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慧法师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236106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佛教四大部派的基本教义进行了阐释。

自 序 1

例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分教立宗的由来 1

甲、汉藏两地的不同发展 1

乙、三法轮的了不了义 4

丙、三法轮的典籍 16

第二节 对内外宗的辨别 18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 18

子、内宗的教主 19

乙一、约教主教法宗见以别 19

乙、明内宗以别外宗 19

丑、内宗的教法 21

寅、内宗的宗见 22

寅一、四法印见 22

寅二、二无我见 29

第一项 补特伽罗无我 29

第二项 法无我 36

卯、决择和诚言 41

乙二、约见修行果以别 41

子、总说 41

丑一、由修对治别 42

丑、别说 42

丑二、由行所住别 43

丑三、由所取果别 44

乙三、依宗的特征——归依 46

第三节 略举外道二宗 47

第二章 正释四大部派宗义 48

第一节 小乘二部宗 48

第一 毗婆沙宗 48

甲、立宗 48

甲一、性相 48

甲二、释名 54

甲三、差别 58

乙、宗见 64

乙一、因上见 64

子、境 64

子一、依二种事观察 64

子二、依二种谛观察 72

丑、有境 78

丑一、总说 78

丑二、补特伽罗有境 80

一、补特伽罗的建立 80

二、补特伽罗有境义 81

(一)广义说 81

(二)狭义说 82

丑三、六内处有境 83

一、成立六内处有境 84

(一)成立意为有境,法处为意境 85

(二)讨论 85

1.遮六内处为意境 86

2.遮五有色处为意境 86

(三)结成 87

1.别约十色处成立境和有境 87

2.总约内外六处成立境和有境 87

二、成立现量 87

四、非量 92

三、比量 92

丑四、能诠声有境 93

乙二、道上见 96

子、道所缘 96

丑、道所断 101

寅、道自性 107

一、总释道地 108

二、别释五道 112

(一)资粮道 112

(二)加行道 114

(三)见道 118

(四)修道 121

(五)无学道 124

(六)总结 125

乙三、果上见 126

子、声闻种性 126

丑、独觉种性 129

寅、佛种性 132

丙、法轮观 133

丁、三宝观 135

甲、立宗 137

甲一、性相及释名 137

第二 经部宗 137

甲二、差别 139

乙、宗见 145

乙一、因上见 145

子、境 145

子一、二谛观 145

第一项 随理行派之说 145

第二项 随教行派之说 150

第一目 《俱舍论》之说 150

第二目 《成实论》之说 151

子二、其它不共见 155

一、不许三世实有 156

三、不许蕴界处皆实有 158

二、不许同时因果 158

四、不许不相应行实有 166

五、《成实论》不立极微之说 167

六、许三无为非有 168

七、室利罗多的随界论 173

八、《俱舍》的无表思说 176

九、《成实》的无作业说 177

丑、有境 178

丑一、随教行经部派之见 178

一、补特伽罗之建立 183

丑二、随理行经部派之见 183

二、识知的建立 184

(一)释量 184

(二)释非量 189

(三)结说 191

三、能诠声之建立 194

乙二、道上见 195

子、道所缘 195

丑、道所断 200

寅、道自性 207

一、根本经部派的道次第 207

二、余随教行派的道次第 210

三、随理行派的道次第 217

乙三、果上见 218

丙、法轮观 219

第二节 大乘二部宗 220

第一 唯识宗 220

甲、立宗 220

甲一、性相 220

甲二、释名 221

甲三、差别 223

乙、宗见 234

乙一、因上见 234

子、总说境和有境 234

一、释识变 235

二、释三类识变 238

(一)异熟变 239

(二)思量变 244

(三)于境了别变 246

(四)结说三类识变 249

三、释藏识流转变 251

四、旁论异义 252

丑、别说境 256

丑一、述三自性 256

一、释三自性的名义 257

(一)依他起自性 257

(二)圆成实自性 271

(三)遍计所执自性 272

(四)结说三自性 274

二、释三自性的层面 276

三、释三自性喻 278

丑二、三自性与中道 279

丑三、三自性的假实观 286

丑四、三自性的二谛观 289

丑五、成立唯识义 293

一、举经证成 295

二、依理证成 295

丑六、八识的假实观 302

丑七、结说境 307

寅、别说有境 308

寅一、补特伽罗有境 308

寅二、识有境 309

一、实相派之说——特述护法论师的证自证现量 310

二、虚相派之说 313

乙二、道上见 315

子、略述二乘道上见 315

一、二乘的共法 316

二、二乘的不共法 318

丑一、道所缘·道所断·道自性 320

丑、详述大乘道上见 320

一、道所缘 321

二、道所断 323

(一)烦恼障 323

(二)所知障 324

三、道自性 327

丑二、总论修证次第 328

一、总论修证理趣 329

二、别明修证次第 334

(一)资粮道 334

(二)加行道 335

(三)见道 340

(四)修道 343

(五)究竟道 348

(六)修行时劫 349

三、古唯识学对二乘道的不共许 351

四、古今学中大乘见道的异义 354

五、此宗断惑的不共规 366

乙三、果上见 367

一、涅槃建立 368

(一)古学之说 368

(二)今学之说 369

二、佛身建立 371

丙、乘建立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