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的中国文化观》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卿文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04273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努力证明,黑格尔的精神概念对各民族精神及人类本身的认识绝非只是道出某种或某些人们前所未闻的本质东西,而是道出了他们的某种最内在的最根本的东西,并由此在原则上道出了东西方分化和历史的根本差异及其来历。

目录 1

绪论 1

上篇 黑格尔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3

第一章 近代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否定性认识的形成 3

第一节 自然理性教化的理想国——18世纪中叶前近代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主流认识 4

一 耶稣会教士的中国文化观 4

二 自然理性论者对中国文化的褒扬与迷误 15

第二节 专制与奴性的渊薮——自18世纪中叶起的近代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主流认识 23

引子 18世纪前西方对东方专制主义的认识 23

一 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批判 25

二 赫尔德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 41

第二章 精神与历史——黑格尔考察、评判中国文化的理论背景和根据 52

第一节 黑格尔的精神概念 53

一 自我意识与精神 53

二 精神的实体性与主体性 59

三 精神的概念与实存 67

第二节 精神的展示与发展:世界历史 77

一 民族精神、宗教与国家 77

二 世界历史的概念 85

三 世界历史的发展:从东方到西方 97

第三章 黑格尔对东方文化精神的认识 105

第一节 黑格尔对东方文化精神的一般认识 105

一 自然意识、自然宗教与东方精神的自然性 106

二 东方精神的实体性 112

三 东方精神发展的两大阶段 113

第二节 自然实体精神——黑格尔对中、印文化精神及其差异的基本认识 119

一 意识的自在分裂与自然实体概念 119

二 直接的自然实体精神:儒教精神 129

三 作为抽象的自身统一性的自然实体精神:印度教精神 132

四 己内存在的宗教:佛教 142

第三节 对黑格尔东方文化研究的诘难与辩护 145

一 在人文学术领域该如何看待和理解经验材料 147

二 文化相对主义的根本缺陷:对精神概念无知 152

三 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对精神科学的意义 165

下篇 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批判 179

引言 黑格尔对中国文化并不缺乏了解 179

第四章 黑格尔对儒教的认识与批判 182

引子 黑格尔对儒教与儒家或儒学的区分 182

一 儒教是无神论的宗教 183

第一节 儒教的无神论性质 183

二 儒教与西亚、埃及和印度宗教的本质差异 186

三 儒教的无神论性质与儒教的道德性的关系 192

第二节 儒教的恐惧意识 194

一 儒教是绝对恐惧的宗教 194

二 儒教与犹太教的恐惧意识的差异 198

第三节 儒教的“天”的崇拜的内涵与意义 204

一 直接的“绝对”自然实体:天 204

二 天的自为存在的体现和现实性的中介:帝王 216

三 天的规定性或内容:度 224

第五章 黑格尔对儒教道德与伦理的认识与批判 232

第一节 没有真正的道德——黑格尔对儒家道德学说的批判 233

一 黑格尔的道德概念:道德以主观自由为前提 233

二 没有主观自由的实体道德 240

附 天的崇拜与民本主义——论儒教民本意识的来历与本质 255

第二节 不成熟未发展的伦理——黑格尔对儒教伦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认识与批判 265

一 家长制的国家原则 265

二 没有客观阶级区分的自然国家 272

三 奴隶般的社会平等 286

四 停滞的历史 290

第六章 黑格尔对中国哲学和“科学”的认识与批判 307

第一节 黑格尔对东方哲学的一般认识 307

一 黑格尔的哲学观 308

二 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 314

第二节 无精神性的“道”——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与批判(上) 323

一 “道”是直接的自然意识之返回自身 324

二 “道”没有精神性 327

附 论佛教的逻辑起源 339

第三节 枯燥、贫乏的理智思维——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与批判(下) 341

一 智者的疏漏——黑格尔对孔、孟的认识 342

二 最浅薄的纯理智思想——黑格尔对周易的认识与批判 346

第四节 没有真正的科学——黑格尔对中国“科学”的批判 357

一 黑格尔对中国“科学”的彻底否定 357

二 黑格尔的科学观及其真理性 361

结束语 回到黑格尔 367

主要参考文献 374

附录一 论希腊奥菲斯教的“灵魂”观念及其意义 378

附录二 论数的概念与毕达哥拉斯数的哲学 398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