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1
前言 1
第一章 人文精神与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冯友兰的人文关怀 2
一、真正的哲学家必须以身载道 2
序二 4
二、哲学家的人文追求应得到充分的理解和信任 6
序三 7
第二节 别共殊的方法及其意义 8
一、“别共殊”的理论渊源 10
二、“别共殊”的理论限制及其突破 18
一、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 25
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中国式诠释及其运用 25
二、唯物史观与哲学、哲学史 28
三、唯物史观与社会文化 32
第二章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动力 36
第一节 历史发展规律 37
一、道体的“日新”与事物变化之规律 37
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41
第二节 历史发展动力 51
一、理、势与历史发展 52
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生产方式的变革 55
第三节 社会制度与思想 60
一、理、势与社会制度 60
二、社会思想是“势”的反映 62
三、社会制度与理想 65
第一节 近代中西文化争论的回顾与检讨 71
第三章 社会文化与中西文化之争 71
一、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 72
二、从“戊戌维新”到“新文化运动” 81
第二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理论演进 91
一、“地域差异”说与“价值取向”论 92
二、“时代差异”说与“文化古今”论 97
三、“社会类型”说与“文化类型”论 101
四、小结 110
第三节 冯友兰、梁漱溟文化观比较 113
一、梁漱溟文化观述论 113
二、冯友兰、梁漱溟文化观比较 124
第四章 近代中国与民主政治 129
第一节 民主政治的涵义 129
一、民主政治的原则 130
二、民主政治的态度 136
第二节 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142
一、武力割据与平均地权:民主政治初步 143
二、工业化: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146
第三节 冯友兰与当代新儒家民主政治观念比较 152
一、从“圣王”到“王圣”:“内圣”与“外王”的分裂 153
二、“内圣外王”学新解:当代新儒家民主政治观念检视 159
第五章 近代中国与社会革命 172
第一节 革命的依据与任务 172
一、革命的道德依据 172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18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192
第二节 革命的形式与道路 194
一、“征诛”与“揖让”结合:旧民主主义的革命形式 194
二、“征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 198
第三节 革命性质 201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20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204
第六章 社会道德与继承发展 214
第一节 道德善恶及其起源 214
一、道德的涵义 214
二、人性与道德善恶 218
第二节 道德的层次 225
一、同一组织层次,道德标准不同 226
二、不同组织层次,道德标准各异 229
三、公德与私德 231
第三节 不变道德与可变道德 238
一、不变道德与可变道德 238
二、经济发展与道德变迁 242
三、“抽象继承法”及其意义 247
第七章 社会教育与学术独立思想 252
第一节 传统教育思想的新诠释 253
一、兴趣、才、学 254
二、勤、敬 256
第二节 生产社会化与教育革新 258
一、生产社会化与教育制度的革新 259
二、生产社会化与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262
第三节 学术独立思想 268
一、学术独立思想的孕育时期 268
二、学术独立思想的形成时期 273
三、学术独立思想的成熟时期 281
第八章 终极关切与安身立命:以哲学代宗教 295
第一节 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 296
一、“鬼能作祟” 297
二、“以鬼为神” 299
三、“诗”的表达与“神道设教” 303
第二节 以哲学代宗教 307
一、中国思想传统之“以哲学代宗教” 307
二、“新理学”之“以哲学代宗教” 312
第三节 冯友兰、蔡元培、梁漱溟宗教观之比较 329
一、蔡元培之“以美育代宗教” 329
二、梁漱溟之“以道德代宗教” 334
三、冯友兰、蔡元培、梁漱溟之宗教观比较 346
第九章 共相的审美关照:艺术论 356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及其批评 356
一、技与道 357
二、艺术之理或本然艺术 362
三、哲学活动与艺术创作 366
四、艺术批评及其标准 370
第二节 艺术的起源 374
一、艺术起源于人对天然的模仿 374
二、艺术是人的潜意识的客观化 378
第三节 艺术的功能 383
一、乐的教育功能 384
二、礼、乐教育功能之异同 388
三、墨家对儒家礼乐的批评 392
第四节 艺术的现代性和民族性 394
一、艺术的现代性只有通过其民族性才能充分体现 394
二、艺术的个性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397
主要引用和参考书目 401
后记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