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
绪论 鲁迅与中国英哲文化 4
一、多元文化比照中的鲁迅式英哲文化 4
二、英哲文化的“孤绝”的旗帜 13
三、鲁迅的精神资源意义 20
四、孤绝的现代性感知与文学选择 28
上篇 43
第一章 孤绝的“呐喊”者——《呐喊》论 43
一、孤绝心态下的“呐喊” 43
二、“呐喊”的意义 52
三、呐喊者的定位 57
四、“孤绝”的欢容与亮色 65
五、孤绝而深刻的“消极” 73
六、“不幸”与“不争” 83
七、叙事的变焦 93
第二章 “彷徨”与慰藉 104
一、孤绝感的加深:由“呐喊”到“彷徨” 104
二、孤绝的胸臆寻求慰藉 115
三、幼者本位:孤绝中寻求慰藉的另一面 119
中篇 129
第三章 鲁迅文学传统:孤绝的价值 129
一、鲁迅与《新青年》新文学传统的开辟 129
二、批评本体传统与鲁迅文学的定位 150
三、鲁迅批评本体传统与几个文学社团 157
第四章 鲁迅思想与审美传统的呈现 164
一、思想和审美传统的悲剧内核 164
二、思想和审美传统的价值呈现 177
三、鲁迅小说传统的现代品质及其弘扬 186
下篇 199
第五章 超脱“孤绝”:寻求世界性资源 199
一、易卜生主义的理解与反思 201
二、鲁迅等中国作家给予勃兰兑斯的崇高文化礼遇 207
第六章 鲁迅与“主义” 227
一、俄国文学的“为人生”与现实主义 227
二、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形态与鲁迅 234
三、鲁迅创作中的非理性因素 250
四、“象征印象主义”就是表现主义 262
五、孤绝之外:表现主义的尝试 268
六、“世纪末果汁”的研磨 282
余论 鲁迅的人生和形象:孤绝的生存状态 300
一、孤独的星球:鲁迅在“左联” 300
二、孤绝中的“人生的仪式感” 313
三、仍然是“说不尽”的鲁迅 320
四、关于鲁迅研究热点问题引发的思考 324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