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迷童年 1
一 听蹭戏 1
二 一对小伙伴 9
三 拜第一个老师,演第一出戏 15
第二章 坐科苦学 23
一 入科学老生 23
二 要在花脸行争一席之地 30
三 两个问题 34
四 真有主意 40
五 四扮周德威 44
六 “就你的了!” 47
七 可不能误了学戏 50
八 有那么点儿革新精神 53
九 “多象郝爷,真不赖!” 57
十 “早知道我还多要俩菜哩!” 59
十一 架子花戏全顶了 62
十二 “郝癖” 67
十三 振兴富连成 71
第三章 初出茅庐 83
一 搭入尚小云的重庆社 83
二 在重庆社排新戏 89
三 到东北和天津演出 96
四 与李少春在天津初次合作 101
五 与李少春在北京演出 110
六 奔走于京、津两地 114
七 在对儿戏中深学郝派艺术 119
八 第二次到上海就唱红了 126
九 台下开了锅 133
十 三下江南 138
第四章 投师深造 144
一 拜郝寿臣为师 144
二 “我要的就是这一眼” 158
三 转战南北 166
四 上海经百战 173
五 “短小、精悍、巧” 183
六 入“起社” 187
第五章 身逢盛世 200
一 重演《野猪林》,新排《夜奔梁山》 200
二 新中国实验京剧团成立 204
三 排演《将相和》 211
四 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与抗美援朝 217
五 参加国家剧院前后 220
六 《黑旋风李逵》 225
七 访问印度及《李逵探母》的诞生 228
八 澳门、日本、拉美之行 237
九 群英聚会的《群英会》影片 243
十 刨根问底 245
十一 新戏一个接一个 248
十二 两条腿走路 251
十三 十年大庆中演出了《九江口》 258
十四 出国访问七个月 273
十五 演员的嗓子 275
十六 一桩美谈与一个成功范例 277
十七 鸠山与龟田 281
十八 一定还能重登舞台 289
第六章 时代的新使命 292
一 两出三国戏的重新上演 292
二 重排《九江口》 307
三 下乡演出 313
四 邯郸访古 323
五 入党 333
六 文戏又出国了 336
七 缅怀前尘,以裕后昆 341
八 搞好传、帮、带 347
九 舞台生活六十年 354
后记 蒋健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