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思想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锡生主编;周安华副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4318734
  • 页数:774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引言 1

一 中国德育思想的整体扫描 1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德育思想 1

概述 1

二 中国德育思想的历史脉络 6

第一章 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 8

一 原始人群生存、生产思想的萌发 9

三 中国德育思想的继承发展 12

二 氏族公社时期交往思想的产生 12

三 奴隶社会阶级统治思想的产生 18

第二章 人性论——诸子百家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点 25

一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 25

二 孟子“扩而充之”的“善端”论 29

三 荀子“化性起伪”的“积善”论 32

四 韩非“人性利己”的“性恶”论 35

五 老庄“无善无恶”的“自然”论 38

第三章 德行论——先秦德育思想的伦理构架 42

一 “德天相配”的崇德意识 42

二 “中庸之道”的道德哲学 44

三 “喜利恶害”的道德规范 48

四 “自然无为”的道德理想 52

第四章 利民观——先秦德育思想的政绩意识 57

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主张 57

二 “民贵君轻”、“施德于民”的主张 61

三 “利民萌”和“便民庶”的主张 64

第五章 治政论——先秦德育思想的宏观视野 72

一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 72

二 “兼相爱”和“交相利”的思想 76

三 “道常无为”、“天下自正”的思想 80

四 “古人亟于德”、“当今争于力”的思想 83

一 “家天下”、“重刑主义”的法理说 90

第六章 法理观——先秦德育思想的法制内容 90

二 “公而不党”、“任法去私”的法理说 93

三 “法、术、势”相结合的法理说 95

四 “德治礼治”、“非礼无法”的法理说 98

第七章 治身论——先秦德育思想的人生自调 104

一 “慎其所立”、“贵其全也”自身发展的思想 104

二 “谨言慎行”、“好学多思”自身修养的思想 107

三 “内美”、“修能”、“求索”个人形象的思想 111

四 “五美四恶”、“十三戒”个人自律的思想 113

五 “自知”、“自得”、“自信”自我调节的思想 116

第八章 贤才论——先秦德育思想的人才要求 120

一 “尚贤使能”、“为政之本”的人才观 120

二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的人才观 123

三 “八观六验”、“不避亲仇”的人才观 124

四 “任其所长”、“誉不虚出”的人才观 127

五 “志为气帅”、“自知者明”的人才观 129

六 “赏罚从严”、“奸才要防”的人才观 130

第九章 灌教说——先秦德育思想的实施途径 135

一 “学在官府”、“居官教民”途径说 135

二 “严以师保”、“教化社会”途径说 139

三 “用士养士”、“稷下学宫”途径说 141

四 “自我修养”、“以友辅仁”途径说 144

第二编 两汉时期的德育思想 149

概述 149

第十章 性命论——两汉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157

一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 158

二 “二重三品”、“善恶混”说 164

三 “性本自然”、“善恶有质”说 168

四 “学以治性”、“虑以变性”说 171

第十一章 纲常论——两汉德育思想的伦理内涵 174

一 “三纲五常”的道德内容 174

二 “修齐治平”的道德内容 179

三 “正谊明道”的道德内容 183

一 “尊师重道”、“教学相长”的主张 188

第十二章 尚学观——两汉德育思想的立体透视 188

二 “志在修德”、“务在立化”的主张 192

三 “强学力行”、“可以有为”的主张 197

第十三章 修身论——两汉德育思想的主体自觉 201

一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论 201

二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论 206

三 “谨身节用”、“孝敬为本”论 209

四 “真人之道”、“自敬自爱”论 211

第十四章 齐家说——两汉德育思想的社会指向 217

一 “王孝之德”、“以宽民力”的思想 217

二 “以孝事君”、“以敬事长”的思想 220

三 “以慈待子”、“以诚待友”的思想 223

四 “孝德之本”、“教所由生”的思想 227

第十五章 选士制——两汉德育思想的人才政策 231

一 “反情治性”、“尽才成德”的政策 232

二 “开创太学”、“公府辟举”的政策 236

三 “订其真伪”、“辨其虚实”的政策 240

第十六章 鸿儒观——两汉德育思想的贤才标准 246

一 “从义向善”、“远利止恶”的标准 247

二 “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标准 250

三 “贤良方正”、“鸿儒超文人”的标准 254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德育思想 258

概述 258

第十七章 人生论——魏晋南北朝德育思想的哲理准则 264

一 “圣人无喜怒哀乐”和“因性、无为”的思想 264

二 “达生任性”和“清虚静泰”的思想 269

三 “安分自得”和“为欲尽一生之欢”的思想 273

四 “法性不变”和“众生有性”的思想 276

第十八章 名教论——魏晋南北朝德育思想的伦理分歧 279

一 名教和自然之辩 280

二 名教和佛教之争 284

三 名教伦理的延续和发展 288

第十九章 才德论——魏晋南北朝德育思想的人才理论 294

一 “才性之辩”:人才标准的争论 295

二 “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方针 296

三 刘劭《人物志》的才德思想 300

四 “明哲为先”、“舍仁用明”的思想 302

第二十章 礼刑论——魏晋南北朝德育思想的法德要求 307

一 “礼刑并重”、“先礼后刑”的思想 307

二 “重法慎刑”、“赏罚必信”的思想 310

三 “刑为仁佐”、“明刑审赏”的思想 316

第二十一章 修养论——魏晋南北朝德育思想的自律主张 320

一 “任性”、“养生”、“逍遥”的养身论 320

二 “崇教”、“知止”、“仁明”的修身论 323

三 “渐修”“顿悟”的修行论 326

第二十二章 家教说——魏晋南北朝德育思想的新机制论 330

一 “不教不知”、“固须早教”的思想 330

二 “礼为教本”、“人伦为重”的思想 333

三 严爱结合、适当体罚的思想 335

概述 338

第四编 隋唐时期的德育思想 338

第二十三章 心性论——隋唐德育思想的内向倾斜 345

一 韩愈与“性三品”说 346

二 李翱的性情思想 349

三 慧能“本性是佛”论 352

第二十四章 善恶说——隋唐德育思想的伦理阐释 358

一 源于“四谛”、“十二因缘”的“定慧双修”论 359

二 以“博爱”为核心的“礼乐刑政”说 364

三 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观 368

第二十五章 用人论——隋唐德育思想的雄才思索 372

一 李世民论人才 373

二 武则天论人才 377

三 李隆基论人才 379

四 陆贽“求才贵广”说 382

五 柳宗元“贤者居上”说 384

第二十六章 民本论——隋唐德育思想的人文精髓 387

一 “贞观之治”时期的贵民主张 388

二 “开元之盛”时期的养民主张 391

三 永贞革新时期的利民主张 395

第二十七章 立政说——隋唐德育思想的理性归宿 399

一 选贤任能的治政思想 400

二 虚心纳谏的明君思想 403

三 厉行法制的吏治思想 407

四 偃武修文的兴业思想 409

第二十八章 修性论——隋唐德育思想方法述要 413

一 王通“以性制情”的养性论 414

二 韩愈、柳宗元卫道的明性论 417

三 李翱求“至诚”的复性说 420

四 佛教“三学”、“六度”、“顿悟”的修行说 423

第五编 宋元时期的德育思想 428

概述 428

第二十九章 人性二元论——宋元德育思想的理学学风 436

一 邵雍、周敦颐“天、理、性、命”的概念 437

二 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 440

三 “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的人性论 443

四 朱熹的“道心人心”与“革欲复理”说 445

五 与理学对立和相异的人性论 448

第三十章 礼政观——宋元德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453

一 治政理想——“礼乐刑政” 454

二 治政教育——“知礼成性”与“民胞物与” 457

三 治政方针——“礼先乐后”与“顺理安分” 461

第三十一章 德才兼备说——宋元德育思想的人格境界 467

一 司马光的“德才全尽”说 467

二 王安石的“有用之才”说 470

三 理学家的“学为圣人”说 472

四 陆九渊的“立心做人”说 478

第三十二章 穷理说——宋元德育思想的道德拓展 481

一 “敬义夹持”、“格物致知”的伦理说 481

二 “居敬”“穷理”的伦理说 484

三 “变化气质”、“集义养气”的伦理说 486

四 “切己自反”、“自存本心”的伦理说 488

五 “利欲可言”、“功成即德”的伦理说 490

第三十三章 知行论——宋元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 494

一 “养正于蒙”、“洒扫应对” 494

二 “读书明理”、“触类见道” 497

三 “尊德性”、“道问学” 502

第六编 明清时期的德育思想 506

概述 506

第三十四章 性理说——明清德育思想的哲学底蕴 512

一 刘基、薛瑄的天赋人性论 512

二 王阳明的“心性合一”论 516

三 王廷相的“气质之性”论 520

四 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 523

五 戴震的“理欲统一”论 526

一 以“重典治国”为基本国策 530

第三十五章 法德说——明清德育思想的规范强化 530

二 “制法”、“行法”的道德思考 535

三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540

第三十六章 国政论——明清德育思想的主题思路 544

一 “忧先天下”的政教思想 544

二 “君为天下之大害”的君政思想 547

三 “清正廉洁”、“实心任事”的吏政思想 551

四 “爱商恤民”的民政思想 555

一 修心养性的主张 558

第三十七章 风教论——明清德育思想的立人学说 558

二 立身立言的主张 564

三 家教戒怠的主张 569

第三十八章 治学论——明清德育思想的仕进理论 572

一 “安天下,成个性”的德才兼备论 572

二 “先进于礼乐”的治学起点论 576

三 “明道求理”的治学方向论 579

四 “知行合一”的治学途径论 581

一 “穷理修身”、“施政以礼”的政治教化论 586

第三十九章 明德论——明清德育思想的贯彻方法 586

二 “非经不读”、“学变气质”的教育训政论 589

三 “良知共存”、“则与异子”的道德大众化论 591

四 “省察克治”、“反躬静思”的品德修养论 593

第七编 近代中国的德育思想 597

概述 597

第四十章 人道说——近代德育思想的心灵探询 605

一 龚自珍的“无善无不善”与“崇私”说 605

二 康有为的“去苦求乐”与“性全是气质”说 608

三 谭嗣同的“以太即性”说 611

四 孙中山的进化观与“以真理服人”说 613

第四十一章 新民德论——近代德育思想的伦理超越 617

一 “明耻”、“无欲”的地主阶级革新派道德观 617

二 富有宗教色彩的太平天国道德观 621

三 “隆礼”、“正心”、“易俗”与中西并重的洋务派道德观 624

四 “冲决网罗”、“新民德”的维新派道德观 628

五 “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派道德观 633

六 辛亥革命后道德思想的历史分流 637

第四十二章 经世致用论——近代德育思想的治术研究 643

一 革新派“开眼看世界”的思考 643

二 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的思考 647

三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考 650

四 维新派“变法成天下之治”的思考 653

五 孙中山等人“三民主义”的思考 658

第四十三章 德刑论——近代德育思想的法制分歧 662

一 革新派——“德主刑辅,以刑辅治”说 662

二 太平天国——“重刑惩罚”、“教法兼行”说 666

三 维新派——“鼎革维新,法典居其要”说 669

四 法理派——“德(礼)先刑辅,明刑弼教”说 673

五 革命派——“以律治国,人人平等”说 676

第四十四章 唯贤说——近代德育思想的人才论走向 681

一 “人才进则军政修”的理论 681

二 “致治必在兴贤”的理论 685

三 “人存而后政举”的理论 689

四 “才智之士多则国强”的理论 692

五 “人尽其才”“治国之大本”的理论 695

第八编 现代中国德育思想 699

概述 699

第四十五章 “德”“赛”论——现代德育思想的伟大开端 703

一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703

二 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德育主张 708

三 新民主主义德育理论的萌芽 712

第四十六章 救世论——现代德育思想的观念对立 715

一 “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救国说 715

二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史观 718

三 “好政府主义”、“兼容并包”的改良主张 722

四 “戴季陶主义”、“四维八德”的复古逆流 726

五 新民主主义为工农大众的政教理论 730

第四十七章 公德论——现代德育思想的伦理提升 734

一 “公民道德”和“孺子牛”说 734

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 737

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说 739

四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 741

第四十八章 个性论——现代德育思想的文明进展 744

一 与封建专制对垒的个性解放思想 744

二 “尚自然”、“展个性”和“解放儿童”的思想 747

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及“愚公移山”的思想 749

第四十九章 红专论——现代德育思想的人才理想 753

一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论 753

二 徐特立的“实事求是”论 755

三 毛泽东的“又红又专”论 758

四 邓小平的“坚持真理”论 761

第五十章 实践论——现代德育思想的中国特色 764

一 地位作用——“放在首位”说 764

二 内容要求——“改革开放”说 766

三 途径前景——“继承发展”说 769

后记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