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连松主编;鲁泽副主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02033445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城镇化基本理论、世界城镇化道路、中国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指标体系、国际大都市与中国城镇化、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与中国城镇化、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规划与设计、开发开放、民主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等。

目录 1

第一章 城镇化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城镇的涵义 1

一、我国古代城镇的概念 1

二、我国现阶段城镇的涵义 3

第二节 城镇化基本概念 5

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区别 5

二、各学科对城镇化涵义的理解 6

三、中国对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和使用 7

第三节 城镇形成与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8

一、有关城镇起源的理论 8

二、城镇形成的经济基础 9

三、城镇形成的社会基础 11

第四节 城镇的设置标准 12

一、城镇的界定方法 12

二、中国城镇设置标准 13

第五节 城镇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16

一、城镇的基本特征 16

二、城镇的基本功能 18

第二章 世界城市化道路 25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 25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历史沿革 25

二、发达国家城市化多种发展模式 29

第二节 世界城市化一般规律 32

一、政治和民族独立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32

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伴生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32

三、城市化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33

四、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超前领先发展,是世界许多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35

五、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劳动生产率,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37

六、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生活环境差、低收入地区向生活环境好、高收入地区流动,是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38

第三节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38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38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增长最快 39

三、世界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大都市区超常发展 39

四、城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化将朝着中小城市专业化的方向继续推进 41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城市化的最终目标 41

第四节 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41

四、中国城镇化必须走多样化模式的路子 42

三、城镇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相适应 42

一、城镇化必须以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为前提 42

二、城镇化必须运用市场经济原则,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为动力,现代化为目标 42

五、城镇化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 43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道路 44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44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镇化 44

二、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城镇化 47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因素 52

一、要考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 52

二、要考虑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 53

三、要考虑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8

四、要考虑城市经济规模净收益 59

五、要考虑维护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 59

六、要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迁移成本 60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特色 60

一、坚持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走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现代 61

化的发展路子 61

二、坚持合理发展大城市,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理的城镇体系的路子 63

三、坚持以农村工业化为动力,走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在城乡结合部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路子 73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采取不同发展战略和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多形式、多途径、多元复合型的城镇化路子 75

五、坚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走出一条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77

六、坚持在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集中型、分散型、就地型相统一的城镇化路子 78

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以人为本,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路子 80

八、坚持改革开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出一条在城镇化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路子 85

九、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特点、各具特色的城镇化路子 88

十、坚持在政府引导下,走出一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城镇的路子 93

一、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95

第四节 中国城镇化意义 95

二、城镇化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增收乏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96

三、城镇化是加快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96

四、城镇化是加大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97

五、城镇化是实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98

六、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与区域发展差距的重大步骤 99

七、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99

第五节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00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00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 101

四、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 102

三、城镇规模结构不适当 102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 103

六、管理体制不适应 103

七、社会保障不完善 103

八、建设资金不足 103

九、领导认识不到位 104

第六节 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预测 104

一、中国城镇化将加速发展 105

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 106

五、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106

二、城镇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 106

三、城镇发展突出个性和特色 106

六、一些城市将向“国际性大都市”迈进 107

七、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107

八、城镇可持续发展势不可挡 107

第四章 城镇化与城镇指标体系 108

第一节 城镇化指标体系及编制原则 108

一、编制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意义 108

二、城镇化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 109

三、城镇化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110

第二节 城镇化水平测度及评价 111

一、城镇化水平的界定方法 111

二、城镇化水平测算方法 112

三、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115

四、城镇化的效应与测度 120

第三节 城镇化预期测度及评价 122

一、城镇化速度测算 122

二、城镇化发展的预期测度方法 124

第五章 国际性大都市与中国城镇化 129

第一节 国际性大都市的内涵与特征 129

一、国际性大都市的内涵 129

二、国际性大都市的特征 130

三、国际性大都市的功能 131

四、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国际性大都市 136

第二节 国际性大都市的现状和作用 137

一、我国国际性大都市的现状 137

二、国际性大都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8

一、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规律 142

第三节 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模式 142

二、大都市密集区 145

三、都市圈 149

四、城市群 151

五、城市带 152

第六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中国城镇化 153

第一节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状与作用 153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状 153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 156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殊性 157

第二节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 157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殊功能 159

三、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变化 161

第三节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 162

一、跨省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163

二、省会城市 164

三、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164

四、港口辐射区域性中心城市 165

一、中小城市获得了较快发展 167

第一节 中小城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67

第七章 中小城市与中国城镇化 167

二、中小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69

第二节 中小城市的功能定位 170

一、对以往中小城市功能定位的评价 170

二、中小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 171

第三节 中小城市发展模式及重点选择 173

一、中小城市的发展原则 173

二、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 174

三、中小城市的发展重点 176

一、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中的特殊意义 177

第八章 小城镇与中国城镇化 177

第一节 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中的地位 177

二、中国城镇化战略中的小城镇 179

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179

第二节 小城镇发展现状 182

一、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成就 182

二、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184

第三节 小城镇发展战略 186

一、发展战略的内涵、依据 186

二、经济发展战略 187

三、社会发展战略 189

第四节 小城镇发展指导原则 190

一、优先发展重点中心镇的原则 190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0

三、聚与散相结合的原则 190

四、质与量相结合的原则 191

第五节 小城镇发展模式 191

一、苏南模式 191

二、温州模式 192

三、北方商贸型模式 194

第九章 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196

第一节 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196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城镇化进程 196

二、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 199

三、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200

四、服务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205

第二节 小城镇特色经济 205

一、小城镇特色经济的内涵 205

二、城镇特色经济的决定因素 206

三、区域特色经济的本质特征与生成机理 207

四、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道路 209

第三节 小城镇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211

一、技术创新是小城镇发展的持久动力 211

二、体制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213

第四节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15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 215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特征 215

三、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 218

五、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220

四、小城镇基础设施现状与问题 220

第十章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222

第一节 小城镇规划 222

一、小城镇规划编制的作用 222

二、小城镇规划编制的内容和任务 223

三、小城镇规划应坚持的原则 224

四、小城镇规划中应把握的重点 226

第二节 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27

一、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227

二、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 228

三、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保证措施 230

第三节 小城镇总体规划 231

一、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 231

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 232

三、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 237

第四节 详细规划 238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238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 241

三、详细规划要点 241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原则 243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 243

第五节 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 243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内容 244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 244

五、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246

第六节 小城镇设计 246

一、城镇设计的内涵 246

二、不同阶段的城镇设计 247

三、城镇设计的有效实施 249

一、小城镇规划的实施原则 250

第七节 小城镇规划的实施原则和措施 250

二、小城镇规划的实施措施 251

第十一章 小城镇的开发开放 253

第一节 小城镇开发开放的任务 253

一、小城镇开发开放的重要性 253

二、小城镇开发开放的内容和目标 255

三、小城镇开发开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58

四、小城镇开发开放的主要措施 260

第二节 小城镇市场体系建立与完善 261

一、小城镇市场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262

二、小城镇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 263

三、小城镇市场体系完善的途径 264

第三节 小城镇工贸小区建设 266

一、小城镇工贸小区建设的必要性 267

二、小城镇工贸小区建设的原则与模式 268

三、小城镇工贸小区建设的对策 269

第四节 小城镇的对内对外开放 270

一、小城镇对内对外开放的目标 271

二、小城镇开放的方向与重点 271

三、小城镇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 273

第十二章 小城镇政府管理职能 275

第一节 小城镇政府主要职能 275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275

二、经济管理职能 276

三、社会管理职能 277

四、小城镇政府职能的不完善性 277

第二节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77

一、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278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79

第三节 小城镇财税体制改革 284

一、财政体制现状 284

二、财税体制改革 285

第四节 经营城市 290

一、“经营城市”的基本内涵 290

二、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90

三、经营城市的实践方式和保障条件 291

第五节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291

一、小城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291

二、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292

三、有关保障措施 295

第十三章 城镇化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297

第一节 城镇化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297

一、思想建设 298

二、道德建设 300

三、努力探索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01

第二节 城镇化中的科教文卫事业 302

一、大力发展城镇科技事业 302

二、着力发展城镇教育事业 304

三、努力繁荣城镇文化事业 306

四、全力办好城镇卫生事业 308

五、城镇体育事业 311

第三节 城镇民主法制建设 312

一、严肃执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 312

二、加强城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13

三、强化人大监督和各种社会监督 314

四、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314

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314

七、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315

六、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15

第四节 创建文明城镇 316

一、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和文明户活动 316

二、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317

三、开展城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317

四、共同营造城镇良好秩序 318

五、创建洁净优美的城镇环境 318

六、创建活动的要求及原则 319

一、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21

第一节 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必要性 321

第十四章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321

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23

第二节 城镇可持续发展特点及趋势 325

一、城镇化及城镇可持续发展特点 325

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 327

第三节 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 328

一、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28

二、城镇人口、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330

三、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35

四、生态环境与城镇可持续发展 339

五、城镇整体可持续协调发展 345

第十五章 小城镇发展的组织与领导 347

第一节 小城镇发展的观念更新 347

一、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347

二、树立质量效益观念 348

三、树立流动性观念 348

四、树立经济区域观念 349

五、树立协调发展观念 349

一、制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 350

第二节 加强领导,形成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合力 350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51

三、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52

四、加强对城镇建设的领导 354

第三节 小城镇区划调整与并乡扩镇 355

一、乡镇规模过小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55

二、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重要意义 356

三、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思路 357

主要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