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职责的分工 276
一、资源配置功能的分工 276
二、收入分配功能的分工 279
三、稳定功能的分工 280
一、财政收入划分的基本问题 281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收入权限的划分 281
二、税收划分的两种基本思路 282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284
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284
二、转移支付的种类 285
三、转移支付数量的确定 288
第四节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288
一、中国财政体制概况 288
二、中国现实政府间财政关系 288
三、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与出路 292
小结 296
思考题 297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298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298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298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299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301
四、财政政策工具 303
一、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304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应 304
二、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 307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10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依据 310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311
小结 312
思考题 312
参考文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