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佛教东渐与中国戏剧的发展 1
目录 1
第一章 古代戏剧演出场所与佛教 11
第一节 戏场:从印度到中国 12
一、“戏场”的梵语源头 12
二、佛经中记载的印度“戏场” 14
三、文人著述中的隋唐“戏场” 18
第二节 “瓦舍”、“勾栏”来源考述 23
一、“瓦舍”的名与实 23
二、“勾栏”:从栏杆到剧场 29
本章小结 40
第二章 古代戏剧脚色与佛教 45
第一节 色、脚色、部色 45
一、佛寺中的“净人”及其职责 53
第二节 佛寺中的“净人”与戏剧脚色“净” 53
二、从“弄婆罗门”看“净”的来源 57
三、“净”:傩与佛结合的产物 61
第三节 末尼与苍鹘 68
一、末、末尼(末泥)与外来语 69
二、“末尼”与佛教、摩尼教徒 76
三、“末尼”与“苍鹘”——兼说“外”、“孛老”与“都子” 81
第四节 “捷讥”的来源 93
一、关于“捷讥”来源的两种意见 93
二、节级:节制品级 95
三、“捷讥”非“节级”之讹 101
四、佛教的“捷疾罗刹” 105
五、“捷给”意义的两次转换 112
本章小结 115
第三章 戏曲演唱与佛教转经 117
第一节 昆曲“转喉”的唱法及渊源 118
一、“转喉”在昆曲中的地位 118
二、“转喉”的发声技巧 121
三、唐乐演唱中的“啭喉” 127
四、从转经到转喉 133
第二节 “务头”之语源及其与转音之关系 144
一、“务头”的语源:禅宗术语“悟头” 144
二、“务头”的原则:揭示作曲与歌唱的双向互动关系 149
三、“务头”所在:转音之处 154
本章小结 162
第四章 金元杂剧形态与佛教 164
一、王国维、孙楷第论“次本” 165
第一节 金元杂剧“次本”对佛教术语的借用 165
二、“次本”是佛教术语的借用 168
三、讨论“次本”问题的意义 171
第二节 金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177
一、“宾白”的本义和来历 177
二、杂剧的“表白”与佛教的“表白” 184
三、“宾白”与“表白”的念诵方式及其与佛教诵经之关系 187
第三节 金元杂剧“题目”、“正名”的来源与性质 193
一、问题的提出 193
二、佛经传播中的“题目”、“正名” 196
三、俗讲中的“题目”、“正名” 202
四、金元杂剧“题目”、“正名”的性质 205
第四节 重论“四折一楔子” 211
一、“四折一楔子”为金元杂剧演出通例 211
二、“楔子”来源于契经 216
三、“楔子”与押座文 224
四、“折”源于梵语诵经之“折声” 228
五、“折”的性质:强调宫调转换 233
第五节 从敷演佛经到敷演戏曲 236
一、“敷演”的语义:带形体模仿动作的讲唱 237
二、“敷演”的语源:讲诵佛经 239
三、从敷演佛经到敷演戏曲 244
四、金元杂剧中的虚拟表演及其与讲经、讲唱之关系 254
本章小结 262
第五章 戏剧形态与禅宗仪式 266
第一节 参禅仪式中的戏剧因素 266
一、禅宗机锋与戏剧机锋与诨、砌 266
二、禅宗棒喝与搕瓜击打 272
三、禅宗公案与戏剧扮演 275
第二节 元明禅宗戏对禅的利用与改造 278
一、禅宗戏的取材及其创造 279
二、从禅语到戏语 286
三、以势示禅与以势作戏 296
本章小结 302
第六章 明清戏曲形态与佛教 306
第一节 走向地方化、自由化的佛教戏曲 306
第二节 明清戏曲的演出场所与场合 312
一、明清戏曲的演出场所之一:佛寺 312
二、戏曲演出的场合:佛教节日 315
第三节 佛教法事与明清戏曲 319
一、“打城戏”、“和尚戏”的角色扮演性质 319
二、“焰口”与“焰口戏” 325
三、宣卷与戏曲 328
第四节 佛教与戏曲表演身段 335
一、佛教仪式、造像与戏曲身段 336
二、密宗手印与戏曲手姿 340
三、佛教舞蹈与戏曲身段 345
本章小结 348
第七章 佛教戏剧的“活化石”——藏戏 350
第一节 羌姆角色扮演的象征意义及其与藏戏的关系 351
一、羌姆的来源及其角色扮演的象征意义 351
二、金刚舞与羌姆在汉地的流传 361
三、羌姆与藏戏的渊源关系 366
第二节 “戏神”汤东杰布与藏戏的佛教基因 372
第三节 藏戏传统剧目的题材来源 376
第四节 藏戏的演出形态与佛教的现身说法 388
一、藏戏的演出形态与剧本体制 389
二、藏戏形式与佛教讲经 391
本章小结 396
附文:任乃强《甘孜观剧记》 397
第八章 傀儡戏影戏与佛教 403
第一节 佛教与傀儡戏 403
一、我国傀儡戏的“源”与“流”问题 404
二、佛经中记述的印度傀儡戏 407
三、佛教文化对我国傀儡戏的影响 415
四、补说《骷髅幻戏图》 434
第二节 佛教与影戏 437
一、我国影戏的远源与近缘 438
二、汉译佛典中印度影戏的痕迹 441
三、我国影戏与佛教的因缘 449
本章小结 458
后记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