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1
0.1 问题 1
目录 1
0.2 研究范畴 3
0.3 研究目的 4
0.4 针对对象 4
0.5 研究方法 4
0.6 对哈贝马斯社会学和哲学观点的批判与运用 5
0.6.1 必要性和可能性 5
0.6.2 可能存在的理论陷阱 6
1.1.1 模糊的空间公共性概念 8
1 公共性 8
1.1 公共性概念 8
1.1.2 公共性概念溯源 10
1.1.3 公共性概念 12
1.2 空间公共性的定义 16
1.3 空间公共性的作用特点 18
1.3.1 人——空间公共性作用的中介 18
1.3.2 空间——本质直观的生活世界 19
1.3.3 空间公共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21
1.4.1 “空间公共性研究”与“公共空间研究” 22
1.4 相关研究分析 22
1.5 小结 24
1.4.2 其他与“公共性”有关的空间研究 24
2 西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与空间公共性演变 27
2.1 社会公共领域论述框架的确立 27
2.1.1 社会公共领域 27
2.1.2 公共生活运行机制 28
2.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公共空间 29
2.2.1 古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 29
2.2.2 希腊化与罗马帝国时期的公共空间 32
2.3.1 中世纪代表型公共空间 34
2.3 代表型公共空间 34
2.3.2 巴洛克代表型公共空间 40
2.4 市民公共空间 47
2.4.1 市民社会概念与市民公共领域的形成 47
2.4.2 市民公共空间的形成 50
2.5 市民公共空间的危机 52
2.5.1 私人经济领域视野中的城市公共空间 52
2.5.2 生产型社会阶段中空间的展示机制 53
2.5.3 消费型社会阶段中空间的规训机制 55
2.5.4 从全景敞视到综观全貌 58
2.5.5 现代社会危机分析与空间公共性研究的多元视野 59
2.6 小结 61
3 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与空间公共性演变 65
3.1 传统社会中的代表型公共领域与城市空间公共性 65
3.1.1 封建君主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65
3.1.2 代表型公共领域内部的市民公共空间 68
3.1.3 中西传统社会代表型公共空间比较 69
3.2 近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演变与城市空间公共性 70
3.2.1 近代西方市民公共空间的影响 70
3.2.2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领域与空间公共性状况 72
3.2.3 社会转型期市民社会的萌芽与空间公共性研究的多元视野 74
3.3 小结 76
4 多元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空间公共性研究 78
4.1 空间公共性作用机制的类型 78
4.1.1 从差异化的公共性表述到差异化的空间作用机制 78
4.1.2 空间公共性作用机制的类型 79
4.1.3 空间公共性的两种导向机制与两类关系 81
4.2 多元视野内的空间公共性问题研究 83
4.2.1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83
4.2.2 系统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97
4.2.3 市民私人领域与市民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 109
4.2.4 市民公共性不同表述层面间的关系 112
4.3 空间中两类活动之间的互动模式研究 114
4.3.1 目的活动与交往活动之间互动的4种模式 114
4.3.2 互动模式研究的3个结论 115
4.4 小结 118
5 市民公共性的空间建构 120
5.1 公开状态 120
5.1.1 公开状态——主体间互动的前提 120
5.1.2 空间对公开状态的调适 122
5.2.1 理想的公共化过程与意识形态的实践 128
5.2 公共化过程 128
5.2.2 公共化过程的语义学与语用学模式分析 129
5.2.3 公共化过程中理想语用环境建构 132
5.2.4 理想的交往过程与现实交往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142
5.3 小结 143
6 市民公共性设计分析 145
6.1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 145
6.2 盐城国土资源局办公楼的公共性设计 147
参考文献 151
后记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