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农业 庆祝周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开春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41547
  • 页数:640 页
图书介绍:微生物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是当代微生物学发展的两个前沿领域。前者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后者阐明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这也是农业微生物学的基础。华中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学研究是由中科院院士陈华癸教授所开创,并经几代研究者长期努力发展起来的。农业微生物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立后,在农业部的领导、支持与关怀下,研究工作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已在农业微生物研究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形成了特色。本书是从该实验室陆续撰写的150多篇论文中选出的。在1972年以前的论文是周启老师在微生物教研组时直接参与研究的有关土壤微生物方面的内容;1972年以后,他就转入农用抗生素方面的研究,同时又开始编写微生物农药教材。直到70年代底,随着微生物农药教研室和农用抗生素研究室的先后建立。以及1982年和1990年开始分别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使研究力量和条件得到不断加强和改善。在周启老师的带领下,将研究领域又扩大到土壤微生物,真菌和食用菌等方面的内容。当时虽然项目增多了,但在师生团结一致,共同讨论,相互配合的良好气氛下,发挥了各自的积极性和智慧,使各项研究都能顺利、有序和深入地开展,其结

目录 3

前言 3

序(李季伦) 3

第一部分 土壤微生物 3

1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分析方法 周啟 3

2 亚硝酸细菌的生物学综述 周啟 13

3 水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的研究Ⅰ.水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 陈华癸、周啟 25

4 水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的研究Ⅲ.亚硝酸细菌纯培养的分离 陈华癸、周啟 35

5 Facultatively Anaerobic Nitrification and Nitrite-forming organisms Chen H.K C.Chou(Q.Zhou) 38

6 The Activity of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paddy soil Zhou Qi Chen Huakuei 46

7 农业技术措施对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其丰产意义Ⅰ.烤田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影响 陈华癸、周啟 52

8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生态分布的研究 周啟、梁蓉芳 59

9 弗兰克氏菌分类学研究进展和现状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 62

10 马桑弗兰克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 69

11 马桑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 73

12 马桑菌株内生菌的分离、回接及生物学特性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陈华癸 80

13 一株马桑根瘤内生菌纯培养物的分类鉴定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 87

14 马桑根瘤内生菌纯培养物的成功回接及其分子鉴定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陈华癸、A.D.L.Akkermans 93

15 马桑菌株细胞化学组分研究 胡传炯、袁德军、周平贞、周啟 98

16 一株木麻黄弗兰克氏菌的细胞化学组分 胡传炯、郝勃、袁德军、梁蓉芳、周啟、丁鉴、张忠泽、苏凤岩、李忠伟 104

17 尼泊尔马桑根瘤内生菌纯培养物的质粒检测 胡传炯、周平贞、周啟 109

18 马桑根瘤内生菌纯培养物在不同培养基中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李英明、胡传炯、周啟 114

19 马桑根瘤内生菌纯培养物的培养特性 李英明、胡传炯、周啟 118

20 液体培养精制细菌肥料制造过程中几个环节的研究 华中农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126

21 根瘤菌肥料的研究Ⅰ.紫云英根瘤菌肥料的贮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周啟、曹燕珍、李阜棣、胡正嘉、张典型 133

22 根瘤菌肥料的研究Ⅱ.紫云英根瘤菌肥料生产菌株的选育 曹燕珍、李阜棣、周啟 140

23 根瘤菌肥料的研究Ⅲ.紫云英根瘤菌肥料效果调查报告 李阜棣、胡正嘉、周啟 144

24 根瘤菌肥料的研究Ⅳ.关于紫云英根瘤菌肥料质量标准的探讨 周啟、曹燕珍、李阜棣 148

25 棉花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王春霞、王道本、周啟 152

26 PGPR菌株的遗传标记及其在棉苗根部的定殖和消长的研究 王春霞、王道本、周啟 157

27 PGPR菌株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作用机理 王春霞、王道本、周啟 166

28 PGPR菌株CS85诱导棉苗产生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王春霞、王道本、周啟 175

29 Studies on the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in cotton Wang Chunxia、Wang Daoben、Zhou Qi 179

第二部分 农用抗生素 188

1 吸水类群链霉菌的研究Ⅰ.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孢子丝和孢子形态 周啟、林开春、梁蓉芳 188

2 吸水类群链霉菌的研究Ⅱ.一个新种的鉴别 周啟、林开春、梁蓉芳 193

3 吸水类群链霉菌的研究Ⅳ.两个新种的鉴别 周啟、林开春 198

4 孢囊放线菌属的一个新种 周啟、林开春、梁蓉芳 206

5 吸水类群链霉菌的研究Ⅲ.刺孢吸水链霉菌新变种-武汉变种 周啟、林开春 213

6 农用抗生素5102的研究Ⅰ.产生菌的分类鉴定 华中农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218

7 农用抗生素SH-62的研究Ⅰ.产生菌的分类鉴定 周啟、林开春 223

8 放线菌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梁蓉芳、袁德军、夏涛、覃重军 228

9 利用氨基酸分子比鉴别放线菌胞壁类型的研究 白林泉、袁德军、胡传炯、梁蓉芳、周啟 232

10 农抗5102抗真菌性能的研究 周啟、刘锦林 237

11 农用抗生素5102的研究Ⅱ.5102-2号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别 张声华、赵宏佐、刘锦林 244

12 农用抗生素5 102的研究Ⅲ.5 102-1号抗生素第Ⅲ组份的分离和鉴别 张声华、刘锦林、赵宏佐、王学文 251

13 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芳香残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袁德军、周啟、吴谋成 256

14 农抗5102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Ⅳ.融合子FR-008的验证及其产生新活 259

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袁德军、周啟 259

15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Ⅲ.融合子产生新活性物质的分离、精制和初步鉴别 张修军、周啟 266

16 链霉菌种内融合重组子产生新活性物质的分离和初步鉴别 段瑜侃、袁德军、周啟 270

17 从弗氏链霉菌中筛到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万中义、黄曦、梁蓉芳、周啟 275

18 原生质体技术及其在放线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周啟、梁蓉芳 278

19 NTG诱变链霉菌5102获得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研究 梁蓉芳、鲍晓明 287

20 农抗5102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Ⅰ.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因素 梁蓉芳、周啟 291

21 农抗5102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Ⅱ.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因素 梁蓉芳、向隆宽、陆新忠 298

22 农抗5102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Ⅲ.融合子的遗传分析 梁蓉芳、周啟 304

23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Ⅰ.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融合 张修军、周啟 311

24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Ⅱ.融合子的检出、筛选和鉴别 张修军、周啟 316

25 利用菌株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SDS-PAGE鉴别链霉菌融合子 张修军、胡传炯、周啟 322

26 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和庆链霉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及其融合子的生物学特性 周秀芬、周啟 326

27 通过原生质体技术提高泰乐菌素产生菌的产量 李向红、周啟、万中义 332

28 泰乐菌素产生菌原生质体再生菌落的表型与产素能力的关系 梁蓉芳、袁铁波、陈吉平、周啟 338

29 农抗SH-62产生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筛选和再生菌株R-4发酵规律的初步研究 周向东、梁蓉芳 343

30 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的紫外线诱变及其对土霉素产生的影响 梁蓉芳、陆玉英 351

31 农抗SH-62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向隆宽、周啟 356

32 吖啶橙处理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获得丧失抗生素合成能力的阻遏突变株 梁蓉芳、周啟 361

33 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质粒的分离研究 史贤明、周啟 366

34 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的四个内源质粒及其逐个消除的研究 覃重军、邓子新、周啟、陈华癸 373

35 吸水链霉菌应城亚种10-22限制性缺陷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彭开蔓、邓子新、周啟 379

转化系统的尝试 覃重军、邓子新、周啟、陈华癸 387

36 利用弗氏链霉菌的修饰系统克服吸水链霉菌的限制性障碍—发展吸水链霉菌 387

37 Development of a gene cloning system for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subsp. yingchengensis,a producer of three useful antifungal compounds,by elimination of three to DNA transfer Zhongjun Qin、Kaiman Peng、Xiufen Zhou、Rong-fang Liang、Qi Zhou、Huakui 392

38 建立质粒的“突变克隆”体系和获得农抗5102超量表达以及激活新抗表达 覃重军、邓子新、赵国方、梁蓉芳、周啟、陈华癸 403

39 农抗5102产生菌工程菌株WH-1的生物学特性 赵国方、覃重军、梁蓉芳、周啟 409

40 农抗5102产生菌工程菌株WH-1的稳定性 赵国方、赵步贵、覃重军、梁蓉芳、周啟 414

41 Repeated polyketide synthose modul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 heptaene microlide by Streptomyces spp.FR-008 Zhihao Hu、Kai Bao、Xiufen Zhou、Qi Zhou、D.A.Hop wood、Tobias Kieser and Zixin Deng 419

42 多烯抗生素FR-008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 胡志浩、周秀芬、邓子新、周啟 434

43 FR-008聚酮合成酶基因的DNA序列分析 胡志浩、周秀芬、邓子新、周啟 438

44 两个跨多属感染的放线菌噬菌体 周秀芬、邓子新、周啟 445

45 农抗510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土法生产 华中农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453

46 农抗5102防治水稻小球菌核病的试验 华中农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464

47 农抗5102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试验 华中农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469

48 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的抗生素筛选及应用的研究 周啟、林开春 473

1 莴苣上发现一种新的核盘菌菌核病 李国庆、王道本、黄鸿章、周啟 481

第三部分 真菌和食用菌 481

2 来源于佳木斯茄子上的核盘菌菌株多样性的研究 李国庆、王道本、黄鸿章、周啟 489

3 核盘菌菌核萌发多样性的研究 李国庆、王道本、周啟、黄鸿章 495

4 不同核盘菌菌株及其近缘种的RAPD分析 李国庆、王道本、姜道宏、黄鸿章、R.S.Erickson、易先宏、周啟 502

5 核盘菌弱毒株Ep-1PN培养性状的有性遗传特性 姜道宏、李国庆、王道本、周啟 509

6 核盘菌Ep-1PN菌株弱毒特性的自我修复 姜道宏、李国庆、付艳平、王道本、周啟 515

7 Studies on the recovery of hypovirulent strain Ep-1PN of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with protoplast regeneration Jiang Daohong、Li Guoqing、Ran Hongchang、Fu Yanping、Wang Daoben、Zhou Qi 518

8 核盘菌Ep-1PN菌株中存在可传染的弱毒因子…………………………………………… 526

姜道宏、李国庆、付艳平、易先宏、王道本、周啟 526

9 酶联免疫技术检测植物病原真菌 陈福生、罗信昌、周啟 530

10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储存粮食中的污染曲霉 陈福生、罗信昌、周啟 533

11 黄曲霉毒素B1的酶联免疫检测Ⅰ.抗原的制备……………………………………… 539

陈福生、罗信昌、周啟、李根久 539

陈福生、罗信昌、周啟、李根久 545

12 黄曲霉毒素B1的酶联免疫检测Ⅱ.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545

13 Characterization of chicken antisera raised against Aspergillus spp.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Sn.Chen、J.W.Chen、S.Zhao、Zh.B.Gan、X.Ch.Luo and Q.Zhou. 553

14 Comparative study on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sera of anti-aflatoxin B.from rabbit and laying hen Fusheng Chen、Qi Zhou 565

15 木耳酯酶同工酶基因在菌丝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表达 边银丙、罗信昌、周啟 576

16 木耳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研究 边银丙、罗信昌、周啟 581

17 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种类对毛木耳同工酶酶谱的影响 闫培生、罗信昌、周啟 585

18 木耳属真菌rDNA特异性扩增片段及其RFLP分析 闫培生、罗信昌、周啟 590

19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的研究 闫培生、罗信昌、周啟 599

20 黑木耳电泳核型分析 边银丙、罗信昌、王斌、金德敏、周啟 606

21 粟洒裂殖酵母染色体DNA的脉冲电泳分析 边银丙、罗信昌、周啟 610

22 Molecular taxonomic relationships ofAuricularia species inferred from RAPD markers YanPei-sheng、JiangJia-Hui、WangDong-chang、LuoXin-chang、ZhouQi 616

附录Ⅰ 未编入本选集的论文目录 623

附录Ⅱ 历届研究生概况 626

附录Ⅲ 周啟教授简历和工作简介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