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家骕,程源,杨湘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5305X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现代技术分类,科学、技术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技术贡献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现代技术发展理论,技术发展的动因,技术原创理论,技术替代与升级理论,技术进化与技术轨道理论,现代技术发展的预测方法;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即技术创新理论,新技术扩散理论,新技术转移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技术经济系统的描述方法,即结构论、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经济系统控制论;技术经济系统的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方法,费用效益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理论,新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评价与技术选择理论,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的国际化;微观(企业)层面的技术经济核心问题,即新技术在企业应用的三个阶段,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技术进步、技术能力的内在联系,技术整合与大规模制造,创新、整合与企业成长的内在联系;中观(产业)层面的技术经济核心问题,即产业技术进化与创新,产业技术替代与升级,技术扩散、转移与产业成长的内在联系;宏观(国家)层面的技术经济核心问题,即技术进步与国家利益,战略技术与国家利益,科技安全与国家利益。

目录 1

绪论 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 1

第一节 技术经济学科的历史沿革 1

第二节 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2

第三节 技术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 7

第四节 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层次结构 8

第五节 本书的基本架构 9

一、技术经济学科主流学者以往关注的主要问题 9

二、技术经济学科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10

三、本书的基本架构安排 11

第一章 现代技术发展理论 13

第一节 现代技术分类 13

一、基于支撑面的技术分类 13

二、基于商业化进程的技术分类 14

三、基于行业的技术分类 15

四、高技术与新兴技术 15

第二节 技术原创理论 17

一、科学进展推动说 17

二、技术瓶颈触发说 19

三、国家安全需求拉动说 20

四、文化创新促进说 22

第三节 技术进化理论 24

一、技术轨道说 24

二、技术组合说 26

三、技术替代说 27

四、技术的增长 29

一、培根模式与斯密模式 31

第四节 技术发展的组织模式 31

二、两种模式的有效结合 32

三、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33

第五节 技术发展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34

一、技术发展的内涵 34

二、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35

第六节 技术发展预测的方法论 36

一、专家预测法 36

二、先导指标预测法 37

三、类比推理预测法 38

四、时间序列预测法 38

五、因果关系预测法 39

一、经济增长的本源 40

第一节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0

第二章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理论 40

二、历史的考察:几个经济长波 41

三、历史的考察:日本及美国 42

四、现实的考察:中国的经验 43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及技术贡献的测度方法 44

一、从古典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 44

二、技术贡献于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 47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 52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52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 53

三、两类率先创新:强制性率先创新和诱致性率先创新 54

四、科学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基础性作用 55

五、率先创新的市场整合 58

六、率先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 60

第四节 技术创新扩散与模仿创新理论 63

一、技术创新的扩散 63

二、模仿创新的扩展:激励与S型扩张 65

三、模仿扩张边界与边际模仿企业 68

四、模仿创新扩张的增长效应 71

五、技术创新的更替与经济增长的涨落 74

六、技术创新继起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77

第五节 创新植入增长的制度调制 80

一、制度、创新与增长:一般考察 80

二、决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制度体系 82

三、四种制度状态 83

四、满意均衡下的创新植入经济增长 86

五、非满意均衡下的创新植入经济增长 88

六、创新植入增长在制度创新中的“嵌合” 90

第六节 技术扩散与转移理论 95

一、三种现象的差异 95

二、技术扩散及其特征 95

三、国际上关于技术扩散的研究 97

四、技术转移与技术转移网络 98

五、技术转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实践 101

六、技术的外溢效应 102

七、吸收外部技术:落后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108

一、何谓工程 111

二、工程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111

第一节 工程涉及的技术经济问题 111

第三章 工程技术经济问题 111

三、工程评价的矩阵结构 112

四、工程评价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112

第二节 工程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 114

一、何谓工程的技术评价 114

二、技术评价的内容 115

三、技术评价的方法 116

四、工程的技术选择 117

第三节 工程经济评价与投资方案选择 119

一、工程的财务评价 119

二、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 120

三、工程的不确定性分析 121

第四节 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 122

四、方案比较与投资决策 122

一、何谓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 123

二、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思想的发展 124

三、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的特点 126

四、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27

第四章 企业技术经济问题 129

第一节 企业涉及的技术经济问题 129

一、企业及其存在的价值 129

二、新技术在制造业应用的三个阶段 130

三、三阶段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131

第二节 新技术商业化的前景识别 133

一、什么是前景性新技术 133

二、测算新技术商业化的预期财务效益 134

三、测算新技术商业化的风险收益 135

四、预期新技术商业化对企业成长的贡献 137

一、产品创新与企业发展 138

第三节 面向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 138

二、产品创新的主要类型 139

三、产品创新的发端:市场需求信息 140

四、创意开发与实体开发 141

五、企业内和企业间产品创新集群 142

六、三类基于企业内部技术关联的创新集群 143

第四节 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 147

一、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147

二、何时需要实施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 148

三、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美日企业 149

四、技术整合模式:美日企业比较 151

五、技术整合绩效:美日企业比较 152

六、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涉及的主要问题 153

第五节 企业技术选择、导入、学习与能力 155

一、技术选择 156

二、技术导入 157

三、技术学习 159

四、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学习 162

五、技术内化与技术能力 164

第六节 企业技术战略 166

一、企业技术战略的系统特征 166

二、制定企业技术战略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167

三、企业技术战略的动态特点 168

第五章 产业技术经济问题 170

第一节 产业分类方法 170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 170

四、增长趋势分类法 171

二、联合国的产业分类方法 171

三、要素密集产业分类法 171

五、其他分类法 172

六、高技术产业 172

第二节 产业成长的源泉:创新、扩散与转移 173

一、产业创新、技术溢出与产业成长 173

二、技术转移与模仿创新:日本产业成长 178

三、技术转移与后发优势:韩国产业成长 181

第三节 产业技术轨道 183

一、何谓产业技术轨道 183

二、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 185

三、产业技术轨道的延伸 186

四、产业技术轨道的转辙 188

五、技术轨道转辙的障碍 190

六、产业共性技术与产业技术轨道 191

七、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中的作用 192

第四节 产业技术跨越 193

一、何谓产业技术跨越 193

二、从产业技术成长看技术跨越 194

三、国内外关于技术跨越模式的研究 195

四、可行的技术跨越模式:自主跨越 196

五、可行的技术跨越模式:合作跨越 197

六、可行的技术跨越模式:并购跨越 198

七、可行的技术跨越模式:引进跨越 199

第五节 产业技术标准与市场竞争 201

一、标准、标准化与技术标准 201

二、技术标准的详尽分类 203

三、技术标准的力量:得标准者得天下 204

四、技术标准及标准化的基础性作用 205

五、技术标准及标准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206

六、提高标准化的效率和效益:联合制定标准 206

第六节 产业中的规模经济问题 207

一、有关规模经济的两个概念 207

二、规模经济的源泉 208

三、规模经济的典型案例:汽车工业 210

四、关于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讨论 213

第六章 国家技术经济问题 219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国家利益 219

一、何谓国家利益 219

二、科技及其进步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20

三、基于国家利益的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目标 223

四、基于国家利益的美国政府科技政策 225

五、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 229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与政府制度规制 231

一、国家创新体系 232

二、创新活动也需要制度规制 233

三、法律对于技术经济活动的调整作用 235

四、技术标准的规制作用 236

五、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激励 238

六、知识产权保护的有限性和有效的保护途径 240

第三节 国家科技战略与关键技术选择 243

一、国家科技战略 243

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 245

三、选择和发展国家关键技术:美国的战略 246

四、选择和发展国家关键技术:日本的经验 248

五、选择国家关键技术:我国的准则 250

第四节 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跨越发展 252

一、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三次实践 252

二、后进国家能够追赶先进国家的理论依据 253

三、跨越式发展:中国的实践 255

四、技术追赶——跨越发展:中国未来之路 256

第七章 研究技术经济问题的典型方法 259

第一节 研究与研究方法论 259

一、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259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检验 260

三、问题界定、描述和分析 260

第二节 层次结构与复杂系统描述法 261

一、层次结构法 261

二、递阶系统法 262

三、复杂系统法 263

第三节 数学描述与分析法 266

一、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266

二、数学方法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应用 268

三、在技术经济学中恰当地使用数学方法 269

第四节 逻辑与统计分析法 270

一、逻辑分析方法 270

二、统计分析方法 270

三、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 271

第五节 类比推理分析方法 272

一、一般类比推理分析法 272

二、基于案例的类比推理分析法 273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