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朱熹与道家、道教关系的史料及其分析 1
第一章 北宋五子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1
第一节 背景 1
第二节 周敦颐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4
第三节 邵雍的道教先天易学 6
一、《易》与道教的结合 6
二、邵雍思想的道教来源 8
三、朱熹易学对邵雍和周敦颐思想的融合 8
第四节 张载和二程与道家、道教 10
第二章 朱熹与道家、道教的不解之缘 13
第一节 朱熹与道家、道教的事迹 13
一、早年、中年朱熹与道家、道教 13
二、朱熹晚年对《阴符经》和《周易参同契》的研究 14
三、朱熹与道教炼养术 18
四、道家、道教对朱熹思想影响的初步估价 20
第二节 朱熹对道家、道教的评论 22
第三节 朱熹对佛道二家的不同态度 28
第四节 儒道融合的朱熹哲学 31
下篇 朱熹哲学对道家、道教义理的吸收与改造 34
第三章 理体论 34
第一节 儒、道二家“道”的同与异 35
第二节 道家、道教之理的儒家化 38
一、理范畴的道家、道教渊源 38
二、道与理 40
三、道与伦理 43
四、天道与天理 46
第三节 虚而生生不已的道体论 49
第四节 有无关系与“无极而太极” 55
一、无极、太极范畴的道家、道教渊源 55
二、道物关系的双向分疏与合归统一 59
第五节 理气关系论 94
一、理气动静 95
二、理气先后 98
三、道气论与理气论的异同 102
第四章 物体论 107
第一节 物生化过程中的理气关系 107
第二节 格物穷理 113
第三节 道家、道教与朱熹的科学哲学思想 120
第五章 性体论 123
第一节 一体两分的太极性体 126
一、从以道、气论性到以理、气论性 126
二、性体 134
第二节 回归本性 149
一、理、性、命的思辨架构 149
二、尽性归本 162
第六章 心体论 178
第一节 一体两面的太极心体 178
一、从道家、道教的本心到朱熹的心体 178
二、心与气 184
三、心与理 186
四、心的能知觉与所知觉 188
五、作为“器”与“具”的心 191
第二节 心统性情 192
一、心与性 192
二、由心为已发性为未发到心贯已发未发 195
三、心统性情 208
第三节 复其见天地之心 212
一、体用兼赅的心地功夫 212
二、心中之“几微”的控制 217
三、存天理灭人欲 224
第七章 境界论 233
第一节 明体达用、用以明体的知行功夫 235
第二节 体用互陈的境界建构与提升 245
一、境界的建构 245
二、境界的提升 283
第三节 达观生死的境界超越 286
结语 291
一、对朱熹哲学纳道入儒的评价 291
二、朱熹哲学对儒家和佛教的影响 297
三、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 300
主要参考文献 315
一、古籍文献 315
二、论文文献 318
三、书籍文献 319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