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3
一、港口业定义与研究范围 3
(一)港口及相关概念 3
目录 3
图表目录 4
表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4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港口业 4
(一)技术经济特征 7
二、港口业技术经济特征与作业流程 7
(二)主要业务流程 8
三、影响港口业发展的经济因素 9
(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9
(二)国内经济的影响 10
表2:2004年3季度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 12
四、港口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一)港口业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二)港口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节点 12
(三)港口发展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3
第二章 政策与制度环境 17
(一)“双重领导”行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与问题 17
一、管理体制 17
(二)新的港口管理体制的形成 18
二、产业政策 20
(一)“十五”规划目标及目标的修改 20
表3:交通部“十五”计划调整表 21
(二)本世纪前十年港口业发展政策 21
(三)本世纪前十年沿海港口发展思路 25
(四)近期政策与体制变化对港口业的影响 27
(一)产生的背景 32
三、《港口法》基本内容 32
(二)基本内容 33
四、港口业外资进入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37
第三章 市场状况与影响因素 43
一、港口业总体状况 43
(一)我国港口业发展情况 43
图2:1999~2003年三项吞吐量指标增长率 44
图1:1990~2003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 44
表4:三大港口群及其辐射地区 45
表5:2003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 46
(二)港口资源条件与生产能力 48
表6:2003年主要沿海港口码头泊位数 49
表7:2003年中国沿海港口码头吨级构成情况 52
表8: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数(按水系分) 53
表9:2003年规模以上内河港口码头泊位数 55
(三)主要货类码头与港口分布 56
表10:主要港口货物集散特点 58
(四)三大港口群的优势与定位 58
(一)宏观经济带动港口业高速增长 62
二、2003年港口业运行情况 62
表11:2003年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吞吐量前十名 62
表12:2003年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63
表13:1999~2003年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66
表14:2003年我国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排名 66
(二)港口运输业结构特点突出 67
表15:2003年规模以上港口分货类吞吐量 67
表16: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类型的比重 68
图3:2003年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各类吞吐量比重 69
表17:集装箱港口的集中度 70
(三)“非典”对港口业影响有限 70
图4:2003年港口货物增长各月变化情况 71
三、2004年港口业运行情况 72
(一)全球航运市场增长稳定 72
(二)我国港口货物运输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 73
表18:2004年1~5月北方七港煤炭吞吐量及增长情况 75
(一)船舶大型化趋势对未来港口业发展的影响 78
四、2005~2010年港口业市场预测 78
(三)贸易保护主义带来不利影响 78
(二)2005~2010年港口业市场需求预测 80
表19:2005~2015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总量预测 81
表20:2005~2010年我国港口需求增长预测 82
第四章 港口企业的运营模式 85
一、天津港的运营状况 85
(一)主要业务 85
表21:1999~2003年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完成情况 86
表22:天津港主要集装箱码头的供给能力 86
表23:2003年天津港(集团)股份公司主要业务收入与利润来源 87
(二)收入来源 87
表24:2001~2003年天津港(集团)股份公司主要装卸货种收入构成变化 88
表26:2000~2003年天津港(集团)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 89
表25:2003年天津港(集团)股份公司的利润来源明细 89
(三)赢利状况 89
(四)成本与价格 90
(一)上市公司总体状况 91
表27:天津港与盐田港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91
二、主要港口企业运营状况与竞争策略 91
表28:2003年末沪深两市港口类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一览表 92
(二)天津港、营口港与上港集箱运营状况分析 92
表29:2003年天津港、营口港与上港集箱运营状况比较 93
(三)上海港与新加坡港运营效率与成本比较 97
(四)竞争策略 98
一、投资规模与结构 105
(一)投资概况 105
第五章 投资收益与风险 105
(二)主要港口规模比较 106
表30:2003年我国内河与沿海建设投资情况 106
表31:2010年前我国各主要港口投资计划 113
二、外资进入港口业的情况分析 113
(一)港口业利用外资的规模与结构 113
表32:2003年我国港口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14
(二)主要港口吸引外资情况 118
表33:部分港口外资参与投资情况 119
三、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121
(一)投资收益分析 121
表34:2003年主要港口上市公司经营效益 122
(二)投资风险分析 125
(一)集装箱港口投资仍是重点 127
四、投资方向与投资重点 127
(二)原油等专用码头的投资潜力大 128
(三)西南港口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130
(一)企业概况 133
第六章 主要企业的运营情况 133
一、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133
表35:上港集箱十大股东持股情况(2003年12月31日) 134
(二)运营情况 135
图5:上港集箱股本结构(2003年12月31日) 135
二、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6
表36:2002~2003年上港集箱运营情况 136
(一)企业概况 136
图6: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结构(2004年3月31日) 138
表37:天津港股份十大股东持股情况(2003年12月31) 138
(二)运营情况 139
(一)企业概况 140
表38:2002~2003年天津港主要运营指标 140
三、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 140
图7: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结构(2004年3月31日) 141
表39: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十大股东持股情况(2003年12月31日) 141
(二)运营情况 142
表40:2002~2003年盐田港主要运营指标 143
(一)企业概况 143
四、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 143
图8: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结构(2004年3月31日) 144
表41: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十大股东持股情况(2003年12月31日) 144
(二)运营情况 145
表43:2002~2003年深赤湾业务增长情况 146
表42:2002~2003年深赤湾运营情况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