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 中国海岸的发育及演变 1
中国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 陈吉余 1
中国海岸地貌 陈吉余 王宝灿 刘苍字 18
第四纪时期海平面变化与我国海岸线变迁的探讨 王宝灿 49
试论地质构造和海面变化对我国海岸发育的影响 刘苍字 59
中国滨海平原的湿地滩脊与7000年来的海面变化 刘苍字 曹敏 65
淤泥质潮滩剖面塑造的探讨 贺松林 74
第二部分 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 81
杭州湾的动力地貌 陈吉余 恽才兴 虞志英 81
杭州湾流场的研究 李身铎 胡辉 97
杭州湾泥沙运移的基本特征 曹沛奎 谷国传 董永发 胡方西 108
杭州湾二维盐度扩散问题的一种数值解法 胡方西 谷国传 潘定安 汪礼礽 徐钧涛 张九超 120
杭州湾风暴潮特征及有关潮位设计标准的探讨 胡方西 128
杭州湾潮流湍应力和涡动粘性的估算 李身铎 曹德明 方国洪 135
杭州湾M2潮的数值模拟 李身铎胡 辉黄丽萍 赵书钦 144
杭州湾北岸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群特征 华棣 王庆之 153
应用经验特征函数分析杭州湾北岸金汇港泥质潮滩随时间的波动 金庆祥 劳治声 龚敏 陈全 161
钱塘江河口区地貌发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虞志英 刘苍字 罗祖德 孙建英 168
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陈吉余 罗祖德 陈德昌 徐海根 乔彭年 179
钱塘江河口段的泥沙移运与河槽变形 陈吉余 虞志英 陈德昌 徐海根 孙建英 190
钱塘江河口区重矿物特征及其与动力环境的关系 严肃庄 胡方西 208
淤泥质浅滩航道的回淤估算 劳治声 金庆祥 陈全 柳仁锭 王宝灿 215
第三部分 黄渤海海岸 221
渤海湾淤泥质海岸(海河口—黄河口)剖面的塑造过程 陈吉余 王宝灿 221
连云港地区(临洪河口—灌河口)海岸地貌 王宝灿 恽才兴 虞志英 238
海州湾岸滩演变过程和泥沙流动向 王宝灿 虞志英 刘苍字 金庆祥 249
黄海中部海岸岸滩演变的趋势 王宝灿 金庆祥 周月琴 陈德昌 259
连云港地区泥沙运移和冲淤趋势 虞志英 陈德昌 金镠 270
连云港深水外航道建设中有关问题的分析 虞志英 金镠 郝学钧 陈德昌 283
连云港吹泥区岸滩自然冲淤及吹泥条件下海滩演变的观测分析 虞志英 金镠 陈德昌 唐寅德 300
灌河口沙嘴发育和出口水道动态分析 虞志英 陈德昌 金镠 312
江苏北部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其侵蚀改造 虞志英 陈德昌 金镠 322
江苏北部淤泥质潮滩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的探讨 刘苍字 虞志英 陈德昌 330
江苏连云港Z35孔中的微体和孢粉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杨蕉文 华棣 339
淤泥质海岸浅滩人工挖槽回淤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金镠 虞志英 陈德昌 347
淤泥质海岸近岸带水体含沙量的横向分布 陈德昌 金镠 唐寅德 虞志英 355
淤泥质海岸近岸带波浪作用和冲刷强度分布 金镠 虞志英 陈德昌 张勇 370
淤泥质海滩悬沙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张勇 金镠 378
卫星遥感在丹东新港选港中的应用 恽才兴 任友谅 益建芳 孙卫东 384
第四部分 东海海岸 393
浙江温州地区淤泥质海岸发育的探讨 王宝灿 金庆祥 393
温州海区潮汐、水流及泥沙流基本特征 胡方西 谷国传 韩明宝 曹沛奎 王才全 403
温州海岸带沉积物特征 董永发 严肃庄 吕全荣 邱佩英 龚书椿 王效京 刘苍字 416
瓯江河口内外堆积带的形成分析 贺松林 434
三门湾潮波运动特征及其与地貌发育的关系 胡方西 曹沛奎 443
闽江河口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地质年代研究 吴立成 杨蕉文 华棣 452
闽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布的特征 严肃庄 460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及其对海岸的防护作用 王宝灿 466
大官坂潮汐电站水库泥沙试验研究 郭成涛 469
第五部分 海洋开发与利用 481
2000年我国海岸带资源开发的战略设想 陈吉余 罗祖德 胡辉 481
遥感技术在我国沿海国土开发和管理中的应用 恽才兴 益建芳 487
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温州地区的海涂资源 陈吉余 宋达泉 491
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经验 陈吉余 499
论上海港的发展战略问题 陈吉余 柳仁锭 505
上海港新港区选址问题 柳仁锭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