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一、东北沦陷,抗战兴起 1
侵占中国是日本由来已久的扩张战略 1
一个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日子 7
勃然兴起的抗日义勇军 15
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 27
抗日游击战在白山黑水展开 38
二、从南到北抵抗侵略 50
日军企图在上海重演东北故事 50
全国人民支援上海抗战 60
日军向关内进攻 66
长城抗战 72
察哈尔的抗战旗帜 76
三、华北不能成为第二个“满洲国” 82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和内蒙“独立” 82
倡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91
一二九运动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97
为了民族存亡的壮举 114
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134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134
中国不可能三个月灭亡 141
国共两党再次握手 151
国共的军事合作与政治合作 156
国共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 165
宋庆龄和她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 175
华侨的爱国行动 186
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战 195
五、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203
红军奔赴抗日前线 203
“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 210
淞沪会战 221
台儿庄战役传出振奋人心的捷报 232
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241
陕甘宁边区的建设 252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260
武汉大会战和广州失陷 268
六、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280
击退投降逆流 280
正面战场的拉锯战 286
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 296
国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 311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318
沦陷区人民决不屈服 326
七、中国政治的基本走向 342
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 34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阐述 360
第一次宪政运动 366
皖南不该发生的事 375
民主运动中的生力军 382
八、东方主战场 391
法西斯在欧洲和太平洋猖狂肆虐 391
中国参与发起联合国 399
一条不够稳固的防线 406
“三光”磨灭不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 416
少数民族的英勇斗争 431
九、春天来临前的严冬 440
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440
大后方的民主进步活动 452
大后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461
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472
日本士兵的反战活动 479
十、胜利曙光 486
战略转折 486
缅北、滇西反攻之战 493
鄂西战役和常德会战 501
日军“一号作战”与大陆交通线 506
八路军向沦陷区挺进 514
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 518
十一、民族团结与胜利的基本条件 531
被人民唾弃的法西斯主张 531
宪政运动再次兴起 536
中国共产党的新主张 547
大后方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 557
十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567
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567
活跃在沦陷区的“地下军” 578
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两个大会 583
国共两党的谈判活动 595
十三、中华民族抗战的辉煌胜利 606
出席联合国大会 606
日本投降 612
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日子 636
对战争罪犯的审判 643
为了和平而崛起 653
主要参考书目 657
后记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