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论 1
第一章 对象性关系中的现实人 1
第一节 双重属性与双重因素 2
1.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
2.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5
3.对不同理性因素的界定:理性因素与理解因素 7
Abstract 9
第二节 双重关系的展开 9
1.两种不同的对象性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9
2.自我存在的对象化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11
3.异化劳动产生的前提与必要前提 13
4.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17
第三节 双重关系的相互制约 22
1.私有财产权的主体本质、对象性本质 22
2.私有财产权的形成途径 25
3.生产手段占有的分化与物质财富占有的继续分化 29
第二章 前提性概念与相关问题的分析 34
第一节 由抽象的类规定到具体的现实人 35
1.类本质的假设与超越 35
2.利己动机、利他主义与阶级的存在 38
3.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的三层涵义与人的存在 45
第二节 双重关系的非对称性与生产力的制约作用 48
1.双重关系的非对称性 48
2.双重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52
3.双重关系在生产关系变更中的动态体现 58
第三节 经济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64
1.生产关系的合法性问题 64
2.经济权利与政治权力 68
3.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 71
第四节 意识的双重因素及其不同的功能作用 75
1.意识的双重因素及其在生产关系变化中的不同步反应 75
2.意识的双重因素在社会存在不同层次意义上的功能体现 77
3.意识的双重因素与社会关系的变更与发展 79
第三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分析和社会学批判 82
第一节 特定历史条件与社会关系物化的形成 83
1 对物化现象的批判指向什么? 83
(1)货币作为交换手段是社会联系的物化表现 84
(2)在社会联系中普遍性与个别性的同时形成并发生对立 84
(3)人的依赖向物的依赖的转变 86
2 自然社会、文明社会与人——物关系的层次性 88
(1)人、物关系的直接层次与间接层次 89
(2)人、物关系的层次性与马克思的社会形式说 91
(3)人、物关系的越位与文明社会的起源 93
(4)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式及其理论问题 94
3.经济关系中的媒介因素 96
(1)经济关系的媒介手段与雇佣劳动关系 97
(2)借助于媒介手段实现的不等价交换 99
第二节 物化关系的形成与阶级分化 100
1.财产所有权形式发展的历史 101
(1)公社所有制 103
(3)日耳曼所有制 104
(2)奴隶制和农奴制 104
(4)古代所有制 106
(5)亚细亚所有制 107
(6)古代不同所有制的比较 108
(7)资本主义所有制 110
(8)财产所有权分离与经济交往活动的关系 111
2.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思路走向 112
3.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物关系的比较 115
第三节 剥削现象产生的根源 118
1.媒介的具体形式:货币、资本与增殖 119
2.资本与资本的增殖 122
(1)资本是资本家的存在要素 122
(2)作为要素而存在的资本是物 122
(3)资本是物,又是关系 123
3.剥削与异化劳动 125
4.劳动报酬与资本增殖 129
5.另一种解释想说明什么? 131
第四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 135
1.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人道主义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与发展 136
第一节 异化与自由 136
(1)异化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渊源,然而剩余价值被剥削现象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异化现象的必然消失 137
(2)异化现象及其消失的客观条件与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制约性 141
2.自由涵义的区别:自由占有与自由发展 144
第二节 剥削理论与分配公正 150
1.分配公正原则的递进:由按劳分配至按需分配 150
2.分配公正原则的分析,公正意味着什么? 158
1.人类解放思想与私有财产的关系 162
第三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分析 162
(1)财产所有权关系的明确是经济交往的基本条件 163
(2)私有财产的普遍化与私有财产的废除 163
(3)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改变现实世界 167
2.自然史观、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170
(1)自然史观包含的思想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170
(2)唯物史观包含的思想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172
(3)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173
第五章 马克思与非马克思:分歧何在? 176
1.原则平等与条件不平等 177
第一节 自由与平等:交换关系的前提与背离 177
2.两种交换关系的区别:条件平等与条件不平等 180
3.与平等相关的自由概念 183
第二节 互利:交换关系的原则及其扭曲 189
1.自利与互利:在两种交换关系中的不同体现 189
2.个人利益与自私利益:两种对象性关系的不同原则 193
3.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关系中的两种内涵 197
第三节 与平等和自由相关的正义和公正问题 200
1.正义原则的分歧何在? 200
(1)关于原始积累与占有程序是否正义的分歧 201
(2)正义原则本身是否存在分歧? 203
(3)关于现状是否正义的分歧 204
(4)关于正义原则实现过程的分歧 206
2.公正问题的分歧何在? 208
(1)劳动手段私人占有形式的公正或非公正 210
(2)所有权占有分化过程的公正与非公正 213
(3)劳动产品分配的公正与非公正 217
3.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影响和解释 219
第一节 分配公正的分歧 223
第六章 马克思与非马克思:对分歧的分析 223
1 剩余价值理论蕴涵着的分配不公 224
2 自由主义关于分配公正涵义的分歧 228
(1)自我所有原则的逻辑一致性与现实悖论 229
(2)认可差异原则的正义理论 231
3.马克思与诺契克和罗尔斯的分歧 235
第二节 对分歧的批判性思考 237
1.分歧的症结 238
2.两种对象性关系能否简化为一种对象性关系? 241
(1)原则平等与差异原则 245
3.契约原则与批判性契约原则 245
(2)批判性契约原则与超越正义 248
4.原则、程序与结果 252
第三节 政治与经济,正义与公正 254
1.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联 255
2.公正和正义:历史性或普遍性? 261
3.在马克思那里,公正与正义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 264
(1)从公正原则方面来看 264
(2)从正义原则方面来看 265
第七章 分配公正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存在着的困境 273
第一节 存在论意义上的隐性悖论 274
1.隐性悖论的形成与效率机制的缺乏 274
2.个体与类的关系及其两种可能的解释 277
第二节 存在论意义上的显性悖论 280
1.起点平等、原则公平、程序合理及其蕴含着的内在悖论 280
2.隐性悖论转化为显性悖论 282
第八章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历史变化对马克思来说意味着什么? 285
1.自由的两种基本界定及其在不同双重关系中的体现 286
第一节 步入现代的前现代境遇下双重关系的基本特征 286
2.分配公正的两种基本界定及其在不同双重关系中的体现 288
3.原则平等与权利分化 290
第二节 后现代双重关系的基本特征与马克思理论面临的时代挑战 292
1.传统无产阶级的逐渐“退场” 293
2.福利政策与调节性分配原则的局限性 294
3.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信息产业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95
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