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
第一篇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制度与精品课程创新模式 1
第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内涵与课程改革 3
第一节 专业课程的历史演变 3
第二节 多种课程定义产生的历史原因 10
第三节 现代课程概念的探析 19
第四节 课程类型的划分 25
第五节 课程改革 36
第六节 课程的领域分析 48
第二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构成要素 87
第一节 课程思想资源构成要素 87
第二节 课程知识资源构成要素 99
第三节 课程经验资源构成要素 112
第四节 课程财物资源构成要素 137
第五节 课程人力资源构成要素 149
第三章 高等院校网络课程设置与创新 162
第一节 网络建设与网络课程资源 162
第二节 网络系统与网络课程设置 166
第三节 网络学校课程资源 169
第四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与比较分析方法 176
第一节 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一般原理 176
第二节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一般原理 186
第五章 高等院校现代专业课程开发方略 192
第一节 现代课程开发的课题 192
第二节 课程开发的方略 195
第三节 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的课题 198
第四节 学力与课程 201
第六章 高等院校现代精品课程的核心构成与达标标准 217
第一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217
第二节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3) 221
第三节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 224
第四节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03) 226
第五节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228
第七章 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制度与创新模式 240
第一节 教师教育课程制度改革的背景 240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 241
第三节 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造 245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 247
第五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250
第八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制度及构成 252
第九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案例探析 273
第一节 建设高水平信号与系统课群的改革与实践 273
第二节 杜克大学面向21世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报告 284
第二篇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的构成与设置模式 317
第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目标与设计 319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内涵 320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创新设计 327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陈述 342
第二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资源构成 354
第三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 372
第一节 专业课程内容的涵义 372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构成 375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取舍 376
第四节 课程内容的组织 381
第四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资源的调查与筛选机制 385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资源的调查 386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400
第五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结构与创新模式 408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涵义 408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 418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结构优化机制 423
第四节 专业(精品)课程创新模式 432
第六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资源交流机制 439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国际差异 441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国际交流机制 450
第二卷 457
第三篇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与精品课程研制策略及设计方法 457
第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与精品课程研发的核心策略 459
第一节 课程的定义和方法 459
第二节 课程研制 468
第三节 课程研制的组成 476
第四节 课程工作者的作用 482
第五节 国家专业(精品)课程开发策略 487
第六节 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494
第二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502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概念与层次 502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认识途径 505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511
第四节 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思路 517
第三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适应性设计 522
第一节 对现代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透视 522
第二节 镜式的课程设计 532
第三节 “实证等级论”的课程设计 538
第四节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课程设计 539
第五节 把学科等同于科学的课程设计 539
第六节 学习是“机械”累加的课程设计 540
第七节 人文课程设计 541
第四章 高等院校现代专业(精品)课程计划与标准设计 544
第一节 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架构 545
第二节 课程设置 547
第三节 课程的学时分配与编排策略 554
第四节 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 556
第五节 课程方案与地区差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560
第五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面向未来的弹性设计 568
第一节 后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解构 568
第二节 未来课程的设计 579
第六章 高等院校校本专业课程研发策略 598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多样化的理解 598
第二节 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分析 602
第三节 开发实践模式与过程模式 611
第七章 高等院校校本专业课程研发的技巧与首要条件 618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影响因素 618
第二节 学校进行校本专业课程开发的首要条件 628
第三节 校本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任务 631
第八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设计的相互制约机制 634
第一节 专业课程设计 634
第二节 教学设计 640
第九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研制与教学运作流程 653
第一节 专业课程研制 653
第二节 教学运作流程 659
第三节 教学环节 667
第十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核心依据 670
第一节 课程理论化的经典理论依据 675
第二节 理论的功能 676
第三节 理论的架构 678
第四节 课程理论 681
第五节 隐喻与理论阵营 687
第六节 未来的方向与平衡的理论方法 696
第十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 700
第一节 课程设计模式 700
第二节 教学模式 712
第三节 国内外常用教学创新模式 721
第四节 教学策略 733
第十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精品)课程研发流程与评价体系 737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发的现状分析 737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发的过程分析 741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的条件评价 748
第四篇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精品课程实施流程及操作技术 755
第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实施与教学原则及方法 757
第一节 专业课程设置实施 757
第二节 教学原则 767
第三节 教学方法 774
第二章 高等院校校本课程研发的运作方式 781
第一节 研发类型构成 781
第二节 开发的具体活动方式 783
第三章 高等院校专业活动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 789
第一节 专业活动课程 789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803
第三节 专业活动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的相互关系 810
第四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实施策略 814
第一节 实施步骤 814
第二节 作为一个创新过程的实施 819
第五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内隐学习与无意识教学策略 832
第一节 专业课程的内隐学习与无意识教学的发展历程 832
第二节 专业课程内隐学习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835
第三节 专业课程内隐学习的原理与无意识教学理论的架构 843
第六章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战略 850
第一节 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取向 850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全面建设 853
第七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的实施流程与创新模式 870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实施的本质 871
第二节 作为一种变革过程的专业课程实施 878
第三节 专业课程实施创新模式 888
第四节 主要参与者的作用 898
第三卷 905
第八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运行机制 905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系统的探析 905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系统与教学系统的协同 916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系统与考试系统的协同 923
第四节 专业(精品)课程系统与教育管理系统的协同 928
第五节 专业(精品)课程系统运行的协同性 932
第九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运行的实验步骤与检验标准 937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实验的首要目标 937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实验的实施步骤 942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实验的评价指标 951
第十章 高等院校多元文化与开发教育的课程实施模式 963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模式 963
第二节 世界学习的课程模式 972
第三节 开发教育的课程模式 983
第十一章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的课程实施模式 989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涵义 989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 994
第三节 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 1010
第十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技术相适应的原则 1014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 1014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科技的关系 1017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技术的关系 1024
第十三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制及选用标准 1028
第一节 教材编制的历史分析 1028
第二节 教材的含义和分类 1031
第三节 教材编制的核心理论 1037
第四节 教材的结构体系 1041
第五节 教材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1046
第十四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设置案例探析 1050
第五篇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精品课程评价机制 1063
第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内涵 1065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性质与目的 1065
第二节 评价取向 1071
第三节 科学—实证主义评价模式 1077
第四节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评价模式 1084
第五节 评价的实施问题 1090
第六节 评价中各类人员的角色定位 1101
第二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1106
第一节 评价模式的类型 1106
第二节 泰勒评价模式 1107
第三节 Metfessel—Michael评价模式 1109
第四节 Provus的差异评价模式 1110
第五节 Stake的符合—关联性模式 1112
第六节 Stufflebeam的背景、输入、过程、产品模式 1115
第七节 Eisner的鉴赏评价模式 1118
第八节 Stake的应答评价模式 1120
第九节 不受目标约束的评价模式 1121
第三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标准、过程与方法 1124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1124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1133
第四章 高等院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框架 1142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特殊性 1142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框架 1143
第五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1151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涵义 1151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对象及类型 1157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原则及方案 1163
第六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1171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信息采集方法 1171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信息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1174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实施 1180
第七章 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 1185
第一节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3) 1185
第二节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1188
第三节 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1190
第四节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03) 1202
第六篇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精品课程规范管理 1205
第一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管理制度 1207
第一节 国外课程管理制度 1207
第二节 我国课程管理制度的演变:从国定制到审定制 1209
第三节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212
第二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管理方法 1215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管理的方法体系 1215
第二节 课程管理哲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1216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管理的一般方法及其运用 1219
第三章 高等院校校本课程的创新与管理 1223
第一节 校本课程创新发展的内涵 1223
第二节 校本课程创新发展模式 1227
第三节 校本课程创新发展的类型结构 1230
第四节 影响校本课程创新发展的因素 1237
第四章 高等院校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管理 1239
第一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内涵 1239
第二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管理流程 1243
第三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原则 1246
第四节 专业(精品)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内容 1250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指导方案 1263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 1263
第二节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的启示 1273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管理的指导方案 1274
第七篇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规范化建设 1297
第一章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资源规范化建设 1299
第一节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1300
第二节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 1306
第三节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 1312
第二章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1316
第一节 我国精品课程资源短缺的历史考察 1318
第二节 我国精品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1321
第三节 我国精品课程资源短缺的对策 1325
第三章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与教学创新 1328
第一节 精品课程的开发 1328
第二节 综合课程的开发 1337
第三节 我国教学创新 1338
第四卷 1351
第四章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模式 1351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1351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 1358
第三节 精品课程创新的动力机制 1370
第五章 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实例探析 1379
第一节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379
第二节 创新创业管理班课程设置 1384
第八篇 高等院校教学技术创新应用模式 1479
第一章 高等院校教学技术创新的途径 1481
第一节 分析任务、目标与学生特点 1481
第二节 概念与原理教学 1485
第三节 问题解决教学 1492
第四节 感知动作技能教学 1497
第二章 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决策机制 1501
第一节 教学目标决策的理论分析 1501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范围 1506
第三节 学习类型与教学目标类型 1511
第四节 教学目标的表述 1519
第三章 高等院校教学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性策略 1524
第一节 教学技术创新模式——教学策略体系 1524
第二节 以信息加工为主导策略的教学创新模式 1528
第三节 以探究为主导策略的教学创新模式 1536
第四节 以反馈为主导策略的教学创新模式 1543
第五节 我国教学模式的创新 1548
第四章 高等院校直接教学应用模式 1554
第一节 直接教学策略内涵 1554
第二节 适合进行直接教学的条件 1556
第三节 呈现和组织 1560
第四节 指导学生练习 1563
第五节 反馈与纠正 1569
第六节 独立练习 1572
第七节 每周和每月的回顾 1575
第八节 直接教学的其他形式 1578
第九节 在多元文化课堂里促进直接教学的目标 1578
第五章 高等院校信息加工教学创新模式 1581
第一节 信息加工的内涵 1581
第二节 培养信息接收能力 1585
第三节 形成高效的知识特征 1591
第四节 促进问题图式的形成 1598
第五节 促进学习的主动调控机制 1608
第六章 高等院校提问教学模式 1616
第一节 提问的目标定位 1616
第二节 提问应该使用的顺序 1617
第三节 探询性问题的使用 1627
第四节 提问的方法具有文化特殊性 1630
第七章 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指导性应用模式 1639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模式 1639
第二节 课堂小组讨论模式 1648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1658
第八章 高等院校间接教学模式 1663
第一节 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的比较 1663
第二节 概念活动——归纳和演绎 1669
第三节 正例和反例的运用 1672
第四节 利用问题指导探索和发现 1674
第五节 学生自我评估与小组讨论 1677
第六节 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比较 1680
第七节 在多元文化的班级里促进间接教学的目标 1681
第九章 高等院校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1683
第一节 学生差异与因材施教相匹配的原则 1683
第二节 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 1687
第三节 成就动机类型与教学模式 1698
第十章 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1709
第一节 课堂问题与课堂管理模式 1709
第二节 课堂管理的一般模式 1713
第三节 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机制 1718
第四节 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机制 1721
第十一章 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应用 1731
第一节 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 1731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1745
第十二章 高等院校教学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实例探析 1805
第一节 大学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805
第二节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