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篇 总论 1
第一章 道统新辨 1
第一节 漫谈中国道统之离合 1
第二节 溯「真统」谈今儒 4
第三节 论哲学原理 9
第四节 论中国近代学术思想的变态发展 10
第二章 东方哲学的观测 19
第一节 论中国哲学的特色 19
第二节 印度哲学的特色与其源流 22
第三节 中国佛教思想之传统精神 31
第四节 论印度佛学的演变历程 34
第五节 辨「危微精一中」道体真义 36
第二篇 论儒 49
第三章 尊儒与孔学的地位 49
第一节 道冠古今的孔子传略 49
第二节 孔孟哲学的根本精神与其发展 76
第三节 从尊孔略说祀孔与孔庙之规格 82
第四节 评习经与尊孔 95
第五节 论「读经」与「德育」的当前课题 100
第六节 「四书」与其义理诠释 104
第七节 孟子的形上学 109
第四章 儒家哲学道德主体精神 117
第一节 论孔子的人道哲学 117
第二节 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123
第三节 中国伦理制度起源之蠡测 162
第四节 儒家的道德与人格建设 176
第五节 儒家思辨之学释义 192
第六节 论道德哲学 196
第七节 忠孝观念在中国伦理生活中的实践价值 201
第八节 教师节论师道 208
第九节 传统文化与师道 212
第十节 试论「大同」思想的根本精神 219
第三篇 论秦汉诸子 225
第五章 先秦诸子之导源 225
第一节 历代诸子概说 225
第二节 儒道法先驱的管子思想 228
第三节 道家元祖老子思想的系统与开展 239
第四节 老子的论理思想与知识论 245
第五节 老子的自然哲学 247
第六节 老子的道德哲学 249
第七节 老子「清静无为」的政治社会观 252
第八节 老子的人生观与归真 254
第六章 儒墨法三家哲学今探 257
第一节 今儒学与墨学 257
第二节 法家思想的源流与评价 262
第三节 汉代大儒董仲舒 271
第四篇 论佛 277
第七章 佛法概说 277
第一节 佛法原理概说 277
第二节 佛教宗派的渊源 280
第三节 佛法心理学浅测 282
第四节 佛学「般若」思想本质与其功德观 297
第五节 原始佛法说「禅定」 325
第八章 宗派佛学之管窥 333
第一节 印度唯识论的起源与其发展 333
第二节 华严「信解行证」的修行要义 366
第三节 佛家「唯识论」之蠡测 375
第四节 观世音菩萨考相 380
第五节 烦恼的病理与对治法门 381
第六节 「揭示佛经原义」质疑 389
第九章 中国佛学 395
第一节 鸠摩罗什的学说与贡献 395
第二节 唐代玄奘大师与其唯识论 404
第三节 佛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21
第四节 民初法相学风札记 437
第五节 北岳五台朝圣进香记 449
第六节 河北历代高僧记 456
第五篇 新儒学与三教合一 467
第十章 新儒学的概说 467
第一节 理学浅测 467
第二节 论新儒学的新精神与真价值 478
第三节 宋明理学与佛法的融会 486
第四节 理学与生活规范 493
第十一章 儒佛道的统合 499
第一节 释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涵义 499
第二节 儒佛道「中道」精神的会通 501
第三节 从知德一致论儒佛道精神的融贯 507
第四节 心性论与直观哲学 517
第五节 北宋理学巨擘邵康节 522
第六节 略论朱熹心性教育观之特色 525
第十二章 现代哲学家略论 541
第一节 公羊学派与龚自珍思想 541
第二节 晚清名儒曾国藩 551
第三节 国学大师章炳麟与其古文学 553
第四节 康有为的「立教改制」思想之特色 569
第五节 现代思想之先驱梁启超的贡献 590
第六节 谭嗣词与民主革命思潮 613
第七节 评熊十力的哲学 623
第六篇 论人生 627
第十三章 人生观念 627
第一节 漫论人生的「迷」与「悟」 627
第二节 论知与不知辨 630
第三节 心性哲学漫谈 633
第四节 「良知」与「无明」辨 639
第五节 论人生哲学的系统 646
第六节 东方人的人生观与修养 655
第七节 论人生境界的情操 668
第十四章 价值论 673
第一节 论思想上的「中立病」 673
第二节 论思想教育的改进要务 675
第三节 提高大学「德育」的素质 682
第四节 人生价值与实践的方向 686
第五节 结论 693
附录(一)目录学源流举要 695
附录(二)黄公伟年谱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