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永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4719854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总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与现实 1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 1

二、如何理解和评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8

三、如何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局限性 1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发展 16

第一专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研究 24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24

二、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26

三、国外关于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争论 34

四、两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分歧 40

第二专题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45

一、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方法论的重要性 47

二、唯物辩证法是根本 50

三、主体的方法是前提 53

四、以抽象法为手段 57

五、制度分析法形成理论的基本层面 60

六、结构分析法解说内容特征 63

七、系统分析法构造经济理论体系 66

第三专题 劳动价值论研究 69

一、劳动价值论中抽象法的应用 69

二、用整体观深入研究劳动价值论体系 79

三、严格区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劳动财富论 85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劳动的重新认识 91

第四专题 国际价值理论研究 99

一、国际价值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99

二、国际价值的质和量 104

三、国际交换中的不等价交换和国际剥削 110

四、国际生产价格是否存在 114

第五专题 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118

一、《资本论》研究劳动力的角度 119

二、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22

三、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原因 129

四、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136

五、劳动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配置 141

六、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对于社会经济的推进作用 146

第六专题 资本范畴研究 151

一、改革的深化要求对资本范畴作出再认识 151

二、对资本范畴作出再认识的实际意义 152

三、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范畴 154

四、资本范畴的拓展和“公有资本” 158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存在资本 163

六、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大阶段与资本的历史大背景 168

七、充分认识资本作用的两面性,树立正确的资本观 171

八、对“劳动雇佣资本”命题的几点质疑 174

第七专题 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183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剩余价值范畴的社会意义 183

二、剩余价值来源于“总体工人”的创新劳动 185

三、企业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关系 187

四、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和剩余价值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192

五、如何认识和对待“剥削” 195

六、怎样认识我国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202

一、马克思关于企业创新机制的思想 208

第八专题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研究 208

二、企业创新机制与社会经济增长模型 215

三、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的形成是社会经济质量型增长的关键因素 220

四、马克思的技术创新原理中缺乏对产品创新及其作用的分析 224

第九专题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231

一、经济增长方式及其选择 231

二、资本、技术与经济增长 237

三、培育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246

第十专题 原始积累问题研究 256

一、关于原始积累的定义 256

二、资本积累的“前史”和“正史”的关系 260

三、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性 262

四、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265

五、正确认识原始积累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现象 267

六、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方法 270

七、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长期性 271

第十一专题 所有制理论研究 276

一、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276

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277

三、如何正确理解“消灭私有制”的结论 283

四、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所有制理论上的贡献 285

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理论上的新发展 288

一、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线” 295

第十二专题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295

二、搞清楚“主线”,首先应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源头” 297

三、“苏联模式”发生僵化的原因分析 29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道路 301

第十三专题 小生产理论研究 305

一、如何理解“小规模生产”是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 305

二、自给自足是小农生产的本质特征 307

三、两种小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09

四、两种小生产理论的意义 313

参考文献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