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考古图记 第1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奥雷尔·斯坦因原著;巫新华,秦立彦,龚国强,艾力江翻译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334361X
  • 页数:783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卷 1

引言 1

著作名称缩略表 1

第一、二卷目录 1

第一章 穿越齐拉斯、达丽尔和丹吉尔 1

第一节 从克什米尔到齐拉斯 1

2.从胡达尔谷口对面的右岸渡过印度河  4

第一卷 插图目录 4

1.在凯尔上方看吉中甘加河  4

3.在齐拉斯的泰附近,下望尼亚特山谷  5

4.齐拉斯要塞上方的布托伽赫谷口  5

5.胡达尔谷口的“黑堡”遗址  6

6.从达尔村远眺胡达尔山谷  6

第一卷 插图说明 7

7.从尤努太伽柳山口向东南望  7

8.尤努太伽柳山口下的古力杜尔田地  7

10.由罗阇帕赫东·瓦利派来的护卫队员  8

9.高贝彻沙上方,达尔津山谷的森林  8

12.达尔津高山以及面向达丽尔的山嘴  9

11.从达丽尔的尼雅楚特上望山谷  9

第二节 齐拉斯及其往昔 12

第三节 前往达丽尔的路上 18

13.在前往巴拉伊山口的途中下望凯尔山谷  22

14.下望通向达丽尔、尼雅楚特的伊什考巴尔山谷  22

15.达丽尔卜古察下方的劳赫劳古堡遗址  23

16.达丽尔伽巴尔下方的雪松  23

第四节 达丽尔的今昔 26

17.达丽尔达罗特上方的耕地  29

18.在曼基亚尔上方下望达丽尔主谷  29

19.达丽尔的西沃古堡,上望西谷伽赫山谷  30

20.达丽尔朱米古堡的围墙  30

21.从拉杰古堡遗址上望达丽尔  31

22.在拉杰古堡山顶向西北望  31

23.达丽尔,察图尔肯德的白胡子老人和雕花的坐台  38

24.在达丽尔的萨玛吉亚尔,坟墓的雕花木围栏  38

25.丹吉尔的伽格罗特,罗阇帕赫东·瓦利的城堡(莫亨塔乔·沙·阿拉姆坐在前排)  39

26.在古玛莱古堡的达丽尔头人们  40

27.罗阇帕赫东·瓦利和他的两个儿子  40

28.在达丽尔的杜多古堡,吉亚拉特上的木雕(在拱廊里站着的是来自帕派特的萨希德)  41

第五节 穿越下达丽尔和丹吉尔 43

29.丹吉尔帕劳立的古清真寺  48

30.在达丽尔的卜古察,沙哈海尔·巴巴墓上的木雕  49

31.在肖巴特眺望西南方的丹吉尔—肯迪亚分水岭  51

32.古比斯,在岩石碎屑上爬过古比斯的伽珐伯杜山口  51

33.丹吉尔,比尔瑙古堡遗址  52

34.丹吉尔,萨特尔山谷的森林  52

35.达丽尔,曼基亚尔察图尔肯德村的街道  53

36.达丽尔,杜多古堡村的大门  53

第二章 从亚辛到喀什 54

第一节 亚辛的历史和地理 54

第二节 穿过亚辛到德尔果德山口 59

37.古比斯上方,亚辛河和吉泽尔河的交汇处  62

38.达斯克赫德托斯,巴赫里汗的围墙遗存,远处为亚辛山谷的谷首  62

39.加格罗特的一组丹吉尔人  63

40.亚辛的楚玛尔汗古堡遗址  63

41.在楚玛尔汗下望亚辛山谷  64

42.亚辛胡达尔的一组库什瓦克特人和布里希人(前排坐着库什瓦克特的胡达尔拉贾及他的两个亲属,后排立着布里希农民)  65

44.从达尔班德山脊下看德尔果德山口  69

43.德尔果德山口北坡上的蕨类植被  69

46.攀登德尔果德山口途中,刻有佛塔及吐蕃文的巨砾  70

45.在亚辛的巴尔库勒迪,哈基姆大人住处的外院  70

第三节 从耶尔洪河的源头到塔克敦巴什帕米尔 71

47.格拉姆巴尔山口,望南方和西南方(左边是哺育朱萨尔湖的格拉姆巴尔冰川的东支,中间是流入耶尔洪河的格拉姆巴尔主冰川,右边是俯瞰耶尔洪河源头的山脉)  75

48.流至德尔果德山口西北的冰川及其西延部分(在海拔13 500英尺的北坡冰碛上向上望)  76

49.在格拉姆巴尔山口的慕尔伽契营地  77

50.在格拉姆巴尔山口下望西南方,可见在德尔果德和查提波伊冰川上方的山峰  77

51.在营地望东方和东南方,其林吉冰川上部的全景  78

53.越过隋耶基下方格拉姆巴尔河的冰川  79

52.望格拉姆巴尔河彼岸,可见其林吉冰河的末尾部分  79

54.巴库恰克,喀拉塔什河上的桥梁和栈道  80

55.在阿拉尚德,向下走往喀拉塔什河谷的骆驼  80

56.在格拉姆巴尔冰河东支哺育的湖端向东望  81

57.攀登其林吉山口的道路  81

58.查帕尔散的巴巴贡迪墓地  82

59.查帕尔散山谷,筑有堡垒的利希特村  82

60.查帕尔散山谷的谷首,库兹冰河的始端  83

61.伯阿塔上方,其林吉山口东面冰河的始端  83

62.在山口下望东南方的明铁盖冰河上部  84

63.在明铁盖山口南望  84

65.攀登明铁盖山口  85

64.查帕尔散,伊什库克冰川的末尾  85

第四节 在塔什库尔于山谷 87

第五节 沿喀拉塔什河前往喀什 92

66.在德尔沙特谷口望慕士塔格阿塔山  100

67.其其克里克迈丹的围墙遗存  100

68.在塔尔巴什下望坦吉塔尔峡谷  101

69.在墨尔基(布拉姆萨尔)山口南望  101

70.在塔什库尔干河上方,江格尔拱拜孜附近的遗存  102

71.托格兰协亥尔,莫拉依·伊桑斯基地所在的山脊  102

72.在孔察卡尔—乌尔托迪,上望墨尔基山谷  103

73.从其木干艾格孜上望其木干  103

74.在喀拉塔什汇合处更换交通工具  104

75.铁热克克其克下方的喀拉塔什河谷  104

77.布拉姆萨尔山口下的墨尔基恰特,柯尔克孜人的营地  105

76.罕萨查帕尔散的瓦罕居民  105

第一节 沿天山外缘 106

第三章 从喀什到和田河 106

78.前往维勒维勒的途中,望天山外围的低山丘陵  113

79.乔克塔格山北麓的叶尔羌河岸  113

80.巴楚东北,拉勒塔格遗址上的遗存  114

第二节 巴楚以远的古遗址和道路 115

81.望叶尔羌河对岸的麻扎塔格  122

82.在却勒库勒河岸望库木塔格北端的沙丘  122

84.喀拉库勒河边林带里的红柳和红柳枯树  123

83.塔克拉玛干XXVII~XXXVIII营地之间的高沙梁  123

85.去巴楚赶集  124

86.卡西木·艾则孜帕万和托乎提阿洪  124

第三节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一条山脉 125

87.塔克拉玛干XXVI营地以远的沙丘和最后见到的一些红柳  130

88.塔克拉玛干XXVII营地的风蚀黏土地  130

89.塔克拉玛干XXVII营地附近,沙丘谷地中的风蚀黏土和低沙丘  131

90.在塔克拉玛干XXVIII营地望东面的高沙丘  131

第四节 通过和田的麻扎塔格 135

91.麻扎塔格下方的佛寺遗址  139

92.在堡垒遗址上望西北的麻扎塔格山链  139

93.尼雅遗址N.XLIV居址,干枯的白杨和沙埋的房屋遗存  140

94.尼雅遗址,红柳包之间发掘前的N.XLIII居址  140

95.从西北望麻扎塔格上的堡垒遗址  141

96.库都克库勒红柳包下的寺院遗址  141

98.从北面望正在被清理的尼雅遗址N.XLII居址  142

97.最后发掘前尼雅遗址N.III居址的西北部分  142

99.发掘前从西南望尼雅遗址的N.XLII居址  143

100.从东南方向望尼雅遗址的N.IV居址  144

101.从西南方向望尼雅遗址的N.III居址  144

102.望古河道彼岸的尼雅遗址遗存  145

103.尼雅遗址N.XXVI居址上的房顶遗存  145

104.尼雅遗址N.XL遗存附近,围绕枯水塘的古藤架  146

105.吐勒库其库勒塔里木上方,在洪水河床上新筑拦河坝的民工  146

第四章 从和田到罗布泊 153

第一节 来自和田各遗址的遗物 153

第二节 和田遗物名录 156

第三节 达玛沟附近遗址上的发现 197

第四节 重访尼雅遗址 214

第五节 尼雅遗址遗物名录 222

第五章 前往罗布泊的途中 235

第一节 且末和瓦石峡 235

第二节 阔玉马勒和巴什阔玉马勒遗址 242

106.在且末通来的道路路口把守的瓦石峡人  243

107.从西北望巴什阔玉马勒的寺院或佛塔遗址  243

108.捆扎从米兰遗址M.V佛寺取下的壁画块  244

109.巴什阔玉马勒城堡中心附近之墙壁  244

111.阔玉马勒佛塔底部小佛龛内残存的雕塑  245

110.民工们正从米兰遗址M.V佛寺壁上揭取壁画  245

112、113.米兰遗址,M.V佛寺内圆形走廊西北壁上的部分彩绘  246

114、115.米兰遗址,M.V佛寺内圆形走廊西北壁上的部分彩绘  247

第三节 重新在米兰工作 254

116.从西望米兰遗址的M.IV佛寺  255

117.米兰遗址,风蚀台地上的M.IX建筑遗存  255

118.米兰遗址,发掘后的M.XIV佛寺  256

119.米兰遗址,M.XV佛寺所在的丘堆  256

120.米兰遗址,从南面望M.XIII残塔  257

121.巴乔尔商人谢·阿里汗和他的两个伴侣  257

122.在乌尊库勒用骆驼装运冰块  258

123.停留在罗布沙漠L.K.古堡的运冰的骆驼  258

124.米兰新村的房屋  259

125.在米兰制作盛放壁画的箱子  259

127.米兰启运壁画箱  260

126.在住房前的米兰头人努尔·穆罕默德和他的儿子  260

第一节 L.K.古城堡遗址 271

第六章 古三角洲上的遗存 271

128.从东城角看罗布沙漠中的L.K.古堡  273

129.罗布沙漠的L.K.古堡,西南城墙的风蚀缺口  274

130.罗布沙漠L.K.古堡西南墙外的风蚀地  275

131.尼雅遗址N.XLIV建筑遗址附近风蚀地的全景  276

132.尼雅遗址N.XLIV建筑遗址附近的葡萄园及棚架的残柱  277

133.罗布沙漠L.K.古堡内的全景,从北城角取景  278

第二节 L.K.古城堡遗址上采集或出土的古物名录 285

第三节 L.L.遗址和L.M.遗址 291

134.罗布沙漠L.K.古堡的中心居址,ⅰ房间  295

135.罗布沙漠L.M.V号居址的风蚀残木  295

136.罗布沙漠L.M.III居址所在的雅丹台地  296

137.罗布沙漠L.M.I居址的风蚀遗存  296

138.罗布沙漠L.K.古堡内,发掘后的ⅲ号房间  297

139.罗布沙漠L.K.古堡ⅲ号房间的内部(左角为门板)  297

第四节 L.L.L.M.和L.R.诸遗址上采集和出土的古物名录 299

第五节 穿越库鲁克河古三角洲 311

141.XCIII号营地东北约8.5英里的雅丹垄脊和沟壑  315

140.XCII营地东北约13英里,正在穿越风蚀地的骆驼  315

143.XCIII号营地东北7英里处的洼地,应为古河道  316

142.XCIII号营地以远,越过风蚀地向西南望  316

144.罗布沙漠L.A.遗址南约7英里,成排红柳包之间的古河道  317

145.罗布沙漠L.D.遗址附近的古河道及活红柳  317

146.楼兰遗址,L.A.XI塔址附近的风蚀景象  318

147.清理楼兰遗址L.A.V和L.A.VI居址间的垃圾  319

148.L.A.II居址及南面的地面,洼地里有枯死的红柳  320

第七章 古楼兰遗址 327

第一节 再次在楼兰遗址及其附近工作 327

149.L.A.楼兰遗址西北的塔址  330

150.L.A.遗址的西城墙遗存  331

151.L.A.遗址的西城墙遗存  331

152.L.A.遗址上的风蚀台地,上有部分西墙  332

153.L.A.遗址上的风蚀台地,上有北墙的残段  332

154.L.A.遗址上的风蚀台地,上有东南城角的东墙残余  333

155.L.A.遗址,起层的风蚀台地,上有南墙的残段  333

156.楼兰遗址的L.A.X残塔  334

157.风蚀台地北端,上有L.A.遗址东墙的残段  334

第二节 L.A.楼兰遗址及其附近发现的各种遗物 336

第三节 古墓地出土的遗物 346

158.从东南望L.C.台地西部  349

159.L.C.台地上清理后的墓坑  349

160.从北面望L.E.古堡内景(箭头表示大门所在)  350

161.罗布沙漠L.E.古堡东南角的城墙  350

163.L.E.古堡的东墙部分,从里向外望  351

162.罗布沙漠L.E.古堡的西城墙  351

第四节 L.C.遗址出土的织物 354

第五节 L.C.织物上的装饰纹样 358

第六节 L.C.墓葬出土的各种随葬品名录 367

第七节 L.E.古城堡和L.F.高台遗址 384

164.从西望L.F.台地之东北部  388

165.L.F.台地哨所门附近的ⅲ号房间  388

166.L.F.台地顶部哨所的门道  389

167.罗布沙漠中L.H.墓地东南的风蚀居址  389

168.罗布沙漠中L.F.哨所外面L.F.4号墓葬的木围栏  390

169.罗布沙漠中L.H.墓地暴露的棺材  390

170.罗布沙漠中L.F.台地顶部,哨所门道及后面的墓地  391

171.罗布沙漠中L.F.台地,清理出的第一个墓葬以及参加发掘的罗布里克民工  391

172.罗布沙漠中L.F.台地,L.F.4号墓内死者的头部  392

173.罗布沙漠L.F.台地,L.F.I号墓内的死者  392

第八节 从楼兰到阿勒提米什布拉克 400

第一节 到楼兰最东部的要塞去 412

第八章 追寻中国古道 412

第二节 “龙城”的位置 422

第三节 穿越结着盐壳的罗布泊 427

174.在CII营地(位于罗布泊干涸湖床边)东南的雅丹地貌中跋涉前进  431

175.CI和CII宿营地之间起伏不平的盐壳,出土汉朝古币等  432

176.阿勒提米什布拉克最西部泉水上方的芦苇  433

178.罗布沙漠中的L.J.台地,上面有古烽燧遗址(台地顶上人所站的位置就是古烽燧)  438

177.在罗布沙漠宿营地XCIX以南的台地中前进  438

179.驼队穿越起伏不平、结着盐壳的罗布泊干湖床  439

180.罗布泊干涸湖床上堆积的盐块  439

第四节 白龙堆 442

第九章 到疏勒河三角洲去 450

第一节 在干涸湖床的东岸附近 450

181.前往库木库都克途中,穿越(结有盐壳的)罗布泊干湖床上的条状沼泽地  456

182.黏土台下的CVII营地,俯视着罗布泊干湖床最东边的“湖湾”  457

183.罗布泊干湖床北岸的CVI营地及首次看到的植被  458

第二节 拜什托格拉克谷地 462

第三节 古代疏勒河的尾闾 468

184.疏勒河尾闾以北古湖盆中的台地,从CXII营地向西南望  470

185.疏勒河尾闾以北古湖盆中的台地,从CXII营地西望  470

186.疏勒河尾闾以北古湖盆中的台地,从CXII营地向西北西方向望去  471

187.拜什托格拉克以东俯瞰古湖盆的垄脊(远处是库鲁克塔格山脉的最东段)  471

188.越过疏勒河尾闾后面的干湖盆中部向西望  472

189.从库木库都克返回的(左起)托乎提阿洪、尼雅孜、穆罕默德·善(以上为车尔臣人)、吐尔迪、达克曼  472

第四节 疏勒河三角洲 477

第五节 楼兰古道上的交通问题 481

第一节 敦煌西北的长城 487

第十章 到敦煌和安西去 487

190.从T.IV.a南望疏勒河尾闾东北角以及长城遗迹  488

191.从T.III烽燧往东延伸的长城  488

192.从T.IV.a东望到的长城末段  489

193.敦煌长城T.XI烽燧外面的束柴堆  489

194.敦煌长城最西端的T.IV.a烽燧遗址  490

195.敦煌长城上的T.XIII烽燧及1907年我们曾清理过的房屋  490

196.从T.XXII.e烽燧北望哈喇湖  491

197.从T.XXII.d烽燧东望哈喇湖湖滨  491

199.哈喇湖边山岭上的T.XXII.d烽燧遗址  492

198.T.XIII烽燧附近已石化的芦苇  492

201.T.XIII烽燧东边延伸的残长城  493

200.T.XIII烽燧附近的长城  493

第二节 重访敦煌和千佛洞 504

203.从敦煌返回的猎人兼向导阿布都热依木  505

202.敦煌长城T.XXII.f烽燧下的垃圾堆  505

204.敦煌长城上的T.VII烽燧,从西南方望  506

205.安西以东长城上的T.XL.b烽燧  506

206.敦煌绿洲西缘的农田(354)  507

207.敦煌城南边连绵的沙丘(354)  507

208.圣湖月牙泉、寺庙和鸣沙山   508

209.敦煌附近月牙泉的外围寺院   508

210.敦煌城南门  509

211.敦煌城东门旁的牌坊  509

第三节 沿汉长城去安西 517

第一节 疏勒河以北的汉长城 526

第十一章 追寻长城到肃州 526

213.万山子峡谷,河左岸上的寺院遗址  530

212.十二墩西北外长城的T.XLI.o烽燧,年代较晚  530

215.安西附近长城上的T.XXXVIII.a烽燧  531

214.十二墩以东长城上的T.XLII.f烽燧  531

216.十二墩附近长城上的戍堡和T.XLIL.d烽燧  532

217.布隆吉以东长城上的桥湾城城堡内景  532

第二节 从桥湾城到十二墩 535

第三节 花海子及其长城遗址 547

218.花海子东北用束柴捆筑成的长城  552

219.花海子东北红柳沙丘中找到的长城遗迹  552

220.花海子以北、T.XLIII.i烽燧以东用灌木捆筑成的长城  553

221.花海子以北长城上的T.XLIII.l烽燧  553

222.花海子以东的T.XLIV.b烽燧  554

223.花海子以西长城上的T.XLIII.b烽燧  554

第四节 花海子以东的长城线 558

第一节 北大河沿岸的长城 565

第十二章 从肃州到毛目段长城去 565

第二节 经过毛目绿洲及其边远地区的烽燧 569

224.肃州野麻湾外中世纪长城上的烽燧  573

225.毛目下游长城上的T.XLVIIL.b烽燧  573

226.千佛洞遗址中部的石窟,前堂已暴露在外  574

227.黑河土尔扈特人的首领及蒙古族头人  574

第三节 在汉长城遗址发现的文物 577

第一节 黑河下游及其尾闾 607

第十三章 黑河三角洲和哈喇浩特遗址 607

第二节 哈喇浩特遗址 613

228.毛目下游黑河岸边的T.XLVIII.e围墙  614

229.黑河三角洲头的巴银伯格都山  614

230.巴银伯格都山西麓的泉水沼泽  615

231.从巴银伯格都山麓望黑河三角洲头  615

233.黑河岸边大湾附近的T.XLVIII.c废堡  616

232.黑河岸边西湾墩附近的烽燧,西湾墩也称塞尔  616

234.哈喇浩特附近阿杜纳霍拉的内层堡垒  617

235.哈喇浩特以西的干涸河床  617

236.黑河三角洲达文桃来的野胡杨树丛  618

237.在黑河三角洲“大堡”附近逗留  618

238.在黑河岸边的包尔加苏宿营  619

239.黑河三角洲达文桃来的土尔扈特部蒙古人  619

240.从西南方向望到的哈喇浩特的城墙  624

241.哈喇浩特城墙的西北角及外边的佛塔,是从北方看到的景象  625

242.哈喇浩特城墙的南面,避风处堆满了沙子  626

243.哈喇浩特城的西墙,西南角是伊斯兰教坟墓  627

244.向东南方望到的哈喇浩特城内的景象  627

246.哈喇浩特城的西墙,西北角附近有风吹沙子造成的豁口  628

245.向西北方望到的哈喇浩特城内的景象  628

248.哈喇浩特城墙西北角上的佛塔遗址  634

247.从哈喇浩特城里看到的古城西北角(箭头标示的是北墙豁口的位置)  634

249.哈喇浩特城里的K.K.I.i庙宇背面的佛龛,残存着雕像底座  635

250.哈喇浩特西门外的棱堡  636

251.哈喇浩特的伊斯兰教坟墓遗址K.K.VI,是从北方看到的景象  637

252.哈喇浩特的伊斯兰教坟墓遗址K.K.VI的正面(朝东)  638

第三节 哈喇浩特城外的遗址 639

254.哈喇浩特附近的古民居K.K.XIV  644

253.哈喇浩特附近的古民居K.K.IV  644

256.哈喇浩特的废庙和佛塔K.K.IV  645

255.哈喇浩特附近的古民居K.K.II遗址,已半被红柳沙堆埋住  645

258.哈喇浩特被毁的佛塔K.K.II底座坡上的瓦砾  646

257.哈喇浩特被毁佛塔K.K.II的底座及泥塑碎片,是清理之前的情景  646

第四节 乡村居民点和马可·波罗的“额济纳城” 649

第五节 出自哈喇浩特和附近遗址的文物 658

第十四章 前往甘州和南山中部 729

第一节 到甘州去的一条沙漠道 729

259.宿营地160号以南被沙子掩埋的沙漠山岭  732

260.在到高台的途中宿营于吉格代卡亚  732

261.越过谷地望到的马蹄寺  733

262.从南沟城往南望到的南山和南山脚下的村落  733

263.洪水城外的寺院  734

264.高台城东门附近的寺院客房  734

265.南沟城的街道  735

266.南沟城村子里的庙宇  735

267.甘州城墙外的寺院客房  736

268.甘州大佛寺后面的佛塔和庙宇  736

第二节 到南沟城和甘州河的东源去 737

270.南沟城外的庙宇  742

269.马蹄寺底下的庙宇  742

271.马蹄寺的石窟和寺院  743

272.哈喇浩特的K.K.VI号圆顶伊斯兰教坟墓里面的一角  743

273.马蹄寺第二层石窟里的泥塑佛像和菩萨像  744

274.南沟城大寺庙的西院  744

275.南沟城大寺庙里的泥塑佛像和菩萨,两侧是后来修补过的坐姿青铜罗汉像  745

276.南沟城大寺庙前厅里的青铜罗汉,大多后来用灰泥修补过  745

第三节 从南山回到毛目 749

277.从正义村看到的甘州河峡谷  753

278.南山中的欧波堡,是从西边看到的情景  753

280.通往扁都口的那条山谷谷口的草地  754

279.通向敖包岭子山口的那条山谷  754

281.甘州河岸边三帕村的西门  755

282.到甘州河边的四帕村去  755

283.北山野马井上方的谷地  756

284.扎营在北山的东二山井  756

285.北山明水盆地  757

286.俯瞰着巴依的喀尔力克山脚下的小山  757

288.北山马鬃山分水岭  758

287.俯瞰着宿营地209号的北山马鬃山南侧的谷地  758

第十五章 穿越北山到巴里坤 759

第一节 穿越北山的沙漠山脉 759

第二节 穿越天山最东段 766

第三节 经过喀尔里克山和巴里坤 772

第四节 巴里坤和哈密之间的历史关系 775

第二卷 785

第十六章 到古城并穿越天山 785

第一节 从巴里坤到古城 785

第二节 北庭遗址和车师后国王庭 793

第三节 穿越天山到吐鲁番 798

第十七章 吐鲁番地区的地理和历史 808

第一节 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和早期历史 808

第二节 从东汉到唐朝时期的吐鲁番 814

第三节 回鹘统治下的吐鲁番 822

第十八章 吐鲁番的遗址 829

第一节 古代高昌国的遗址 829

第二节 在喀拉霍加挖掘或购得的文物目录 840

第三节 在吐峪沟遗址考察 861

第四节 在吐峪沟遗址发掘或购得的遗物目录 875

第五节 在木头沟遗址的考古工作 896

第十九章 阿斯塔那古墓地 909

第一节 ⅰ组中公元七世纪的墓葬 909

第二节 ⅱ~ⅴ组墓中出土的泥塑像及其他随葬品 916

第三节 ⅵ~ⅹ组中未被盗扰的墓葬等 929

第四节 阿斯塔那墓葬及出土纺织物综述 937

第五节 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纺织艺术品 942

第六节 阿斯塔那墓地出土遗物表 951

第七节 在吐鲁番工作的总结 992

第二十章 在库鲁克塔格中探险 1005

第一节 从吐鲁番到辛格尔 1005

第二节 到破城子和兴地去 1011

第三节 到库鲁克河边的墓地去 1020

第四节 米安·阿弗拉兹·古尔的补充考察 1030

第一节 营盘遗址 1040

第二十一章 孔雀河沿岸的古道 1040

第二节 孔雀河的古代河道和“注滨城” 1056

第三节 到库尔勒去的古道沿线的烽燧 1063

第四节 尉犁和当代的喀拉库木 1073

第二十二章 从库尔勒到库车 1083

第一节 沿天山脚下走 1083

第二节 都护治所 1087

第三节 从轮台到库车 1093

第二十三章 库车及境内若干古遗址 1099

第一节 绿洲的地貌及境内古都的位置 1099

第二节 木扎特河以西的遗址 1103

第三节 库车东南的遗存发现和收集的古物名录 1114

第二十四章 从库车到喀什 1131

第一节 拜城境内的古代遗存 1131

第二节 经由阿克苏和巴楚到达喀什 1135

第三节 唐代对阿克苏至喀什的道里记载 1138

第二十五章 穿过帕米尔 1142

第一节 在喀什作准备 1142

第二节 沿阿赖谷地走 1148

第三节 沿帕米尔的西部边缘走 1155

第四节 经过阿利丘尔和大帕米尔 1175

第一节 瓦罕的古代遗址 1187

第二十六章 在阿姆河上游地区 1187

第二节 穿过伊什卡什米和加兰 1205

第三节 舒格楠谷地 1218

第四节 从罗申到达尔瓦孜 1224

第五节 从喀拉特金到布哈拉 1235

第二十七章 在呼罗珊的东部 1250

第一节 从阿什哈巴德到马什哈德 1250

第二节 经过波斯—阿富汗边界 1251

第三节 进入赫尔曼德盆地 1260

第一节 锡斯坦的历史地位 1264

第二十八章 锡斯坦圣山 1264

第二节 科赫伊瓦贾的遗址 1269

第三节 壁画 1278

第四节 山顶的遗址 1290

第二十九章 波斯境内锡斯坦绿洲的遗址 1299

第一节 沙利斯坦及其附近的遗址 1299

第二节 锡斯坦坝以及赫尔曼德河的古名 1308

第三节 扎黑丹遗址以及西北方的晚期遗址 1310

第四节 出自锡斯坦北部晚期遗址的陶器碎片和其他小遗物 1322

第三十章 锡斯坦的沙漠三角洲 1331

第一节 古代和近代的遗址 1331

第二节 史前居民点遗址 1343

第三节 在赫尔曼德河南部三角洲地区遗址发现的文物 1351

第四节 一条古代边境线遗址 1383

第五节 从锡斯坦到印度和伦敦 1396

附录 1399

附录A——吐鲁番阿斯塔那的汉文碑铭,由法兰西大学教授马伯乐翻译并注释 1399

附录B——发现或购得的钱币目录,以F.M.G.罗立梅和J.阿兰的笔记为基础撰写而成 1404

附录C——关于帕米尔地区和阿姆河盆地的人类学所做的笔记,T.A.乔伊斯(艺术学硕士,大英博物馆副馆长,皇家人类学学院副主席) 1417

附录D——从中国新疆、甘肃和锡斯坦出土的陶瓷,R.L.霍普森(大英博物馆陶瓷和人种学部部长) 1439

附录E——手稿目录(主要是梵文),F.E.帕吉特(艺术学硕士,印度陶瓷学会会员[已退休]) 1443

附录F——梵文、和田文、库车文手稿残件目录,斯坦·科诺(奥斯陆大学教授) 1456

附录G——库车语手稿残件笔记,西尔文·列维(法兰西大学教授) 1459

附录H——粟特文手稿残件笔记,E.班威尼斯特 1461

附录I——汉文碑铭和文书,由艺术学硕士、文献学博士、大英博物馆东方印刷品和手稿部副馆长L.吉列斯翻译并作注 1462

附录K——回鹘文、蒙古文、粟特文手稿残件目录,A.冯·勒柯克(柏林人种博物馆馆长) 1476

附录L——在德尔果德山口发现的藏文题识,由哲学博士A.H.弗兰科翻译并做注 1481

附录M——从和田带回来的文物目录,承驻中国领事馆的H.I.哈定先生热心提供,撰稿人为F.H.安德鲁斯(曾获得英帝国勋章) 1483

附录N——塔里木盆地和锡斯坦的石器,大英博物馆副馆长R.A.史密斯 1491

附录O——岩石和沙子样品,由W.J.索罗斯(科学博士、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教授)和R.C.斯比勒(艺术学学士,牛津大学近期的布尔戴特-库茨学者)研究并描述、贝壳样品的笔记由D.F.W.巴登-鲍威尔(艺术学硕士,科学学士)撰写 1493

附录P——出自喀拉霍加的摩尼教羊皮手稿残件(手稿Kao.0111),W.兰茨(哲学博士) 1524

附录Q——出自喀拉霍加的如尼突厥文手稿残件Kao.007,由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威尔海姆·汤姆森校订并翻译 1526

附录R——对图版CXXX~CXXXIII中的藏文题识所做的笔记,F.W.托马斯(艺术学硕士,哲学博士,F.B.A.,牛津大学波登梵文教授)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