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头语 1
通论 1
必须打破道统文统史统法统四个旧传统观念 1
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9
《中国文化名著选读》卷头语和篇目 13
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26
论中国文化的几个重大问题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演变 40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部分著名观点 46
中国礼教思想史编著计划初拟 51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上的首出地位——读郭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57
侯外庐对中国思想史的贡献——评《中国思想通史》 61
侯外庐同志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商讨与计划 67
影印《诸子集成》前言(周秦汉魏六朝) 76
论诸子 78
论先秦诸子十二家 78
最能代表中国思想文化的四大祖师 83
论孔子 85
孔子思想体系的要点 85
孔子一生都尚礼 87
孔子的法学思想 98
孔子教育思想要具体分析 102
谈谈过去、现在和今后对于孔学问题的争论 105
孔子思想问题的百家争鸣 110
对孔学的争鸣是发展中国文化的关键——孔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119
孔子思想体系属于哪种类型 125
不宜抬高孔子——评匡亚明的《孔子评传》 129
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 140
孔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 145
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 154
论墨子 158
墨子思想体系——一位反宗法反宿命反述而不作的伟大思想家 158
论老庄 195
老庄思想体系 195
评李季吕振羽的老庄看法(节录)——后世的老庄学派 239
再评李季的老庄封建说——中国虚无主义史略 246
李季的逻辑与态度——为老庄问题而答李季先生 265
论许行 278
许行思想的新释——周末最先进的学说 278
再论许行思想——敬答任白涛先生 282
论公孙龙 290
论公孙龙的违反辩证法——与冯友兰先生论“白马非马” 290
论韩非 295
韩非思想体系——绝对君权与愚民政策 295
最反动的韩非经济思想——贫富的主要原因 337
韩非主秦统一而无法存韩辨——《初见秦》《存韩》两文实不矛盾 343
论汉代学术思想 347
论汉代学术思想的诸子遗风与杂家化 347
《礼记》思想体系 351
论《礼记》 351
论司马迁 356
司马迁是寓思想于历史的模范——表面尊孔实则反儒 356
论魏晋玄学 366
论魏晋玄学的内外派别 366
论杜甫与白居易 371
论杜甫与白居易——中国古代两大文艺思想家 371
论佛教 382
论中国佛教各大宗的主要异同 382
论慧能 385
佛教简易派代表禅宗慧能思想体系 385
佛教烦琐派代表华严宗澄观思想体系 390
论澄观 390
论朱熹 400
朱熹思想的来源、核心和评价 400
朱熹的书院教育与礼教思想 409
我为什么写这篇论文 422
朱熹对待妇女的问题——尼姑还俗与贞女节妇 424
朱子学研究的新方向——在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426
论明清思想界 433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明清思想界的分野和创见 433
论李贽 441
李贽思想体系纲目——汉后一位反旧传统的大思想家 441
从中国思想史来评价李贽 450
附录:钟惺谭元春与佛学之关系——为周作人先生《重刊袁中郎集序》而作 451
论徐光启 455
徐光启的主要思想——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 455
论傅山 457
傅山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纪念傅山逝世三百周年 457
论黄宗羲 462
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独特地位——纪念黄宗羲逝世二百九十周年 462
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历史地位 464
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空前性与现实性 472
论张履祥 479
张履祥思想要目 479
王船山思想体系的要点 481
论王船山 481
研究船山思想应当实事求是 483
论李柏 489
李柏诗之独特形式和内容 489
论颜元 493
颜元学派的突出地位 493
附一:李塨思想要目 498
附二:王源思想要目 499
论袁枚 502
袁枚思想体系纲目——一位不被重视的大思想家 502
附录一: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文编年索引 510
附录二:蔡尚思孔子研究有关论著编年索引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