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释永寿 1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贺信 1
遍能大和尚讲话 2
戴康生同志讲话 4
隆莲法师讲话 6
陈伯伦市长讲话 7
赵立明同志讲话 8
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宽明 9
峨眉山道场大放光芒 释心月 13
峨眉神秀绝瀛寰云山景色好留连 释通孝 19
峨眉山佛教文化 骆坤琪 22
峨眉山佛教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黄夏年 37
佛光·山色·文化——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张文良 46
天下名山僧建多——从峨眉山佛教文化形成和发展说起 谢重光 53
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华方田 5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巴蜀佛教及峨眉山僧侣 杨耀坤 64
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形成 干树德 79
峨眉山与普贤崇拜 龙晦 85
《华严经》与普贤菩萨思想 李富华 93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韩廷杰 105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浅释 超凡 110
澄观对“普贤”的诠解 吕有祥 117
浅析峨眉山佛教教团体与各方面的关系 朱伯璋 121
举世闻名的万年寺普贤铜像 田怀清 128
峨眉山寺庙的建筑风格 张惠兰 132
峨眉武术——中华佛教文化的瑰宝 朱明忠 135
峨眉寺联中宗教与人生之意蕴 马书田 142
印光与《峨眉山志》 业露华 146
历史上的《峨眉山志》与佛教文化 丁培仁 151
学峨眉法师兴中华大地——读《峨眉山志》有感 宫静 159
峨眉志书中有关高僧记载的分析——兼论志书中僧传的撰写 徐建华 166
王士性笔下的峨眉山 梁光军 171
峨眉“银色界” 周齐 174
峨眉山继业三藏西域行程略笺释 王邦维 179
唐宋峨眉山与成都佛教 张泽洪 187
峨眉山与五台山佛教文化交流 崔正森 196
普贤精神与上海佛教 真禅 206
峨眉山与藏传佛教 尕藏加 209
仲钦·喀觉巴与峨眉山 桑德 216
破山海明与峨眉地区的禅学 魏道儒 219
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 高振农 227
普贤信仰在日本 何劲松 233
峨眉及蜀地造像佛画种种 张总 244
关于峨眉山佛道兴衰的历史演变刍议 卿希泰 255
巍巍峨眉佛与道 李申 杨素香 260
金顶三相与峨眉佛教名山的关联性分析 向世山 271
四川早期佛教造像 杨泓 286
巴蜀佛教二题 丁明夷 290
唐代巴蜀佛教与文学 孙昌武 294
唐宋时期的成都大圣慈寺与蜀地文化 谢祥荣 300
唐代成都的佛教寺院与壁画 毛双民 309
试论大足石刻是研究巴蜀佛教文化的资料宝库 胡良学 319
敦煌本《历代法宝记》与蜀地禅宗 杜斗城 326
略论禅宗的分化与四川禅系的禅法特点 洪修平 338
略论支那内学院蜀院院学 肖永明 345
乐山大佛文化 张翔龄 352
佛道思想与苏轼仕途生涯 杨胜宽 369
苏轼和佛教 毕素娟 380
唐宋间云南汉地佛教及其与巴蜀佛教文化的关系 侯冲 384
南诏佛教概论 王海涛 395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 王亚荣 李利安 409
陕西安康地区禅宗碑石录述 王志平 415
《经律异相》及其主编释宝唱 白化文 李鼎霞 421
略论佛教寺院艺术社会功用 李克域 437
用拉康的三个“域”理论解读佛教 曾其海 440
峨眉山与巴蜀佛教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辛岩 444
后记 编者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