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初小老师曹景黄 1
高小老师夏育轩 3
初中时期的老师 6
北平大学附属高中 10
追求 15
开始学习用马克思主义 17
知识训练与人格铸造 20
赞百年北大 23
北大的“大” 26
松公府旧北大图书馆杂忆 28
我的书斋 31
中华民族的青年时代 34
有关蔡元培校长几则轶事 37
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 41
继承古代 开创现代 49
认识世界的方向道路 59
中国文化改造了外来佛教 65
学习科学、破除迷信、造就一代新人 71
用历史说明宗教 74
建设社会的指南针 77
科学不能偏枯 81
哲学的重要性 84
科学与民主没有过时 92
先有人,后有神 96
科学与神不并立 98
人才涌现的条件 100
个人成材离不开社会——答《光明日报》记者问 109
关于中文古籍的保存保护 112
拥有与利用 115
防患于未然 116
认识论的起点 119
谈谈文化建设与道德发展 120
洛阳龙门石窟——中华文化的里程碑 124
书法与物质条件 125
以往古籍整理成绩很大 今后古籍整理困难不小 132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35
用历史说明宗教 138
今天看孝道 148
知人论世——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 151
我对《老子》认识的转变 154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156
韩愈的古文 157
认识封建社会的农民 160
佛教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165
治史与忧国 167
国内有法,国际无法 170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不可分 174
封建社会的妇女 179
二十世纪的文化国耻 182
璀璨中华文化之花的母树——《十三经》 187
用历史说明迷信 190
古籍流失的反思 193
从兄弟民族宗教看古代中国文化 197
史学家的品格 201
要重视道经研究 205
认识世界 认识中国 206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209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使命感 215
社会科学没有“纯学术” 224
老学源流 229
道教图册序 236
维护科学的尊严 238
比前一个一千年大不相同 253
变废为宝 255
维护人权 发展人权 258
地区文化必须研究 260
写作方法不是重要的 264
蒋介石志大才疏 267
小掌故 270
一代大师,因小见大 273
新霸权主义 280
恢复手脑并用的好传统 284
系统介绍中国文化与世界游客 289
中国的国教 291
佛教信徒的中层群体 298
辨公私关系 301
楹联 303
与女儿任远的几封信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