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书集 第3卷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达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4936529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货币银行学》从信用的产生开始,介绍了货币制度,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主要金融问题;《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是作者1999~2001年有关金融问题的讲演稿和讲课稿。

目录 2

第一篇 货币 2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货币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 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基本原理 6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并存与货币的必要性 11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内部有没有决定货币存在的客观根据 14

第五节 按劳分配与货币的必要性 21

第六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仍然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23

第七节 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9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职能 37

第八节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职能 37

第九节 价值尺度,人民币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货币商品——黄金——的符号 38

第十节 流通手段,货币流通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以及人民币的含金量问题 42

第十一节 支付手段,流通中的货币量 48

第十二节 积累和储存价值的手段 51

第三章 货币与价格 54

第十三节 价格的同一性 54

第十四节 价格中的价值再分配,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过价格的价值再分配仍然是客观的存在 56

第十五节 计算货币与价格,社会主义经济中确定价格的现实途径 60

第十六节 价格与使用价值的量 65

第十七节 价格水平,基本稳定的物价方针 69

第十八节 价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7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流通 79

第十九节 货币流通的主要渠道 79

第二十节 现金流通与非现金流通 84

第二十一节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货币流通规律是处处存在的客观规律 86

第二十二节 价格稳定与货币流通稳定的联系和区别,必须坚持稳定货币流通的方针 90

第二十三节 过高的积累率与通货膨胀 94

第二十四节 货币的流向与对货币的需求在构成上相适应的问题 98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资金的实质及其特征 104

第二十五节 研究资金的意义和方法 104

第二篇 资金 104

第二十六节 资金的主要特征 107

第二十七节 资金与货币 110

第二十八节 资金与物资 113

第二十九节 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区分 116

第六章 固定资金 122

第三十节 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更新 122

第三十一节 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性质 125

第三十二节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131

第七章 流动资金 136

第三十三节 流动资金的构成要素和占用量 136

第三十四节 从企业角度看影响流动资金周转的因素 142

第三十五节 农业流动资金的特点 144

第三十六节 商业流动资金的特点 145

第三十七节 从整个国民经济看影响流动资金周转的因素 149

第三十八节 成本和利润的概念 153

第八章 成本和利润 153

第三十九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不能没有利润 159

第四十节 应该把利润作为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杠杆 161

第四十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64

第四十二节 考核企业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体系 169

第九章 资金管理体制 172

第四十三节 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体制必须改革 172

第四十四节 扩大企业资金管理权限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76

第四十五节 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产品价值通过国家的集中分配 184

第三篇 财政 184

第十章 财政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84

第四十六节 财政是内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189

第四十七节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财政和国家的关系 193

第四十八节 财政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作用 195

第四十九节 生产决定财政 199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 204

第五十节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204

第五十一节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209

第五十二节 财政收入的“质量”问题 211

第五十三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215

第五十四节 全民所有制内部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22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230

第五十五节 财政支出的构成和分类 230

第五十六节 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 233

第五十七节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社会主义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238

第五十八节 财政支出要坚持节约原则 245

第五十九节 基本建设投资要特别讲求效果 248

第十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 253

第六十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性质和基本原则 253

第六十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形式 257

第四篇 金融 262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信用和利息 262

第六十二节 什么是金融 262

第六十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263

第六十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的本质 268

第六十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的形式 270

第六十六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 274

第十五章 信用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78

第六十七节 信用的职能 278

第六十八节 信用资金的供求与生产 281

第六十九节 信用资金的周转与生产构成 283

第七十节 信用是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力因素 287

第七十一节 信用是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 289

第十六章 信用资金的来源 293

第七十二节 信用资金来源的经济内容与期限构成 293

第七十三节 信用资金来源的客观界限和虚假性存款问题 297

第十七章 信用资金的运用 301

第七十四节 信用资金是流动资金的必然来源 301

第七十五节 流动资金的供应方式 305

第七十六节 信用资金的供应方针 308

第七十七节 短期信贷的基本原则 310

第七十八节 贷款和长期投资 314

第十八章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318

第七十九节 信用与货币流通的内在联系和信用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量 318

第八十节 如何通过调节信用来调节货币流通 321

第八十一节 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 327

第八十二节 资金松紧与货币多少的关系——再论资金与货币 329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的银行 334

第八十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银行理论的要点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建立 334

第八十四节 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37

第八十五节 我国银行的体制 340

第八十六节 怎样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 343

第五篇 综合平衡 348

第二十章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对象 348

第八十七节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对象 348

第八十八节 不断流动的货币长河——货币流通的再剖析 352

第八十九节 设一个例子描绘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运动与物资运动 358

第九十节 必须加强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的宣传和研究 368

第二十一章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与物资供求平衡 371

第九十一节 把货币方面抽象掉是分析物资供求问题必须采取的一个步骤 371

第九十二节 物资供求平衡中首要的是总量的平衡 374

第九十三节 供不应求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379

第九十四节 为了实现物资供求平衡必须进行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386

第二十二章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必须统一安排 391

第九十五节 财政同银行之间的资金联系 391

第九十六节 必须算大账——算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资金需要和资金来源 395

第九十七节 关于如何处理好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接合部的问题 401

第二十三章 国民经济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409

第九十八节 生产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409

第九十九节 流通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412

第一百节 基本建设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414

第一百零一节 职工劳动报酬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419

第一百零二节 调整物价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