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 走进毛泽东 1
李讷说:“毛泽东是玩的时候和工作一样,也非常认真,非常投入。他不但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朋友。” 3
毛泽东要求子女和普通人一样生活,李讷说:“父亲留给我的是精神财富,终生享受不尽。” 9
刘少奇的卫士照顾起毛泽东的遗孤,王景清与李讷相敬如宾。刘晓庆突然问李讷:毛泽东平时喜欢什么?李讷脱口而出:打牌 11
张玉凤高雅文静的神态依然如故。她备受捕风捉影的“民间文学”的困扰,需要平静宽松的生活 12
张玉凤说:“毛主席始终像父亲一样对待我们工作人员,是位非常慈祥的老人。” 14
刘晓庆问:“毛主席是怎样对待死亡这个话题的”?张玉凤说:“毛主席是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17
皮肤黝黑的老摄影师与白皙的刘晓庆对比强烈。客串记者“征服”老记者,修贤回忆起一张毛主席与尼克松举茶杯代酒“碰杯”的照片 21
刘晓庆采访了毛泽东家里的、身边的许多人,连为毛泽东理发的理发师也不肯放过。老理发师至今仍然忠实地守护着毛泽东的故居——丰泽园 23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拒绝服务员擦汗。60年代,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在游泳池共同游泳 27
第二章 红色金婚之路 29
自由故乡法兰西海岸的浪漫大地,孕育了中国革命者爱情的花朵,李富春与蔡畅在法国结为终身伴侣,周恩来也在法国—天津之间频传鸿雁,和邓颖超定下美好姻缘 31
因为志同道合也因为救命之恩,周恩来和李富春夫妇有着生死与共的亲密情结。开始涉及职业革命家这一危险且神圣领域 40
李富春蔡畅一到广州正好赶上周恩来的婚礼。有偶无独,邓颖超为革命瞒着周恩来打掉了孩子,“孩子是革命后代,他有出生的权利!”周恩来动了气。但在白色恐怖中,他们永远失去了有亲生孩子的机会 42
解放以后,李富春作为周恩来总理的经济助手,担任副总理职务。而蔡畅担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却担任了副主席,两个家庭,都有一正一副 55
一向谨慎和蔼,善于宽容别人之误解的李富春第一次在党的高层会议上说了重话。像拉了导火线,引发与会许多老将帅对“文革”的不满。焦急万分的周恩来面对太多的对手 59
蔡畅没有想到重病在身的周恩来突然来到追悼会现场。老战友最后一次相见,蔡畅声音哽咽说:“恩来,让大姐好好亲亲你,行吗?” 64
第三章 胜似血缘之爱 71
周恩来利用和国民党谈判的有利时机,抓紧寻找失散的孩子。在确立名单时,他心绪难平,一个个幼稚的脸庞和死去战友的脸庞在眼前闪过 72
周恩来得到了毛岸英兄弟流落西欧的消息,发电报让康生接到苏联。孙维世成为周恩来的干女儿 78
一个神秘的人拿着周恩来的亲笔路条,将李特特从湖南的学校“骗”到武汉。蔡博在周恩来身上感受到了父亲般的凝重和深沉 81
中国著名的水利专家罗西北出生时,父亲罗亦农为他起名“西伯”,希望儿子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成为有用的人才 89
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3岁的小老虎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 93
延安向莫斯科国际儿童院输送了40多名革命烈士和领导人的后代。周恩来多了一份牵挂 101
孩子们像迎接自己亲人那样迎接周伯伯和邓妈妈的到来。一个满口俄语的孩子让周恩来为他起一个中国名字 104
在重庆,叶挺的3个孩子意外地出现在周恩来的眼前。你们的父亲呢?一次飞机险情,周恩来将生的希望给了孩子 114
周恩来同意了将毛岸英安葬朝鲜的意见,他难忘这个优秀的青年,玻璃板下一直留有毛岸英的照片 117
周恩来的风格和精神,是苏河清勤奋工作的无形力量。就是再累也要拍好总理的每一个镜头 121
周恩来一句话,决定了陈祖涛一生与汽车工业的缘。罗西北不会吃螃蟹,邓妈妈教给他 124
周恩来1953年去北京101中学,告诫干部子弟不要学清朝的八旗子弟 126
第四章 西花厅的悲欢离合 129
1950年8月8日,孙维世悄悄为周恩来夫妇举行了银婚纪念活动 131
“现在国家急需英语人才,是不是让她们以后专学英语?”周恩来对冰心说。日夜为国操劳的总理将五个孤儿请到国务院 134
周恩来身边长大的亲侄女,一个当小学老师,一个去内蒙古安家落户。侄子侄女因为伯父是周恩来,都脱下军装再当农民 139
西花厅的亲属要遵守西花厅的规矩,和周恩来合影,每人只有一张,因为他怕照片多了,亲属去送人,无形中炫耀自己 154
缺少孩子的庭院太安静了,邓颖超多想闻闻婴儿的奶味,可这小小愿望也没有能实现 164
国事、家事,泾渭分明。直到周恩来去世,邓颖超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 169
第五章 兴趣广泛话朱德 173
长征途中,朱德创建了一支红军“土”篮球队。可是他上场打球常常“敌我不分” 175
朱德除了打球,还喜欢下象棋,无论走到那里,他警卫员的军用挎包里总少不了象棋,一有时间就摆上一盘 182
朱德热衷当“花匠”。“文革”时,他给兰花重新找了个终身归宿 187
第六章 情满元帅府 193
朱德这番充满深情爱心的话语,让女儿感动,但也让她矛盾 194
父母并不负责完成女儿的一生,至少朱德对后辈是这样 200
“妈妈,我回来了,回家 ”说到家字时,喉咙里漫上酸涩的滋味 203
阳光灿烂的日子彻底驱走了苦难岁月留下的阴影 209
朱敏认定了刘铮,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拦他们相爱的脚步 213
朱德庄重地行了个军礼,接过这沉甸甸的三枚勋章 218
在儿女们最需要父亲的时候,他是中国的红军之父;解放后在一代开国元勋中,他又成为最早享受祖孙乐的福人 223
闲居,对于在风浪中搏击了一辈子的元帅来说,不啻是心灵的禁锢,他会因此生出许多无名之火;然而终日厮守在一起的孙子,却给他孤独无助的晚年增添了乐趣 225
晚年的元帅和所有的老人一样,对孙辈有着特殊的依恋;然而他对孙辈又有着元帅式的期望 229
第七章 “红樱桃”的普通生活 233
《红樱桃》大红大紫,火爆京城,高悬票房收入榜首。生活中的“樱桃”并不鲜红甚至有点苦涩,始终默默无闻沉淀在普通生活的底层 234
以乐观承诺生命,以生命承诺未来。安于平淡的朱敏迎来了热闹的纪念日,一枚由叶利钦签名的奖章光顾了她的寒舍 239
朱敏和父亲聚少离多。朱德严格的家规,让女儿走进平常人生活的行列,这成为今天朱敏的宝贵“财富”。理解父亲这特殊爱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45
朱敏有6个孩子,如今她一个个将他们“赶”出家门,让他们和她当年一样,不依靠父母,做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 249
第八章 特别的独生女 253
这个极为甜蜜和诗意的名字并不意味着一个甜蜜的童年。特特的经历和她的名字一样,充满了奇特和特别 254
外婆的特别经历,给后代留下一座不灭的航标灯 256
上海的特殊环境,给幼小心灵留下一道渗血的伤口 257
特别的方式,表达女儿特别的爱 259
特别的晚年,从事一项有特殊意义的事业 261
第九章 毛泽东身边的“御林军” 263
张思德是8341部队最早期战士之一,在烧炭时舍己救人,以身殉职,警卫团领导说要用好一点的棺材安葬。毛泽东说,要开追悼会,我要亲自讲话。于是,就有了《为人民服务》,就有了追悼会 265
毛泽东待8341的战士,像望子成龙的长辈,他要求战士们读书,甚至亲自批改作业 268
毛泽东71岁生日是在劳模陪同下度过的,餐桌旁的毛泽东侃侃而谈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