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二章 就业价值观 20
第一节 工作和劳动的目的 20
一、工作和劳动目的的分层 21
二、“为了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 25
三、“希望在经济上独立” 28
四、“希望为社会做贡献” 32
五、“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 35
六、“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 36
第二节 就业与回家的选择 37
一、当家里有钱时 37
二、当社会承认家务劳动时 42
三、生育期间 45
第三节 “义”与“利”的关系 53
一、“为了挣更多的钱” 54
二、经济资本对女性发展的作用 60
三、义”与“利”之争的淡化 64
小结 66
第三章 择业取向 69
第一节 10年的变化 70
一、排序及其变化 71
二、不同女性群体择业条件的变化 74
第二节 工作稳定性 79
一、工作更换频率 79
二、对工作稳定性的满意度 85
三、各子群体的选择 87
四、“单位”与社会保障 89
第三节 照顾家庭 94
一、女性选择的变化 94
二、工作变动的首要原因 95
三、夫妻家务劳动分工 98
小结 104
第四章 家庭价值观 106
第一节 婚后居住期待 107
一、希望住在男家 107
二、希望独立门户 111
三、几个影响因素 114
第二节 生育观 117
一、女人与孩子 117
二、生育意愿 120
三、生男孩的偏好 125
第三节 亲子与养老 129
一、孩子教育:家庭生活的焦点 130
二、养老方式 133
小结 139
第五章 婚姻观念 141
第一节 择偶价值取向 141
一、婚姻与事业哪个更重要 141
二、自主择偶意识 146
三、择偶标准 149
第二节 夫妻关系 157
一、维系良好夫妻关系的主要因素 158
二、婚姻财产权利意识 161
三、家庭实权 169
第三节 对离婚的态度 175
一、对感情的要求增高 176
二、社会成本降低 180
三、当婚姻出现第三者时 182
四、婚姻关系的协调 184
小结 185
第六章 性观念 189
第一节 婚内性生活 190
一、性生活的主动性 190
二、女性可以说“不” 191
第二节 婚前性行为 195
一、与婚姻相关 196
二、与婚姻无关 201
第三节 婚外性关系 203
一、婚外同居 203
二、“傍大款” 207
第四节 性服务 209
一、性的商品价值 209
二、性服务一条龙 209
小结 214
第七章 教育观 216
第一节 义务教育观 217
一、子女教育期望 217
二、代际差异 223
三、期望与现实之间 225
第二节 继续教育观 231
一、继续教育的需求 232
二、出资模式的变化 237
三、为什么没能参加 241
小结 245
第八章 女性参政意识 247
第一节 女性的知政意识 247
一、政界人物的知晓率 248
二、“你最关心的国家大事” 249
三、选举活动的知晓率 250
四、各级领导中女性的比例 252
第二节 议政意识 254
一、参加选举 255
二、加入团体和组织 263
三、主动关心社会事务 266
四、社会公益精神 268
第三节 权力参与意识 270
一、“在政府高层领导中至少应有30%是女性” 270
二、“女性领导人偏少的原因” 273
小结 280
第九章 性别平等观 282
第一节 社会性别观 282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 282
二、社会性别观简析 286
第二节 性别角色意识及其影响的因素 287
一、婚姻和生育 288
二、工作和受教育状况 294
三、女性的主体性 297
四、居住地和活动半径 301
第三节 职业自信心 303
一、“男人的能力天生比女人强” 303
二、“容貌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310
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311
四、“如果一事无成,我会很不甘心” 315
第四节 家庭中的Gender 316
一、“妻子应该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丈夫” 317
二、“男人应承担一半家务” 322
小结 327
主要参考书目 330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