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白马读书录 1
《水上》 5
教育的信仰 7
课馀 15
团体生活 17
文学的美——读Puffer的《美之心理学》 27
文学的一个界说 34
《吴稚晖先生文存》 45
执政府大屠杀记 50
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 58
翻译事业与清华学生 66
悼何一公君 71
新诗 74
唱新诗等等 85
那里走 90
呈萍郢火栗四君 90
三个印象 91
时代与我 91
我们的路 98
近来的几篇小说 107
一 茅盾先生的《幻灭》 107
二 桂山先生的《夜》 110
三 鲁彦先生的《一个危险的人物》 113
悼王善瑾君 118
关于“革命文学”的文献 120
《妙峰山圣母灵签》的分析 140
白马湖 145
论中国诗的出路 148
《文艺心理学》序 155
李健吾作《老王和他的同志们》序 (节录) 160
茅盾的近作(《三人行》、《路》) 161
赠言 164
《伦敦竹枝词》 166
《三秋草》 169
《新诗歌》旬刊 171
春 175
哀互生 177
《春蚕》 179
《谈美》 183
《行云流水》 185
《解放者》 187
《这时代》 188
关于“新诗歌”的问题(给芙影的信) 189
论青年读书风气 193
论说话的多少 196
内地描写——读舒新城先生《故乡》的感想 200
“欢喜老墓碑” 203
文言白话杂论 206
买书 211
论别字 214
松堂游记 218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附:编选凡例) 221
选诗杂记 233
北平消息 240
初到清华记 241
清华的一日 244
绥行纪略 246
蒙自杂记 251
北平沦陷那一天 255
这一天 258
《原野》与《黑字二十八》的演出 259
《西南采风录》序 263
清华的民主制度 265
外东消夏录 267
引子 267
夜大学 268
人和书 269
成都诗 270
蛇尾 272
重庆一瞥 273
文学与新闻 275
钟明《呕心苦唇录》序 282
三祝报章文学 284
新中国在望中 286
重庆行记 288
飞 288
热 290
行 292
衣 293
序叶氏兄弟的第二个集子 297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299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张奚若等十教授为国共商谈致蒋介石、毛泽东电文 300
我是扬州人 303
教育家的夏丐尊先生 308
谈闻一多数授生平 310
《语言与文学》发刊的话 311
闻一多先生与新诗 313
“五四”时代的文艺 316
中学生与文艺 319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323
文学的严肃性 325
文艺节纪念 328
《闻一多全集》编辑记和拟目 329
大学的路 332
论学术的空气 334
《闻一多全集》编后记 339
今天的诗——介绍何达的诗集《我们开会》 343
青年与文学 351
论不满现状 353
论且顾眼前 357
刘云波女医师 361
文物·旧书·毛笔 364
国语和普通话 369
关于“月夜蝉声” 374
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报告 376
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 378
论意义 380
论白话 384
南行通信 388
南行杂记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