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整合概念的提出 1
1.1.2 整合作为研究对象 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3 研究范围及方法 5
1.3.1 研究范围 5
1.3.2 研究方法 6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7
1.4.1 城市形态 7
1.4.2 整合 8
1.5 基本框架和内容 10
1.4.3 整合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0
2 城市形态整合理论的提出 13
2.1 现实的需要 13
2.1.1 当前中国城市形态发展的主要问题 13
2.1.2 整合的必要性 26
2.2 城市形态整合理论的提出 26
2.2.1 从新城市主义的思想看整合 26
2.2.2 当代城市的动态和多元特征 28
2.2.3 探索具有自律性的城市设计理论 29
2.2.4 整合——走向新的秩序 31
3 城市形态整合的价值取向 35
3.1 建立多元秩序 35
3.1.1 当代城市的多样性 35
3.1.2 当代城市的开放性 39
3.1.3 拼贴与共生 41
3.2.1 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44
3.2 促进经济发展 44
3.2.2 提高城市运转效率 46
3.2.3 探索新的城市结构 48
3.3 张扬人文精神 51
3.3.1 重建城市形态的人文性 51
3.3.2 增强城市形态的公共性 58
3.4 维护城市生态 62
3.4.1 城市生态与多元性 62
3.4.2 城市生态与动态性 63
3.4.3 面向生态的城市设计 63
4.1 作为建立中介的整合 70
4.1.1 凝聚与连接 70
4 城市形态整合的方法 70
4.1.2 从个体到综合体 74
4.1.3 连续与缝合 75
4.1.4 中间领域 76
4.2 作为催化机制的整合 78
4.2.1 形态与过程 78
4.2.2 协同与建序 80
4.2.3 催化作用 81
4.3 作为场所转换的整合 85
4.3.1 历史基因的继承和变异 85
4.3.2 场所与“陌生化” 86
4.3.3 功能的转换 87
4.3.4 类似性城市 89
5 城市形态整合的范畴 93
5.1 城市空间与建筑的整合 93
5.1.1 功能组织整合 97
5.1.2 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 99
5.1.3 大尺度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01
5.1.4 地下地上城市空间的整合 103
5.2 城市空间与交通的整合 104
5.2.1 不同机动交通方式的整合 107
5.2.2 步行与机动交通系统的整合 108
5.2.3 城市空间与交通的整合 109
5.3 新与旧的整合 111
5.3.1 城市形态的历时性 112
5.3.2 新旧整合的两种情况 113
5.4 人工与自然的整合 116
5.4.1 强化自然环境特征的整合 117
5.4.2 联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合 119
6.1.1 作为城市形态整合结果的立体化 124
6 整合作用下城市形态发展趋势 124
6.1 城市形态的立体化 124
6.1.2 城市形态立体化的概念 125
6.1.3 城市立体化形态的表现 126
6.1.4 立体化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 136
6.1.5 未来的发展 137
6.2 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 138
6.2.1 作为城市形态整合结果的相互渗透 138
6.2.2 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的概念 138
6.2.3 城市空间相互渗透的形态表现 140
6.2.4 相互渗透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 152
6.2.5 未来的发展 155
6.3.2 城市形态绿色化的概念 156
6.3.1 作为城市形态整合结果的绿色化 156
6.3 城市形态的绿色化 156
6.3.3 城市形态绿色化的主要表现 157
6.3.4 绿色化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 164
6.3.5 未来的发展 167
7 走向新的秩序 169
7.1 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的探讨 169
7.1.1 城市正在形成一种网络组团式的结构 169
7.1.2 多个组团体现着城市整体形态的多样性 171
7.1.3 组团内部着重于人性化的需求 172
7.1.4 组团内的某些节点和机动交通高度结合 173
7.1.5 城市景观、郊区景观和自然景观相混合 175
7.2 上海城市形态整合的思考 176
7.2.1 上海城市形态整合背景分析 176
7.2.2 上海城市形态整合思考 177
7.2.3 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趋势实证的分析研究 189
7.2.4 小结 195
8 附录一 国内外城市设计中的整合 201
8.1 国外城市设计中的整合分析 201
8.1.1 美国费城市场东街城市设计——城市空间与交通的整合 201
8.1.2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地区设计——新与旧的整合 203
8.1.3 美国波士顿市滨水区扇形码头开发——人工与自然的整合 204
8.2 同济大学城市设计研究室实践中的整合分析 205
8.2.1 浙江临海市崇和门广场城市设计——新城区与旧城区整合 205
8.2.2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地下与地上整合、园林与建筑整合 207
8.2.3 南京市鼓楼广场地区城市设计——多种交通整合、自然生态体系整合、历史古迹体系整合 209
8.2.4 深圳市地铁天虹站地区城市设计——地下与地面公共空间整合 211
9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213
10 附录三 图片目录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