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木材的构造与识别 6
第一节 树干的组成 6
一、树木的生长 6
二、树皮 8
三、形成层 12
四、木质部 15
五、髓 15
第二节 木材的宏观构造 15
一、木材的三个切面 15
二、边材、心材、熟材 16
三、生长轮或年轮,早材和晚材 17
四、管孔 19
五、轴向薄壁组织 22
六、木射线 25
七、胞间道 26
八、油细胞和粘液细胞 26
九、内含韧皮部 27
十、波痕 28
十一、乳汁迹 28
十二、髓斑与色斑 28
第三节 木材的其他特征 28
一、颜色、光泽 28
二、气味与滋味 29
三、纹理、结构、花纹 29
四、轻重与软硬 32
五、材表 32
第四节 木材的识别 33
一、识别木材的方法 33
二、定性识别 33
附:主要树种的木材检索表 34
第二章 细胞壁的结构 40
第一节 微纤丝 40
第二节 壁层结构 41
一、管胞和纤维的壁层结构 41
二、导管分子的壁层结构 44
三、薄壁细胞的壁层结构 46
第三节 细胞壁上的特征 47
一、纹孔 47
二、螺纹加厚 56
三、锯齿状加厚 57
四、径列(横)条和分隔 57
五、瘤层 58
六、侵填体 60
第四节 应力木的解剖构造和超微结构 60
一、应压木 61
二、应拉木 64
第三章 木材的微观构造 68
第一节 针叶树材的微观构造 68
一、管胞 68
二、轴向薄壁组织 73
三、木射线 75
四、树脂道 79
五、针叶树材的结晶细胞 81
六、以马尾松为例说明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82
第二节 阔叶树材的微观构造 84
一、轴向排列的组织和细胞 84
二、横向排列的组织和细胞 107
三、内含韧皮部 115
四、胞间道 115
五、阔叶树材和针叶树材在解剖学性质上的比较 118
六、以柞木为例说明阔叶树材的微观构造 119
第四章 木材的化学性质 121
第一节 木材的化学成分 121
第二节 纤维素 123
一、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123
二、纤维素的聚合度 125
三、纤维素纤丝的物理结构 126
四、纤维素的超分子结构 128
五、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129
六、纤维素的主要化学性质 130
第三节 半纤维素 133
第四节 木素 134
一、木素的结构 135
二、木素的分布 136
三、木素的物理性质 137
四、木素的颜色反应 137
五、木素与木材物理性质的关系 138
六、木素与木材材色的关系 138
七、木素的化学反应 139
八、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 142
第五章 木材的物理性质 143
第一节 木材的比重、密度和实质比重 143
一、比重的定义与表达方式 143
二、比重的测定方法 144
三、木材的实质比重与空隙度 145
第二节 木材中的水分 147
一、木材的含水量 147
二、木材含水率的测定 147
三、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状态与纤维饱和点 153
四、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与等温吸附 158
五、木材的吸着热力学 162
第三节 木材的干燥现象 164
一、木材中水分的移动 164
二、水分在木材中移动的机理 167
三、木材干燥时产生的应力 170
第四节 木材的干缩与湿胀 171
一、木材干缩与湿胀的机理 171
二、木材的最大体积膨胀率 173
三、木材干缩湿胀的各向异性 174
四、在水溶液及非水溶液中的膨胀 175
五、膨胀压力 177
六、木材的尺寸稳定性 177
第五节 木材的热学性质 178
一、木材的比热 178
二、木材的导热系数或热导率 179
三、木材的热膨胀系数或热膨胀率 181
第六节 木材的电学性质 182
一、木材导电性或电阻 182
二、木材的导电机理 184
三、压电效应 186
四、木材的介电性质 186
五、功率因数 187
六、高频率加热木材 187
第七节 木材的声学性质 189
一、基本概念 189
二、声在木材(或其它固体)中的传递 190
三、利用脉冲回声法测定在木材中的声速 191
四、木材中的共振 192
第六章 木材的力学性质 198
第一节 关于木材力学性质的一些基本概念 198
第二节 木材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200
第三节 木材强度、韧性和破坏 205
一、强度 205
二、韧性 207
三、破坏 208
第四节 单轴应力状态下木材变形的特点 208
第五节 木材的各种力学强度及其试验方法 212
一、抗拉强度 212
二、抗压强度 215
三、木材的抗弯强度 216
四、扭转强度和剪切强度 222
五、硬度与耐磨损性 223
六、握钉力 224
七、木材的弯曲能力 225
第六节 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因素 226
一、木材的比重与强度的关系 226
二、木材强度受含水率的影响 227
三、温度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229
四、长期荷载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230
第七节 木材的容许应力 231
第七章 木材的缺陷 234
第一节 天然缺陷 234
一、节子(节疤) 234
二、由于树干中的生长应力而产生的缺陷 235
三、应力木 236
四、脆性 237
五、由于纹理方向偏移而造成的缺陷 237
六、霜害 238
七、树脂的缺陷 238
八、夹皮 239
第二节 生物为害所造成的木材缺陷 239
一、真菌 239
二、昆虫 241
第八章 木材防腐与滞火处理 242
第一节 木材所受危害 242
一、真菌 242
二、白蚁 244
三、船蛆 245
第二节 木材防腐剂 245
一、水溶性防腐剂 246
二、油类防腐剂 250
三、油溶性防腐剂 250
四、新型防腐剂 252
第三节 木材的防腐处理方法 252
一、木材的预处理 253
二、加压处理法 253
三、常压处理法 256
四、其它处理方法 257
五、木材防腐处理的新途径 259
第四节 影响防腐处理效果的因素 259
一、与木材有关的因素 260
二、处理条件的影响 262
三、防腐剂在木材中的分布 263
第五节 木材渗透性的改进 263
一、预抽提 264
二、化学改性 264
三、微生物和酶处理 264
四、改进木材的性质 264
五、改进处理药剂的性质 265
第六节 防腐处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266
一、木材 266
二、人造板 267
第七节 木材滞火处理 268
一、滞火涂层 269
二、浸注木材用的滞火剂 272
三、滞火性能的检验方法 277
四、滞火处理后木材性能的变化 278
第九章 竹材的构造、性质、缺陷及利用 282
第一节 竹材的构造 282
第二节 竹材的性质 293
一、竹材的化学性质 293
二、竹材的物理性质 294
三、竹材的力学性质 296
四、竹材的耐久性 297
第三节 竹材的缺陷及其处理 297
一、竹材的缺陷 297
二、防霉、防蛀、防腐、防水和防火处理 297
三、竹材漂白或着色处理 298
四、竹材弯曲处理 299
第四节 竹材的利用 299
第十章 重要木材的构造、性质及用途 301
第一节 重要用材对木材材质的要求 301
一、农业机械及农具用材 301
二、建筑用材 301
三、采矿用材 302
四、车辆用材 302
五、造船用材 302
六、枕木用材 303
七、纤维用材 303
八、军工用材 303
九、薄木及胶合板用材 304
十、动力机械基础垫木 304
十一、纺织用材 304
十二、木模用材 305
十三、化工用材 305
十四、乐器用材 305
十五、体育器械用材 306
十六、文具用材 306
十七、家具用材 306
十八、箱盒用材 306
十九、火柴用材 307
二十、铅笔杆用材 307
二十一、电讯用材 307
二十二、桥梁、桩木用材 307
二十三、包装用材 308
二十四、特种用材 308
第二节 重要木材的构造、性质及用途 310
一、针叶树材 310
二、阔叶树材 317
三、常用国外进口木材 340
木材解剖特征显微摄影图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