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唐凯麟 1
导论 适应时代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1
一、时代呼唤道德建设 1
二、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6
三、面向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14
第一篇 社会公德 27
一 人猿相揖别与天下第一理——社会公德的演化与涵义 27
1.1 社会公德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28
1.2 社会公德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道德 35
1.3 社会公德是“为公之德” 42
二 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什么流传千古?——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 46
2.1 社会公德的一般特性 46
2.2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层次 52
2.3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58
3.1 社会形态与社会公德 68
三 健康为什么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道德义务——社会发展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68
3.2 科学技术与社会公德 80
3.3 人口问题与社会公德 94
四 努力崇明德——社会公德建设的目标、要求与意义 102
4.1 社会公德建设的目标 103
4.2 社会公德建设的要求 109
4.3 社会公德建设的意义 112
5.1 公共生活准则 120
五 “兼相爱”与“交相利”——公共生活中的社会公德 120
5.2 人道主义 136
六 做合格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关于国民的社会公德 148
6.1 位卑未敢忘忧国:爱祖国 149
6.2 德高莫于爱民:爱人民 155
6.3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爱劳动 158
6.4 热爱科学,坚持真理 164
6.5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痴情者” 167
七 人人都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公德 173
7.1 人与生态环境的新秩序 174
7.2 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与责任 181
7.3 生态环境道德规范及其教育 189
八 集体主义: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人与群体、社会之间的社会公德 197
8.1 个人与集体 197
8.2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199
8.3 反对个人主义 209
九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治理道德环境与社会公德建设 218
9.1 道德环境现状分析 218
9.2 治理道德环境的重要意义 226
9.3 治理道德环境,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231
十 乘风破浪会有时——立足现实,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241
10.1 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德建设 242
10.2 改革开放与社会公德建设 251
10.3 个体道德素质与社会公德建设 258
第二篇 职业道德 269
一 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社会作用 269
1.1 社会分工与职业的形成 269
1.2 职业与职业道德 273
1.3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 279
1.4 职业道德的层次性 281
1.5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286
二 “永恒的职业道德是不存在的”——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292
2.1 职业道德发展变化的原因 293
2.2 职业道德的历史类型 295
2.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新型的职业道德 304
三 社会道德文明的窗口——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15
3.1 职业道德与社会风气 316
3.2 职业道德与人际关系 321
3.3 职业道德与人的素质 326
3.4 职业道德与现代化建设 330
四 在职业中创造美的生活——敬业意识与职业道德 335
4.1 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 335
4.2 大力倡导敬业精神 345
4.3 干一行,爱一行 359
5.1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68
五 追求理想,乐于奉献——乐业意识与职业道德 368
5.2 认真履行职业责任 376
5.3 正确对待职业荣誉 384
六 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勤业精业意识与职业道德 391
6.1 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392
6.2 锻炼坚强的职业意志 400
6.3 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 407
6.4 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16
七 多侧面地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职业规范与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424
7.1 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关系 425
7.2 职业自由与职业纪律相反相成 429
7.3 职业规范的基本内涵 434
7.4 职业规范的建设与完善 442
八 做职业道德建设的表率——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 448
8.1 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449
8.2 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要求 457
8.3 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470
九 百行以德为首——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473
9.1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474
9.2 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482
9.3 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488
十 让职业道德促进现代文明——立足现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497
10.1 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 498
10.2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509
10.3 在职业实践中争做“四有”新人 523
一 人类道德文明的重要尺度——家庭道德的演化与本质 529
第三篇 家庭美德 529
1.1 两性关系的演化与性道德的产生 530
1.2 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 541
1.3 一夫一妻制的道德进步 549
二 从“李氏断臂”到“诺氏”出生——家庭美德的历史发展 556
2.1 家庭美德建设受制于社会文明水平 557
2.2 家庭美德发展的历史类型 565
2.3 社会主义家庭美德是新型的家庭美德 574
——家庭美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584
三 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584
3.1 巩固社会家庭制度的重要力量 585
3.2 促进社会稳定和奋发向上的重要因素 589
3.3 培养和发展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 593
3.4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598
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恋爱与恋爱道德 602
4.1 爱情及其基本特征 603
4.2 爱情的产生和发展 614
4.3 恋爱的道德要求 621
五 编织家庭幸福的纽带——婚姻与家庭美德 629
5.1 婚姻的道德基础 630
5.2 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 638
5.3 家庭美德发展展望 647
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爱幼抚幼与家庭美德 654
6.1 家庭美德与家庭教育 655
6.2 独生子女教育的道德思考 663
6.3 父母要做子女的道德典范 672
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养老与家庭美德 680
7.1 传统孝道与尊老养老 681
7.2 正确对待老人再婚 694
八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与家庭美德 703
8.1 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 704
8.2 邻里之间的道德要求 709
8.3 处理邻里关系的道德原则 715
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实家庭问题的道德分析 723
9.1 市场经济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724
9.2 婚外恋的伦理审视 734
9.3 婚前性行为和无婚姻性关系的道德思考 737
十 营造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小环境——家庭美德建设的对策 746
10.1 倡导家庭美德,建设幸福家庭 747
10.2 建设家庭文化,促进家庭美德 755
10.3 以社会道德文明带动家庭美德建设 760
后记 766