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癌的化学预防与药物治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锐,孙燕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41535
  • 页数:10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国内外知名药学专家和医学专家联合编写,反映了抗癌药物研究开发、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抗癌药物筛选与研究方法、抗癌药物的药理、抗癌新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抗癌新药的审批方法、基因芯片技术、抗癌新药靶点、癌的化学预防、常见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等,并附有998幅插图。本书荟萃了当今抗癌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适于药学研究人员、临床药学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基础篇 3

第1章 抗肿瘤药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3

一、抗肿瘤药研究的历程及临床应用现状 4

二、我国抗肿瘤药研究开发的历史性回顾 10

三、我国的抗肿瘤基本药物 13

四、抗肿瘤药筛选方法与策略的进步 15

五、新世纪抗肿瘤药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 17

结语 26

第2章 抗肿瘤药的研究方法 32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32

一、国际抗肿瘤药研究方法的历史与现状 32

二、国内抗肿瘤药研究方法的历史与现状 39

第二节 抗肿瘤药体外筛选和研究的常用方法 41

一、染料排斥法 41

二、四氮唑盐还原法 42

三、阿拉马蓝法 42

四、磺酰罗丹明染色法 43

五、集落形成法 43

六、生长曲线测定 44

第三节 抗肿瘤药体内研究的常用方法 44

一、中空纤维试验 45

二、小鼠肿瘤移植瘤模型 48

三、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49

四、造血系统肿瘤SCID和NOD/SCID小鼠移植模型 54

附录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讨论稿) 55

第3章 烷化剂的药理 66

一、烷化剂的作用机制 66

二、各种类型的烷化剂 67

三、新型有抗肿瘤作用的DNA浅沟结合化合物 78

第4章 抗代谢物类的药理 88

一、嘧啶抗代谢物 88

二、嘌呤抗代谢物 92

三、抗叶酸抗代谢物 94

第5章 铂类配合物的药理 98

一、抗肿瘤作用 98

二、毒性作用及解毒研究 99

三、体内代谢过程 101

四、作用机制 102

五、结构活性关系及第二代第三代铂类配合物 103

第6章 抗肿瘤抗生素的药理 107

一、蒽环类 107

二、博来霉素类 109

三、丝裂霉素类 110

四、放线菌素类 111

五、光神霉素类 112

六、其他抗肿瘤抗生素 112

七、新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趋势 112

第7章 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的药理 116

一、长春花生物碱 116

二、三尖杉酯碱及高三尖杉酯碱 118

三、鬼臼毒类药物 118

四、喜树及喜树碱类化合物 120

五、紫杉醇 121

六、靛玉红及其类似物 122

七、三氧化二砷 123

第8章 激素类药的药理 126

一、抗雌激素类药 126

二、芳香化酶抑制剂 130

三、孕激素类药 133

四、抗孕激素类药 134

五、促性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135

六、抗雄激素类药 136

七、雄激素类药 137

八、雌激素类药——己烯雌酚 138

九、生长抑素类似物 138

第9章 其他类抗肿瘤药 142

一、细胞保护剂-氨磷汀 142

二、L-天门冬酰胺酶 144

三、单克隆抗体——Herceptin 144

四、Gleevec 145

五、Alemtuzumab(campath) 151

六、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 152

七、Rituxan(rituximab) 154

第10章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 162

一、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162

二、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66

三、氨磷汀 168

四、双膦酸盐 169

五、美司钠 172

六、白细胞介素-11 173

七、亚叶酸钙 174

第11章 抗癌药的代谢 178

一、提高抗癌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179

二、选择性提高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分布 180

三、抗癌药物代谢的体外研究方法 182

第12章 反义药物药理学及抗癌作用研究 185

一、概述 185

二、反义药物的抗癌作用靶点和进入临床研究的反义抗癌药物 186

三、反义药物的设计方法 187

四、反义药物的药效学 189

五、反义药物的药动学 191

六、反义药物的毒性特征 192

七、反义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193

第13章 影响大分子抗癌药在肿瘤内选择性滞留(EPR)效应的机制与临床 197

一、实体肿瘤EPR效应的机制 198

二、肿瘤组织血流量的调节与EPR效应的增强 199

三、脂质配方复合物动脉注射 205

小结 207

第14章 Lipiodol作为载体的癌症靶向化疗 213

一、Lipiodol在肿瘤组织的选择性滞留 213

二、Lipiodol携带抗癌药的靶向性 216

三、油性抗癌药在Lipiodol中的悬浮与溶解 219

四、采用油性抗癌药的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 219

五、SMANCS/Lipiodol和油性抗癌药联合用于癌症靶向化疗时的临床研究 220

六、油性抗癌药SMANCS/Lipiodol治疗肝细胞癌的标准给药法 225

第15章 肿瘤的免疫治疗 228

一、肿瘤免疫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228

二、肿瘤与免疫系统 228

三、肿瘤的逃逸机制 231

四、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232

第16章 合并用药:实验设计及电脑定量分析 240

第一节 质量作用定律中的中效原理 241

一、中效原理的数学表达 241

二、药物合并之分析及理论基础 242

三、药物合并演算之电脑化及自动化 246

第二节 药物合并实验之设计 247

一、两种药物合并设计 247

二、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之设计 247

三、不固定比例之药物合并 248

第三节 药物合并之实例示范分析 248

附录 实例分析 252

第17章 基因芯片技术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59

第一节 基因芯片的原理及芯片实验的注意事项 260

一、基因芯片的发展及原理 260

二、基因芯片实验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260

第二节 基因表达图谱与肿瘤的诊断、预后及化疗 262

第三节 用基因表达图谱研究肿瘤分子机制及寻找抗癌新靶点 264

第四节 基因表达芯片研究抗癌药物代谢和肿瘤细胞耐药机制 266

第五节 新技术前景展望 268

癌症化疗的新靶点与前沿篇 275

第18章 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的意义及其逆转新策略 275

一、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的意义 275

二、克服肿瘤耐药的新策略 292

第19章 抗癌侵袭、转移药物的研究现状 307

一、癌侵袭、转移的基本步骤 307

二、抗侵袭、抗转移药物的作用靶点 307

三、展望 318

第20章 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 321

一、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321

二、MMP对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324

三、合成MMP抑制剂的抗肿瘤治疗:抗转移、抗血管形成、抗肿瘤形成增殖 329

第21章 以细胞周期关卡作为肿瘤治疗与化学预防的靶点 334

一、细胞周期调节 334

二、细胞周期关卡是细胞生理学的组成部分 335

三、各个关卡的解析 335

四、关卡与细胞死亡 336

五、以细胞周期关卡作为肿瘤治疗与化学预防的靶点 337

六、展望 337

第22章 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化学预防和治疗 339

一、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基因多态性在肺癌致癌中的作用 339

二、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在肺癌预防中的作用 342

三、抑癌基因P53多态性及肺癌的治疗 343

四、肺癌高危人群的鉴定及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 344

第23章 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方向: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酪氨酸激酶 347

一、EGF受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347

二、EGF受体激活后的细胞效应 348

三、EGF受体激活与细胞恶变 349

四、以EGF受体酪氨酸激酶为目标的靶向抗癌治疗 349

五、EGF受体的表达与化疗和放疗的关系 353

小结 353

第24章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356

一、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356

二、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360

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水平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指标的价值 360

四、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361

五、以端粒酶为靶点开发抗肿瘤药物值得注意的问题 364

第25章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策略及进展 369

一、肿瘤与血管生成 369

二、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69

三、血管内皮细胞信号传导机制 371

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策略 372

五、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73

第26章 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肿瘤细胞毒治疗的增效作用 381

一、肿瘤模型及治疗终点 382

二、TNP-470 387

三、Genistein(大豆异黄酮)、苏拉明及其他 391

四、TNP-470/米诺环素相互作用机制 394

五、蛋白激酶Cβ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血管生成效应 396

第27章 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 405

第28章 抗癌药对DNA靶点的作用机制及结构研究 412

一、DNA交联剂 412

二、DNA嵌入剂 417

三、DNA小沟结合药物 426

四、其他抗癌药物的作用靶点 432

五、基因疗法 434

六、靶点特异的药物设计 434

第29章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438

一、DNA甲基化概述 438

二、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438

三、DNA甲基化与肿瘤 439

四、DNA甲基化抑制剂的肿瘤治疗作用 442

五、评价DNA甲基化的方法 443

第30章 微管蛋白与抗微管蛋白的抗癌药物 447

一、微管的基本特性 447

二、微管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测定 450

三、微管蛋白与抗肿瘤药的研究 451

第31章 蛋白酶体与肿瘤细胞存活和抗药性产生 457

一、蛋白酶体抑制剂在人体肿瘤细胞诱导凋亡 458

二、耐药肿瘤细胞对蛋白酶体抑制剂敏感 461

三、抑制蛋白酶体对人体肿瘤移植物模型生长的抑制作用 463

第32章 以维A酸受体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468

一、维A类化合物与肿瘤 469

二、临床试验 470

三、受体选择性维A类化合物 472

第33章 肿瘤发生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肿瘤治疗 476

一、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概念 477

二、细胞凋亡机制 478

三、凋亡与肿瘤的分子发生 481

四、凋亡与肿瘤治疗 483

第34章 肿瘤的基因治疗和病毒治疗 488

第一节 基因治疗 488

一、载体 488

二、基因 493

第二节 病毒治疗 495

一、肿瘤增殖病毒在肿瘤细胞内特异性增殖的机制 495

二、肿瘤增殖病毒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497

三、肿瘤增殖病毒的临床应用 498

四、肿瘤增殖病毒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方向 500

第三节 基因-病毒治疗 501

第35章 我国抗癌新药审批的基本要求及法规 504

第一节 抗癌新药药学研究资料与申报要求 504

第二节 抗癌新药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 520

第36章 美国抗肿瘤药品非临床和临床开发及申报审批情况概述 551

一、药品开发申报基本程序 552

二、FDA抗肿瘤药审评的组织机构、职能和审评过程 554

三、FDA对抗肿瘤药非临床研究申报方面的考虑 557

四、临床研究开发过程中申报管理方面的考虑 562

五、批准抗肿瘤药上市所需要的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564

第37章 欧盟药政局对抗癌新药的研究和注册的有关法规 571

一、抗癌药临床前研究评价指南 571

二、抗癌药临床研究评价指南 573

三、抗癌药的注册方法 580

癌的化学预防篇 585

第38章 肿瘤化学预防的新进展 585

第39章 新世纪肿瘤的预防及控制 592

第40章 癌化学预防的生化学基础 597

一、概述 597

二、化学预防剂 598

三、化学预防剂之生化机制 601

第41章 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的临床试验 608

一、化学预防的理论基础 608

二、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中间标记物 610

三、临床化学预防试验的疾病分类学 612

四、重要的化学预防临床试验 613

五、正在进行及将要开展的肿瘤化学预防试验 614

六、化学预防是治疗吗 615

第42章 以细胞凋亡通路为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研究的新靶点 618

一、细胞凋亡及其信号传导途径 618

二、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 621

三、化学预防是一种有前景的肿瘤治疗策略 623

四、化学预防药物介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625

第43章 维生素A类化合物及其受体在肿瘤发生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 631

一、概述 631

二、在肿瘤发展中维A类化合物信号的调节 632

三、维A类化合物作为肿瘤化学预防剂 636

第44章 维胺酸的癌化学预防研究 644

一、概况 644

二、癌化学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45

三、维胺酸治疗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649

第45章 白藜芦醇与癌的化学预防 656

一、白藜芦醇的天然存在及其发展史 656

二、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657

三、白藜芦醇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663

第46章 茶与肿瘤化学预防 668

第一节 茶的保健防癌原理 668

一、茶的保健作用 668

二、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 669

三、茶的生化与药理作用 669

四、茶的防癌作用 670

五、茶与茶多酚的防癌原理 671

第二节 茶与肿瘤化学预防 676

一、体外、体内抗突变和抗癌作用研究 677

二、茶有效成分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680

三、抗突变和抗癌机制研究 680

第47章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食疗补品SV的第Ⅰ/Ⅱ期临床实验研究 686

一、方法 687

二、结果 688

三、讨论 691

临床篇 697

第48章 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 697

第一节 抗肿瘤药临床试验的发展及主要经验教训 697

一、肿瘤化学治疗的发展 697

二、历史教训 698

三、观察的项目和终点 699

四、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 700

第二节 临床试验的新药应具备的条件 701

第三节 临床试验规范指导原则 703

第四节 临床试验的分期和要点 709

第五节 存在问题和展望 714

第49章 头颈部癌 717

第50章 食管癌 726

一、流行病学 726

二、病理和分类 728

三、临床表现、诊断及分期 731

四、化学治疗 736

五、综合治疗 743

六、食管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 747

七、生物治疗 749

八、展望 749

第51章 胃癌 753

一、概述 753

二、病理类型与TNM临床分期 75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755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757

五、药物治疗 757

六、综合治疗 763

七、展望 764

第52章 肺癌 767

一、肺癌在世界各地的发生情况和预防措施 767

二、肺癌综合治疗的原则 770

三、肺癌的内科治疗 772

四、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774

五、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780

六、肺癌的随诊 790

七、康复 791

第53章 肝癌 794

一、肝癌常用的化疗药物 794

二、全身化疗 795

三、肝动脉灌注化疗 796

四、肝脏隔离灌注化疗 796

五、肝动脉化疗栓塞 797

六、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化疗 797

七、其他化学治疗 798

八、化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798

第54章 胰腺癌 802

一、病理类型与TNM分期 80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804

三、治疗原则与方法 804

四、药物治疗 806

五、综合治疗 811

六、展望 813

第55章 大肠癌 816

一、概述 816

二、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 81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819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821

五、药物治疗 822

六、展望 826

第56章 乳腺癌 829

第一节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829

一、病理类型 829

二、TNM国际分期 829

三、治疗原则 831

四、可手术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831

五、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833

第二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840

一、雄激素类和雌激素类 840

二、抗雌激素类 840

三、孕激素 843

四、LH-RH类似物 844

五、芳香化酶抑制剂 845

六、如何合理使用内分泌治疗 849

第57章 卵巢上皮癌 858

一、临床表现 858

二、诊断 858

三、治疗 859

四、预后 869

附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869

一、临床表现 869

二、诊断及分期 870

三、治疗 870

四、疗效与预后 872

第58章 子宫颈癌 875

一、一般治疗原则 875

二、放疗合并化疗 875

三、新辅助化疗 877

四、Ⅳ期和复发转移的挽救性化疗 879

第59章 子宫内膜癌 882

一、早期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原则 882

二、晚期及复发性内膜癌的化学治疗 884

三、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 886

第60章 绒毛膜癌 889

一、妊娠性绒癌 889

二、非妊娠性绒癌 891

三、病理诊断 892

四、实验室诊断 893

五、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分期 896

六、治疗原则 897

七、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方案 898

第61章 浆细胞肿瘤 905

一、多发性骨髓瘤及孤立的浆细胞瘤 905

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923

三、重链病 929

第62章 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 935

一、概述 935

二、病理形态学研究与肿瘤标记物 938

三、诊断 940

四、治疗 945

五、展望 949

第63章 新世纪肿瘤防治前景 951

一、肿瘤发生的一般情况 951

二、肿瘤的预防 952

三、几个共同关心的问题 953

第64章 肿瘤内科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958

第一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 958

一、内科治疗的历史回顾 958

二、内科治疗的水平 959

第二节 合理用药 960

一、综合治疗 961

二、细胞增殖动力学 961

三、根治的概念 962

四、剂量强度 963

五、给药途径 963

六、注意给药方法、间隔合理用药 963

七、给药个体化 964

八、克服耐药 964

九、细胞凋亡和分化诱导 965

第三节 新世纪肿瘤治疗的动向 965

第65章 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与实践 969

一、综合治疗的定义 969

二、综合治疗现状 969

三、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和计划 970

四、综合治疗的几种模式 973

五、综合治疗的组成 975

六、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结果 975

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实践 980

八、展望 982

中文索引 984

英文索引 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