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之一:悲情触物感闲坐想起陆放翁诗 3
雨中黄叶树 6
刻刀笃笃叩九阍——读民国篆刻家的作品 11
百年身世浮沤里——人生与梦的文学思考 14
想起了路翎 26
人际的搭配 29
普通人的房荒感 33
房屋之感慨 35
山外山今昔 37
我敬魏默深 39
“路边野草花” 42
悲慨来无端 45
儿时光景宛如昨 46
“感士不遇”的联想 53
卷之二:酒畔谈兵录将军一哭 大树飘零——民国史论小札之一 57
人心与大势——民国史论小札之二 60
铸成大错 谁与怜之 64
利益所在的行政重心 68
乱世血泪 70
荒唐世事之一斑 74
文化抗暴 76
“这叫打的什么××仗” 78
狡智贻害 81
戎马书生之奇冤 84
书生从戎 君子豹变 86
征伐余烬拾荒 90
小丈夫用世无善果 94
狭小的大人物 97
李宗仁换兰谱 101
不治之症 104
暴富家族的底牌 106
人是多面体 108
读史一叹 110
卷之三:沉思郁缠绵善恶感喟及其他 115
大企业的时光倒错 118
小姑娘打扮大历史 120
文风一瞥 123
官迷世界 125
打量知识分子 129
古代妇人之高见 132
亦说启蒙 134
逼人的象喻 136
“精神之学问” 138
遗风 140
可恶恐怖袭击 142
幸勿河汉斯言 143
粗鄙有害 144
“纯洁的处女” 146
穷小子之杞忧 148
贤、恶内外 150
官本位与社会心理——兼谈西耶斯《论特权》 154
不是结婚,而是谈恋爱 157
“时文”谬种 160
用功读书 睁眼看路 162
拗书生 165
民权声音之回响 168
“一片飞花减却春”——读《中国反贪史》 170
浅显的道理 173
浩然思钱公 176
读《盐铁论》札记 178
诺奖与语文传统 185
说与干 188
卷之四:春秀良已凋译文水准之我观 193
印象式结论的可疑 196
语文、人心 198
文言、白话宜相安 200
文学的时代局限 205
文章无味甚于黄瓜 207
文字灵幻 210
文章的概念 217
大手笔 219
鲁迅、钱钟书讥国画之弊 221
勘误 223
大雅云亡 225
李敖之不足 228
诗人驳辩大有可观 230
解诗大异其趣 232
常识与物理 234
文史学中的刑侦成分 236
亦论“钱学” 238
刺伧父二则 245
少点信口开河(二则) 247
斯文扫地——对一种不良文化观念的矫正 250
哈氏慧藻证实相 255
闻芬芳 循旧径 259
鲁迅“戳不住”吗? 262
读书献疑二则 265
读书法估衡 268
也谈必读书 270
小说成弃妇 272
艺文杂札若干则 275
南海夜读记 292
卷之五:今诗文别裁健笔凌云意纵横——读孙中山书信抒感 301
时间深处的怀想 305
系恋生命的趣味 310
思想利刃解剖文化虐政 313
古调自爱亦自弹 319
沧波衔石终不倦——邵燕祥先生文抄三卷漫读浅识 322
邵燕祥诗壮采奇创 327
晨钟暮鼓自击撞——鄢烈山文章印象 329
戴先生老骥伏枥 332
文事近录 334
书生心曲 336
卷之六:辛亥缅想录孙中山的人格内涵 341
哀感顽艳的革命者情史 351
狙击理念的再现——文化、政治的一统关系 355
喋血以争的革命精神 370
入木三分骂亦佳——清末政象再认识 372
同为斯民致太平 376
思君令人老——历史亦必为之动容 379
附录 新文人论 凹凸 385
时间深处的孤灯(代后记) 祝勇 396
后记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