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从远古到秦汉的统一 5
一、我国原始时代的居民和他们的关系 5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5
(二)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居民 8
(三)我国传说时代的民族 15
二、夏朝的建立和夏民族的形成 24
(一)夏朝的建立和发展 24
(二)夏族的形成 28
(三)夏朝的民族关系 32
(一)商代夏而兴和夏族的发展 36
三、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36
(二)商代其他民族和与商朝的关系 41
1.北方民族 41
2.西方民族 44
3.东方民族 46
4.南方民族 47
四、周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50
(一)周朝的建立和发展演变 50
(二)周代的民族和周朝的民族政策 55
1.五大民族集团 55
2.周朝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60
1.与东夷 63
(三)周朝和华夏与夷狄戎蛮的关系 63
2.与北狄 66
3.与西戎 70
4.与南蛮 72
五、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汉族人们共同体的发展 80
(一)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80
(二)汉族人们共同体的发展 84
六、匈奴的兴衰和汉匈关系 92
(一)匈奴的来源和建国 92
(二)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96
1.秦和汉初与匈奴的关系 96
2.汉武帝与匈奴之战 98
3.匈奴内部分裂斗争和臣服于汉 104
4.匈奴分为南北和与后汉的关系 108
5.汉与匈奴的经济文化关系 113
七、西域各族和与汉、匈奴的关系 117
(一)西域及其民族 117
(二)西域各族与汉、匈奴的关系 120
(三)汉通西域的意义和作用 128
八、东北各族和与汉朝的关系 132
(一)东北各族及其社会 132
1.朝鲜、夫余、高句骊等民族集团与汉朝的关系 136
(二)东北各族与汉朝的关系 136
2.乌桓与汉朝的关系 139
3.鲜卑与汉朝的关系 141
九、羌族社会和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 144
(一)羌族的历史和社会 144
(二)羌族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 149
十、南方民族和与秦汉的关系 157
(一)百越和与秦汉的关系 157
(二)武陵、巴郡、南郡诸蛮及其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 167
(三)西南夷和与秦汉的关系 171
(一)曹魏与北方诸族 183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统一 183
一、三国时期的民族关系 183
1.鲜卑与曹魏的关系 184
2.曹魏北征乌桓 186
3.匈奴与魏的关系 187
4.与蜀汉争夺氐、羌 188
(二)蜀汉与西南民族 189
1.诸葛亮征南中 189
2.蜀汉安定南中的措施 191
(三)吴与南方民族 193
(一)西晋的短期统一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197
二、西晋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十六国兴衰 197
(二)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兴衰 203
1.西晋末流民起义和李氏成国的建立 203
2.匈奴刘汉的建立及西晋灭亡 204
3.后赵之建立及其灭亡 206
4.慕容氏前燕的兴衰 208
5.前秦统一北方和淝水之战 210
6.后燕、后秦和夏等国的兴亡 212
(一)鲜卑拓跋氏的兴起和北朝的演变 218
1.拓跋鲜卑兴起和北魏的统一 218
三、北朝的演变及与南朝、北方诸族的关系 218
2.孝文帝改革和鲜卑进一步汉化 220
3.各族大起义和北魏分裂为东西及演变成北齐北周 222
(二)北朝和南朝的关系 225
1.南北朝的战和关系 226
2.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28
(三)北朝与北方诸族 230
1.与北方柔然、敕勒诸族的关系 231
2.东北诸族与北朝的关系 238
3.吐谷浑、氐、羌与南北朝的关系 241
4.与西域诸族的关系 246
1.蛮 251
(一)南朝境内的民族 251
四、南朝与南方民族 251
2.僚 252
3.俚人 254
4.爨与乌蛮、白蛮 254
(二)南朝与南方民族 255
1.南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措施 255
2.南方各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259
(一)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 263
1.北方民族融合的条件和途径 263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的迁徙、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大融合 263
2.北方民族的融合和汉族成分的变化 269
(二)晋室南迁、大量汉族移居江南及对南方民族的影响 274
1.晋室和大量汉族南迁与南方经济的发展 274
2.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 277
六、突厥的兴衰及其与隋唐的关系 280
(一)东突厥与隋唐的和战关系 280
1.东突厥臣属于隋与东西突厥分裂 280
2.东突厥与隋和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84
3.唐初与突厥间的战和关系 286
4.东突厥内徙与唐太宗的安置措施 289
1.隋代的西域诸族国 291
(二)西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291
2.唐朝与西突厥的关系 293
(三)后突厥与唐的关系 299
1.骨咄禄复建突厥汗国 299
2.后突厥兴盛期与唐关系的发展 301
3.后突厥灭亡后突厥余部迁徙 303
七、回鹘与唐朝的关系 305
(一)回鹘的兴起及其隶属于唐朝 305
1.回鹘兴起 305
2.唐朝六府七州的设置与回鹘诸部 306
1.回鹘诸汗受唐廷册封 310
(二)回鹘与唐朝政治上和好关系的发展 310
2.回纥助唐平内乱 312
3.回鹘与唐朝和亲 315
(三)回鹘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 318
1.马绢贸易 318
2.文化交往的发展 320
(四)回鹘的南下与西迁及其影响 321
1.回鹘汗国瓦解及其迁徙 321
2.南下回鹘诸部与唐朝的关系 322
3.回鹘西迁和定居西域 323
(一)吐蕃崛起与唐蕃和好关系的建立 325
1.吐蕃崛起与松赞干布的业绩 325
八、吐蕃崛起与唐蕃关系 325
2.文成公主和亲与唐蕃和好关系的建立 327
(二)矛盾争斗与和好往来交织发展的唐蕃关系 329
1.唐蕃问的争斗 329
2.唐蕃和亲与会盟 334
(三)河陇地区吐蕃属民起义与吐蕃国瓦解 343
1.河陇地区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的起义 343
2.吐蕃奴隶大起义与吐蕃国瓦解 345
(一)统一云南各族的南诏及其与唐、吐蕃的关系 347
1.滇池、洱海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南诏立国 347
九、西南、南方诸族与隋唐王朝 347
2.南诏对唐的臣属与战争 349
(二)南方诸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356
1.隋唐时期江汉地区的蛮人 356
2.隋朝对岭南地区的经营与洗冯家族的业绩 357
3.唐朝对岭南地区的经营与岭南诸族的发展 359
4.岭南俚僚人民大起义 361
十、东北诸族与隋唐王朝 364
(一)高句丽与隋唐关系 364
1.高句丽与隋朝的战争 364
2.高句丽与唐朝的和好与战争 366
1.隋唐时期的靺鞨族 368
(二)渤海与隋唐关系 368
2.渤海立国与发展 370
3.渤海与中原地区的和好关系 371
4.渤海国灭亡后其遗民的归向 375
(三)契丹、奚、室韦诸族与隋唐关系 377
1.契丹与隋唐关系 377
2.奚与唐朝的关系 379
3.室韦与隋唐关系 381
第三编 五代宋辽金西夏到元朝的统一 383
一、五代时期的民族矛盾,契丹的崛起 387
(一)唐后期各族与中央王朝的背离 387
(二)五代更迭中的民族关系 389
(三)契丹崛起及其统一北疆各族 398
二、北宋、辽、西夏等的关系 408
(一)北宋与辽的关系 409
1.北宋前期与辽的关系 409
2.宋辽“澶渊之盟” 413
3.“澶渊之盟”后的宋辽关系 414
(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418
1.党项羌的兴起和西夏的建立 418
2.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423
(三)辽与西夏的关系 430
(四)辽与回鹘等族的关系 435
1.女真族的兴起 440
(一)金的建立和灭辽战争 440
三、女真族的兴起和与宋、西夏等的关系 440
2.金灭辽的战争 445
(二)金与宋的关系 446
1.金灭北宋的战争 447
2.金与南宋的对峙 449
(三)金与西夏的关系 460
(四)金对各民族的统治 462
(一)宋与西北各族的关系 468
1.宋与喀喇汗、于阗、高昌政权的关系 468
四、宋与西北、西南、南方各族的关系 468
2.宋与甘州回鹘的关系 471
(二)宋与吐蕃各部的关系 473
(三)宋与大理的关系 476
(四)宋对南方各族的统治 480
1.宋对苗、瑶等族的统治 481
2.壮族人民的英勇反抗斗争 484
3.宋对黎族的顺俗而治 486
4.宋对畲族等统治的加强 488
五、五代、宋、辽、金、西夏时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490
(一)五代十国时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490
1.宋与辽、西夏、金的经济往来 501
(二)宋与辽、西夏、金的经济文化交流 501
2.宋与辽、西夏、金的文化交流 506
(三)西夏与辽、金的经济文化交流 511
(四)宋、辽、金、西夏与西北、西南、南方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512
六、蒙古兴起与元朝大统一 518
(一)蒙古的来源与发展 518
(二)辽、金统治时期的蒙古高原诸部 519
(三)成吉思汗与蒙古的统一 525
(四)规模空前的元朝大统一 529
1.降服畏兀儿与哈剌鲁 529
3.征服金朝 530
2.并吞西夏 530
4.招服吐蕃 531
5.平定大理 531
6.灭亡南宋 531
七、元朝对各族的统治与各族人民的反抗 536
(一)元朝的统治和民族等级制 536
(二)元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544
(三)各族反抗斗争与元朝的灭亡 553
八、元代各族经济、文化关系的加强 559
(一)民族杂居与民族融合 559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 566
(三)元代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574
第四编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清朝的统一 583
一、蒙古族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587
(一)明代蒙古族的分布和政治演变 587
(二)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战和关系 590
1.明朝和北元之间的战争 591
2.明成祖与鞑靼、瓦剌的关系 592
3.土木事变 594
4.俺答汁与蒙、藏、汉关系的加强 595
5.林丹汗与明朝的关系 598
6.明蒙对东北、西北地区的争夺 598
7.明朝对散居境内蒙古族的统治政策 604
(三)明蒙经济文化交流 606
1.蒙古各部和明朝之间的通贡、互市 607
2.文化交流 610
二、明朝对藏族的统治 614
(一)明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政策 614
1.建立军事、行政机构 614
2.分封各教派首领 616
(二)格鲁派的兴起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619
1.格鲁派的兴起与蒙古封建主的支持 619
2.格鲁派与明朝的关系 622
(三)藏、汉经济文化交流 624
1.纳贡与赏赐 624
2.茶马互市和民间贸易 625
3.藏汉文化交流 628
三、明朝对南方各族的统治 630
(一)明朝统一南方及明代南方各族 630
(二)明朝对南方各族的统治政策 632
1.实行土司制度 632
2.土流合治 636
3.改土归流 637
4.建立军事卫所,推行屯田制度 639
(三)明朝与土司及土司与土司之间的斗争 641
1.明朝三征麓川 641
2.思州、思南土司的仇杀 643
3.广西田州、思恩之乱 644
4.播州之乱 645
5.奢崇明、安邦彦起事 647
(四)明代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 649
1.苗族起义 649
2.大藤峡瑶、壮各族大起义 650
3.畲、汉人民的起义 652
4.古田壮族农民起义 653
5.明末土家族人民的反土司斗争 654
(五)南方各族参加抗倭斗争 655
(一)在民族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回族 658
四、明代的回族及其与各族的关系 658
(二)回族在明朝军事、政治中的作用 661
(三)回族在明代各族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666
(四)郑和下西洋 670
(五)明代回族起义和马守应在明末各族人民起义中的作用 672
五、满族的兴起及清朝统一全国 675
(一)满族的兴起 675
1.明朝的“建州三卫” 675
2.建州左卫努尔哈赤的兴起 676
3.统一女真各部 678
4.后金国的建立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680
5.萨尔浒之战 683
6.后金军进驻辽东 685
7.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 689
(二)清朝统一全国 690
1.清军进关 690
2.统一全国 692
六、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 697
(一)旗内汉人的满化 697
1.满洲旗内汉人的增多 697
2.“八旗汉军”的发展 700
3.清初旗内汉人的满化 701
1.“满洲根本” 704
(二)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 704
2.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 707
七、蒙古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712
(一)后金、清与蒙古族 712
(二)清政府对蒙古族的政策 720
(三)清代蒙古族和满汉民族的关系 725
八、清政府对藏族地区的管辖 728
(一)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728
(二)清政府对青海、四川等藏族聚居区的政策 736
(一)清政府对维吾尔族的政策 741
1.大小和卓木起兵 741
九、西北地区维、回等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741
2.乌什起义 744
3.张格尔叛乱 746
(二)回族、撒拉族与清政府的关系 747
十、清政府对南方民族的政策及南方民族的反清斗争 752
(一)南方各族及其社会 752
(二)清政府对南方诸族的政策 754
(三)南方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757
十一、清政府对台湾的建制 761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761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763
(三)清政府统一台湾 766
(四)高山族的发展及其与汉族的关系 768
第五编 近代民族关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773
一、社会制度的演变和民族关系的变化 776
(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76
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形成 777
2.封建王朝蜕变为半封建社会 780
(二)近代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784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784
2.民族关系变化的必然性及其特点 785
(一)鸦片战争中东南沿海的抗英斗争 789
二、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789
(二)风起云涌的各族人民起义 793
1.各族人民的起义孕育了太平天国革命 793
2.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795
(三)各民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 805
1.新疆各族人民与沙俄、英帝的斗争 805
2.西藏人民抵抗英国和沙俄侵略的斗争 809
3.南方各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 814
三、清末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 820
(一)新疆建省和伊犁革命 821
1.新疆行省的建立和作用 821
2.辛亥革命和新疆各族人民的革命 823
(二)“移民实边”和沙俄对外蒙古的侵略 827
1.“移民实边”政策的产生及其作用 827
2.沙俄对外蒙古地区的侵略 830
(三)清末治藏和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 833
1.清朝政府对西藏统治的加强 833
2.川边改土归流和达赖出逃 835
3.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和西姆拉会议 837
四、辛亥革命后的边疆形势与边政设置和研究 840
(一)边疆形势的动荡与民族关系 841
1.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 841
2.“蒙古自治”与德王 844
3.白俄窜犯与新疆的动乱 847
4.“大西藏国”的阴谋和西康建省 851
5.英法侵略云南和云南各族反对侵略的斗争 854
(二)蒙藏委员会的设置和边疆研究的开展 855
1.蒙藏委员会的设立及其作用 855
2.边政研究及其意义 856
五、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民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862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人民革命 86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872
附录:中国现有民族历史发展演变表 876
后记 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